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的“虚妄”与“自赎”(3)
http://www.newdu.com 2024/11/29 04:11:21 中国社会科学报 江飞 参加讨论
鲁迅的呐喊之声是振聋发聩而又与众不同的,《狂人日记》一发端,便昭示出强劲的力量。时至今日,对这个中国新文学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的阐发之论多之又多,似无赘言之必要,可当我再次细读文本,还是觉得有些问题不得不说。陈思和先生认为,《狂人日记》是具有先锋特质的作品,“包含了所有五四运动以来的最积极的方面,比如,它对人性黑暗的一种深刻批判,对于传统社会的彻底决裂,对于语言传统的坚决颠覆,然后是象征主义的艺术手法,也是当时欧洲文坛上最流行的创作思潮”,这当然是不错的,但我觉得这积极之中也必然包含着五四运动以来的某些消极的方面,它不仅直接影响着鲁迅此后的创作,还间接影响到当时的许多自觉不自觉地接受了时代共鸣的作家们的创作,比如对病态心理和人格的热衷,对传统文化的决然抵制甚至抛弃,对西方文化的过分遵从和崇拜,如此等等。 当时的鲁迅对自己能否叫醒几个铁屋之中的沉睡者其实是信心不足的,正如《狂人日记》全篇的文体结构,使用了文言和白话两套文本,虽是有意为之,但也能侧面表征出他对文体的改革和探索之意。而从此以后一发而不可收拾的作品,似乎更坚定了他对于社会改造和民性重建的探索。而在《狂人日记》(1918)和《野草》(1925)之间,虚妄之心从未停止过,在夜深人静之时露出水面,浮浮沉沉,起起落落,而鲁迅正是在这灵魂煎熬的夹缝中完成了生命的自赎。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文学地理学助跑“中国学派”
- 下一篇:韩国“诗经学”关注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