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学视点 >

【社科网专稿】从抗美援朝战场走出来的世纪老兵张彪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1950年,一位驻守在张家口的执勤站岗战士时常默默地朝东北方向低声吟唱这首催人奋进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而在1952年,他终能如愿奔赴朝鲜战场,英勇作战,保家卫国。
    岁月荏苒,时光已跨越近七十载。当已过耄耋之年的张彪老人提起这段激情燃烧的火热岁月时,依然精神振奋,眼里闪耀着激动的光芒……
    
    忠诚报国 圆少时梦
    少年张彪所处的时代,军阀割据,动荡不安。从8岁起,张彪开始帮家里做农活,14岁在家放牛,17岁迫于生计给地主做长工。这位来自甘肃省武威市金塔乡张家村的穷苦孩子就这样度过了艰难不易的早年岁月。那时的他,会经常抽空去邻村茶馆听说书,大人口中忠肝义胆的岳飞、征战沙场的杨家将逐渐成为张彪心目中的英雄榜样;也就从那时起,一颗忠诚报国的种子便在他心中渐渐萌发起来。他屡屡想要参军入伍,报效国家,却因母命难违被迫放弃。然而,这颗种子在他心中一直在生长。
    张彪本以为自己的一生就这样碌碌无为,但世事难料。1949年国民党反动派在穷途末路之时抓壮丁,张彪被裹挟其中。当时的张彪深知国民党反动派的残酷,他拒绝与人民解放军作战。同年8月,兰州战役打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与西北国民党军队在兰州地区进行战略决战,战争胜利后张彪被解救出来。这位获得解放的青年人满怀欣喜,他义无反顾地加入到解放全中国的人民队伍中。他多年的梦想得以实现,从此找到了前进的方向。
    
    抗美援朝老兵张彪回忆峥嵘岁月 曹根/摄
    
    保家卫国 矢志不渝
    新中国成立初期,战士们迫切需要认真学习好党的各项政策方针,这对文化水平不高、没有接受过系统教育的张彪来说,有些吃力。当问及老人当时如何克服困难时,老人告诉笔者:“我没有文化,只能靠脑子。自己不会,就向其他人请教,一遍学不会,就两遍三遍地问”。
    
    抗美援朝老兵张彪在接受实践团成员的采访 曹根/摄
    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张彪率先请求出战,然而未能如愿。不甘心的他持续关注战况,平时里与老兵们一起探讨敌方的武器装备,不停地思考前线攻敌制胜的方式方法,为赴朝参战做好准备。1952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六十三军组织战士第二批入朝作战,因平日里优异的表现,张彪被组织批准赴朝鲜参战。在先后经历的3次战斗中,张彪不畏牺牲,在枪林弹雨中冲锋陷阵,奋勇杀敌。据张彪回忆,当时战场条件十分艰苦,战况紧张而激烈。他们一个小队二十多人,最终仅剩七八人。他自己的腰,也是在那时受的伤,所以到现在也直不起来。
    
    扎根边疆 艰苦奋斗
    张彪时刻牢记军人天职,严格要求自己,这种精神,贯穿一生。伴随胜利的曙光,张彪回到了祖国。1954年,为响应国家号召,老人义不容辞地脱掉了军装、转业回乡,在甘肃省武威市勘探队任职。随后又成为一名农民,从事农业生产。1961年,张彪带着一家老小来到新疆,扎根和田,成为千千万万奉献边疆的建设者之一。
    
    抗美援朝老兵张彪的立功证明书 曹根/摄
    在老人的口袋里,常常揣着一个珍贵的布袋子。其间装有两个小册子:一个是立功证明书,一个是回乡转业退役军人登记表。老人说:“这是我从军的证明,一辈子都不能丢弃。”在立功证明书的功绩摘要中,写着这样一段评价:意志坚强,工作积极负责,能吃苦,不怕累。组织对张彪的高度评价让他铭记一生,老人也用一生的实际行动赋予着革命军人新的内涵。
    
    抗美援朝老兵张彪与社会实践团师生合影 曹根/摄
    眼前的张彪,胸前佩戴了多枚纪念章,这是他一生报效国家、奋勇拼搏的光辉写照。随着时间的流逝,诸多往事已湮灭在历史的长河中,然而,这段峥嵘岁月的烽火记忆却成了老人无法忘怀、刻骨铭心的生命记忆。老人用一生热忱为祖国作贡献,在他身上体现出的不怕累、敢吃苦、不怕牺牲的高贵品质将成为新时代催人奋进的不竭动力。
     
    (作者单位:石河子大学文学艺术学院)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