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学视点 >

《荷花淀》的版本体系与读者接受(2)


    段华收藏的《荷花淀》是目前笔者见到的最早的单行本。该版本为64小开本,大众文库编委会编,为“大众文库(文艺类)之一种,由大连市天津街138号的大众书店发行。全书共21页,内仅收短篇小说《荷花淀》一篇。他的认定是准确的,不仅有实物加以确证,指出了其稀有性,分析了版本价值,而且还从版本稀有性的原因、史料价值等方面阐述了该版本在孙犁研究中的意义。“这个版本迄今为止我没有看到有人提及过,孙犁先生本人的文章和书信中也从未提到过,对孙犁作品颇有研究和熟悉的冉淮舟先生,在其《孙犁作品单行、结集、版本沿革年表》中也没有提及这个版本;冉先生的这篇文章是经孙犁先生本人亲自审定的,如果孙犁先生看到这个版本,不会不列在表上的,可见先生本人也不知道这个版本。”他的这个建立在实物认定基础上的申述虽没有具体史料的佐证(比如作家本人的回忆文字),但是,这一说法是具有启发性的。这样,段华的发现自然就推翻了前述有关最早版本为1947年香港海洋书屋本和1946年东北书店本的认定。
    除上述三个重要版本外,其他代表性版本(含收入该篇的合集本)还有:(1)重印本。1949年8月由三联书店刊行的《荷花淀》是香港海洋书屋本的重印本,首印3000册,除了封面和版权页稍有变动外,其他几无变化。(2)单行本。1955年9月北京通俗读物出版社以“文学初步读物”之一种出版了单行本,内收《作者介绍》和《本书说明》各一篇,配有戴泽、绍晶坤插图5幅。这是自1946年华北书店出版单行本之后,第二次以纯粹单行本方式面世。(3)各种合集本。1958年4月中国青年出版社以“播种文艺丛书”之一种出版社《白洋淀纪事》,收入包括其短篇小说《荷花淀》在内的54篇作品。1962年4月重版,增加了6篇作品,1978年4月和1979年6月又先后重印,篇目有所增删。1959年6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小说合集《荷花淀》,首印54000册,内收《荷花淀》《采蒲台》《嘱咐》《光荣》4篇作品。1961年11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小说集《村歌》,内收包含《荷花淀》在内的24篇作品。(4)文集本。1981年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了《孙犁文集》第1卷(1982年出版后4卷,各卷均由孙犁亲自审定),其中,第1卷首印13700册,内收包含《荷花淀》在内的各个时期的作品。(5)全集本。2004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11卷本的《孙犁全集》,总计约400万字。全集本是对作家一生文学之路和文学成就的总结。
    《荷花淀》的各个版本都不同程度地反映不同历史时期的时代风貌,负载了不同时代的文化信息。从《解放日报》的初刊本到1949年以前的各个单行本、文集本,其内容几无变化,基本遵循初次发表时的面貌。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从1955年人民文学出版社版本始,单行本和合集本内的文章就有所变化了。重新经由作家修订的《荷花淀》自然就成为了全新的文本。这样的修改自有那个时代的背景:在1950年代,为适应新中国政治意识形态或新的文学规范的需要,作家们对创作于1949年以前的作品重新修改,然后再次出版,是很普遍的现象。比如,茅盾、曹禺、老舍、王统照等在1949年以前就已成名的作家都依照新规范主动或被动地对自己的代表作进行了改写。1955年“人文社”出版的这套丛书都是经由作家重新修订后的版本,但是,从孙犁的文本修改情况来看,《荷花淀》的变动并不大。比如:(1)将“这年轻人不过二十岁”改为“这年轻人不过二十五六岁”。(2)将“那里水浅过不去”改为“那里水浅,大船过不去”。(3)将“枪声紧紧的清脆”改为“枪声清脆”。《荷花淀》的修改基本在润句方面,无非是让有歧义的句子更具有明确的所指(比如2),让一些细节合乎时代规范(比如1),让语句更为简练(比如3)。自此,以后的版本都依据1955年的修改本。依据修订本而进入《孙犁文集》《孙犁全集》的文本,就是所谓的“正本”了。即使这些细微的修改也深深打印着那个时代的精神印记,比如,关于年龄的修改,段华就认为“这是为了适应新中国婚姻方面的有关规定而改的”。
    除了孙犁的修改本外,还有一种特殊的修改本,即语文教材本(包括大学选本)。语文教材中的《荷花淀》又对原作进行了修改。这些修改都是编辑们自行操作的,以此而形成的文本自然又成为一个新文本了。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