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学术理论 > 语言学 > 句法语义学 >

论逻辑概念视域下的语句意义结构


    摘  要:名词指称事物、状态的低可及性概念属性, 导致与名词关系密切的其它类型词汇有参与合成以名词为主体的概念化趋势。英语句概念承载词汇意义的语句分布, 有紧密型和松散型两类, 两种类型意义的生成媒介共轭于一个完整的语句偏正概念意义的表达。两类概念词汇意义线索明显, 提取方便, 是英语显性概念意义类型;参与词量大、词类多, 易被忽视, 提取困难, 是英语隐性概念意义类型。而汉语句的概念意义语言外形要求结构紧密, 意义内敛, 意合明显。这样, 英汉概念表达的差异要求汉译时对英语概念分布、类型、结构、表现、功能等进行分析, 以便提取、词序重排、合成汉语偏正概念结构。
    关键词:英汉语句;概念;离散分布;紧密构式;提取
    作者简介:刘慧君, 湖南外贸职业学院商务外语学院院长、副教授。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基金项目:“疑问词的类型特征和共性研究” (编号:13YJA740049);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项目:“英汉疑问词的蕴涵共性和标记性特征研究” (编号:2013179202) 阶段性成果。
     
    一、引言
    先民锁定名词为概念指称最佳载体, 因为名词指称事物、状态, 其音、形、义三者之间关联最为直接, 即物为自然之物, 事为人及之事, 又有意义认知最低可及性1。以名词为中心的语句概念意义表现及应用, 影响了与名词关系密切的其它类词汇有参与概念承载的趋势2。非名词类词汇慢慢地也就可以协助名词分担形成、丰富、或赋予语句随机概念的意义功能, 或偏或离, 其本质是给定的, 并不会变3。这样形成的语句概念意义往往是以一个名词为正, 一个、多个名词, 或一个、多个其它类词汇为偏的偏正结构。此时, 概念意义和功能特征趋同4, 语句由传统语法意义的词汇集合体, 变成了承载概念的词汇集合体, 变成了概念的集合体5。英语句概念词汇会沿语句线性轴方向做紧密或离散分布, 由此形成的显性概念和隐性概念类型是英语句表现概念的语用规律, 无论显性还是隐性, 其意义生成必有理据6。该规律与汉语概念仅需紧密型结构规律不同7, 厘清英汉语句中概念、概念分布、概念分类、概念结构、概念表现、概念功能, 以便汉译时通过提取、词序重排、合成等方式满足汉语偏正概念构式要求, 对英语阅读教学、写作教学或翻译教学有大的启发8。
    二、语句概念
    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事物之间关系变化范围的思维认识形式, 其载体词类不但在语法层面上, 也在意义层面上形成9。
    概念通常以语句词汇作为指称载体, 尤以名词为多见, 即构成一定规则的研究范式10。概念的缩小或扩大需要多个词汇在语句水平上的介入。一个单独的概念在一定的社会形态里是一个独立的概念, 但一旦进入语句, 接受语法约束, 有可能仅仅成为一个语句随机概念的组成部分, 而失去原有的概念指称内涵11。比如“people”和“hero”分别是两个不同的, 独立的概念, 但在the hero of the people概念里, 这两个词汇都不是独立的概念, 而只是这个概念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已。在语言里, 概念是指参与生成语句信息的相关词汇及其所指意义。语句中的概念既包含约定俗成意义指向下的具体事物指称词汇, 也包含抽象、泛化意义的用词, 都会参与语句随机概念的合成, 起始类预设开始、持续预设过程、终止预设结果12。概念是词汇的思想内涵;词汇是概念的表达外形。词汇意义包含有概念意义, 但不全等于概念意义, 这就形成英语概念表达的一般性或随机性。相对于非母语英语使用者而言, 一般性概念呈紧密型、显性特征;随机概念呈隐性特征。
    语句里多类多个词汇合成的概念, 其语用功能在于使概念词汇在“属”和“种”之间有组、聚合关系。概念向属类的提升意味着概念趋大、泛化;向种类下行, 则意味着概念趋小, 具体化, 此时, 语句参与承载合成概念的词汇量会相应减少或增加。比如在语句“The shell parts of reactor pressure vessels have been fabricated with plates welded together (反应堆压力容器钢板壳体) ”的概念表达, 其属、种类承载词汇概念的提取与合成是一种可逆的变化关系 (比较图1) 。
    
    图1 英汉语偏正概念构成比较
    比较图式1英汉语概念构式, 可知:1) 英汉语句概念构式多为偏正结构, 但语句里概念合成词汇顺序不尽一样, 英语概念词汇离散分布居多;汉语概念词汇结构紧密, 前偏后正居多。2) 一个概念“偏”的层次越多, 外延就越小, 内涵就越具体;反之亦然。3) 取任意两个连续统概念, 则两个概念之间关系及概念分类必然表现为“属”和“种”关系、以及相应词汇的上、下义关系。如“体”为属类概念, 是上义词汇;则“壳体”是种类概念, 必为下义词汇 (见图2)
    
