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拓后疫情时代高校外语课程思政新路径
http://www.newdu.com 2024/11/25 08:11:19 未知 杨开烨 汪少华 参加讨论
全球范围突发新冠肺炎疫情加速了世界秩序的调整。当前,疫情虽得到基本控制,但“余震”的威力依然存在,使得后疫情时代挑战与机遇并存。所谓的“后疫情”并非指疫情完全消除,而是指疫情防控的常态化,并科学精准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 在各高校,广大学生群体迅速成长为担起重任的战“疫”一代,一线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积极探索将伟大抗疫精神融入到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在实践中,正视“互联网+教育”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在推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时,充分发挥思政课程的引领作用,依时顺势,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政课要“放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来看待,要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来对待”。 当前,课程思政建设成效显著,但距离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多支撑的课程思政体系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其中,如何统筹推进思政课程的内涵式发展,增强与其他课程的协同效应,成为促进学生“精神成人”的关键。由于存在语言异质性、文化多元性和中西价值观冲突性,外语课程思政建设尤为紧迫,也更富于挑战性。因此,我们既需立足国内外舆情,拓宽信息渠道,又需深挖隐性知识,克服空洞说教,使思政元素真正入脑入心。为此,高校教师可从以下四个路径,重塑外语课程的骨血,培育兼具国际视野和家国情怀的外语人才。 一、转述中国抗疫英雄事迹,厚植家国情怀 抗疫英雄作为时代的产物,极大地丰富了传统英雄主义的内涵。尤其是社会各界的抗疫英雄,以实际行动践行了“以人为本”“天下一家”的理念,掀开了当代英雄叙事的新篇章。 外语教师引入宏大的国家叙事视角,可凸显出典型环境,让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到习近平总书记概括的伟大抗疫精神:“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在讲解教材中有关“爱(love)”“美(beauty)”“生活(life)”“选择(choice)”等单元主题时,教师可穿插《2020:中国战“疫”日志》(China's Battle Against The Coronavirus: A Daily Log)中的文本,或是播放纪录片《这里是中国》(This is China)、抗疫演讲短视频《我们都是战士》(We Are All Fighters)等视听素材,积极推动在英雄选材上的文化回流。 平凡的个人故事与宏大的国家叙事相得益彰,可凸显典型个体,推动英雄概念进一步具象化。在评述“企业家精神(entrepreneurship)”时,教师可跳出传统教材中人物和题材的限制,从商界人士的自传转向寻常岗位的人物报道,鼓励学生们深入了解各类行业工作者的日常,从他们身上捕捉时代精神的闪光点。武汉外卖骑手和北京外卖骑手的事迹引发了海外社交媒体对“平民英雄”的热议。《纽约时报》中称,正是这些“无处不在却被人忽视的存在”(ubiquitous but invisible presence),在封城以后进行着传递希望的暖心接力。而《时代周刊》不仅将骑手列为封面人物,还直言称赞他们有着“非凡的使命感”(remarkable sense of commitment)和“骑手的人性关怀”(drivers' sense of humanity)。这些评论是对中国式英雄的充分肯定,也彰显出平凡岗位工作者的抗疫力量,证明了疫情当前,人人皆可成为英雄。 二、感受中国援外文化互动,彰显国际担当 中国在自身防疫面临巨大压力之际,尽己所能地驰援海外各国,充分体现了在关键时刻与世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国际担当。往来物资不仅涵盖口罩、防护服、护目镜等实物,更是借助寄语搭建起一座座语言艺术的桥梁,演绎着中外合作抗疫中“风雨同舟”“投桃报李”等感人故事,拉近了中国文化与世界各国文化间的距离。 援日医疗物资上的“青山一道,同担风雨”,化用了唐代诗人王昌龄《送柴侍御》中的诗句作为“回礼”,巧妙回应了之前日本援助时引用的“山川异域,风月同天”诗句;援法医疗物资外包装上的两句话在篆刻印章图案的衬托下交相呼应,一句为“千里同好,坚于金石”,源自三国时期谯周的著作《谯子·齐交》,以金石的坚硬比喻情谊的深厚,另一句则是法国文豪雨果的名言“Unis nous vaincrons”,意为“团结定能胜利”。除了中国古语,寄语还包含了韩国诗句“道不远人,人无异国”;以及古罗马哲学家塞涅卡的名言“Siamo onde dello Stesso mare, foglie dello stesso albero, fiori dello stesso giardino.”转述为文言文,即“身若伏波,与子同海;若为落木,与子同枝;若为兰草,与子同室”。 这些鲜活的素材在字里行间传递着各国人民共克时艰、风雨同舟的真挚感情,深刻印证了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时代价值。高校可通过设立对外传播、国别与区域研究、中西哲学和文化等专业课程模块,鼓励教师提升跨语种、跨学科学习的专业素养,以比较或对比的教学形式推动多种语言的互鉴与互译,并补充详细的语境知识增强学生对共通概念的感知和归纳。除了阐释多种外语,教师还可针对内含典故、音律工整、行文简练的古文诗词,引导学生追本溯源,从而补缺外语教材中传统典籍和古代先哲思想的阐释空白,探索如何精准翻译,从而更好地古为今用,融通中外。 三、讲述鲜活抗疫故事,提升共情能力 中国故事需借助有深度和有温度的叙述在受众群体中渐渐内化为共识。2017年美国探索频道邀请海外不同领域的“中国观察者”,以追踪式体验的视角拍摄了纪录片《习近平治国方略:中国这五年》(China:Time of Xi),引导世界各国观众聚焦中国老百姓的生活点滴,从“人民情怀”“大国治理”“合作共赢”三大专题领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内涵。疫情期间选择留在中国的外国留学生们以自发的抗疫言行,通过撰写新闻稿件、担当志愿者、制作科普视频等形式,有力回击了外界对中国的污名化言辞。波黑学生伊瓦娜·托多罗维奇在清华大学2020年研究生毕业典礼的演讲中曾感叹“中国的管理和医疗体系是世界上效率最高的体系之一”(China's governance and health care system proves to be one of the most efficient in the world.),并表示“从未见过任何一个国家像中国这样,为扭转困境,人民心甘情愿团结一致牺牲个人利益,奉献个人力量。” (I have never seen such a collective dedication from a nation, turning things for the better by sacrificing personal convenience on a grand scale.) 这类抒发真情实感的语料在现有外语教材中长期缺位,高校间可构建合作式共同体,通过组织在校大学生以及留学生积极参加大学生“讲好中国故事”创意传播大赛、“我们的视界”中国—东盟友好合作主题短视频大赛等竞赛活动增进学科间、地域间的生生互动,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青年群体内的共情力,共同写好、讲好、拍好中国故事。习近平总书记给北京科技大学全体巴基斯坦留学生回信时表示,“中国欢迎各国优秀青年来华学习深造,也希望大家多了解中国、多向世界讲讲你们所看到的中国,多同中国青年交流,同世界各国青年一道,携手为促进民心相通、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四、揭露虚假报道真相,培养思辨能力 新闻报道本应客观地反映现实,然而“后真相”时代的虚假失实报道时有出现,朝令夕改的风气更是造成了公信力的严重缺失。为破除“信息迷雾”,师生可运用批评话语分析的方式,聚焦热点事件探究真相。 《纽约时报》2020年3月8日就封城事件对中国和意大利分别进行了报道。虽然前后仅间隔20分钟,立场却一贬一褒,截然相反。将这两种报道并置,学生能更清楚地分辨错位的新闻视角,意识到在缺乏公正、统一的评判标准下,部分美国的媒体报道难以避免政治立场的干扰,存在严重歧视和双重标准。 此外,不加区分地套用一些被包装成中性议题的西方概念,尤其当部分史学家观点被夸大为国际关系的铁律,不仅无益于阐释,反而会因内在价值观的介入而混淆立场,激化国际矛盾。即便引述这些概念作为反例,在某种程度上依然会加速错误观念的输出。将“修昔底德陷阱(Thucydides Trap)”脱离伯罗奔尼撒战争的史实而用于预测中美关系的未来走向便是其中一例。继2012年和2013年《金融时报》和《纽约时报》首次刊出这个观点后,各类评述中美关系的报道频频引用。然而,这个概念本身就带有以偏概全的误读,雅典与斯巴达间的冲突是无法直接套用到崛起国(rising power)与守成国(established power)的关系上的。要破除这一具有隐蔽性和煽动性的话语陷阱,需要积极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关系理论。 为进一步正不当言辞、明应晓法理,教师还可带领学生系统研读《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行动》白皮书以及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官方文件,并针对社交媒体上的重大公共热点事件进行集中探讨、跟踪关注和阶段性评议,从而在教学领域践行对舆论监督的“时度效”原则,启发学生明辨片面报道,从国际视野的高度解读中国立场的真正内涵,并在未来的国际事务中站稳中国立场。 后疫情时代,机遇与挑战并存,外语课程思政建设不能一刀切,也非一蹴而就,须立足于建构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这一长远目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实践,用中国实践升华中国理论,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更加充分、更加鲜明地展现中国故事及其背后的思想力量和精神力量”。为此,广大外语学者应敢于担当,集学术专长,聚群体之智,由“教书匠”向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转型,不断开拓高校外语课程思政的新路径,提升当代学生对国情、社情的感知力,对外媒报道的鉴别力以及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力。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习近平总书记语言风格研究”[项目编号:18AYY022]成果) (作者简介:杨开烨,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认知语言学和外语教学;汪少华,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认知语言学、话语研究和外语教学。)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破解《老人与海》“电报式”的写作风格
- 下一篇:一个跨越六十八年的文学所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