    图2 概念属 (上义) 、种 (下义) 类关系
    当然, 图示1英汉语概念类的细分似乎不对应的, 其实概念原本就存在“空类”和“零”的属、种现象, 并非不对称。因此, 整个语句承载概念的词汇彼此之间属、种类关系一目了然。属、种类关系证明语句概念的合成是通过缩小或扩大外延或内涵取得。语句概念生成与发送的唯一途径就是选择、处理好承载概念的属、种类关系词汇, 使这些词汇在语句线性序选择一个合适的位置13。依不同语言要求置换成相应语序, 总的来说, 很多语言, 包括汉语, 倾向概念本体名词后置结构的加工与生成14。
    概念属与种的个别与一般的关系形成了概念一个最基本的特点, 即事物属的特性必然为种类的个别具体事物所拥有。因为属类就是许多个别的种类构成, 表现在语言上, 属类概念词汇就是语句组、聚合词汇的上义词;种类概念词汇则必然是同一语句里组、聚合词汇的下义词。语句因为结构时语用者概念、概念词汇和概念词汇之间关系需要随机生成与确认, 反而成就了语句概念的明晰性、逻辑性、连贯性和衔接性功能。
    三、语句概念分布
    英语句的概念承载词汇, 依语句线性序可以有紧密或离散分布。因此, 提取一个语句概念需要语句前、后、左、右多个相同或不同词类的词汇参与。
    英语概念词汇分布的两种形态不同于汉语单纯的紧密构式。英语句表现某个概念时, 一定会使用明确反映概念指称事物、范围、性质、定义、指称和意义的词汇。英语句汉译首先要弄清概念内容、意义辐射、意义指向, 按照紧密或松散分布关系分析与概念相关的词汇在形式和本质方面是否符合概念范围, 从而使离散的概念词汇分布变成汉语紧密型概念结构。英语句里概念的形成与合成是一个可逆的过程。英语句会使用概念、概念词汇, 对已经提出的概念及概念词汇的意义做添加、减少、缩小或扩大。这样, 客观上造成了英语句概念分布的随机性和离散性属性。英语句的汉译当然就从承担概念, 离散分布的相应词汇中提取并合成语句概念。有趣的是, 英语句信息前重后轻的语序决定了语句的词序, 也决定了不同概念生成的机理。以第1节中例句的随机概念生成为例, 试比较各个概念不同生成原理:
    1) shellpart of reactor pressure vessel with plate (—反应堆压力容器钢板壳体)
    2) plate of reactor pressure vessel with shell part (—反应堆压力容器壳体钢板)
    3) shell partpressure of reactor vessel with plate (—反应堆容器钢板壳体压力)
    4) pressurevessel of plate shell part with reactor (—反应堆钢板壳体压力容器)
    5) reactor of pressure vessel with plate shell part (—钢板壳体压力容器反应堆)
    
    图3 概念构成随机规律描写
    还有更多, 但语句松散分布的概念词汇取决于偏正结构中的“正”或“偏”的选择, 不同“偏”或“正”的词汇选择, 生成完全不同的概念。两者的选择是概念相关词汇语句分布的原理, 若将“反应堆”、“压力”、“容器”、“钢板”、“壳”、“体”五个独立的概念看成五个因, 则五个因子可以按实际语用要求排列组合成许多彼此不同的语句随机概念。这是因为一旦确定了某一个参与排列组合的因子为“正”, 则为“偏”的词汇因子彼此间又是可以排列组合成多重“偏”和“正”的结构 (见图3) 。图3多重偏正概念结构还可以做详尽的细分, 但本质不变。英语句隐性概念承载词汇的分布是依需要随机排列组合, 并不能规定哪些词汇应该在语句什么位置, 但概念词汇松散分布的语用规律却可以描写。
    语句范围内, 词汇要承载语句随机赋予的概念意义, 以突显语句概念指称、范围、外延、或内涵。对于英语母语者来说, 这是正常不过的语言表达;在非英语母语者眼中, 却未必如此。
    四、语句概念的分类
    语句中某一个概念往往是一个社会约定俗成的指称:固定的结构、词序重排、词类、词量和意义。英语句是按照概念提取便捷度的高低分为显性和隐性两类。
    1.显性概念
    显性概念是指语句中已经生成的概念, 有稳定的结构、词序、用词和意义, 是句中无需再合成, 再提取的现成概念。
    这类情况在英语句里, 可以表现为两个名词紧密结合成的完整概念。如在英语句“Antifriction Bearings operate with rolling elements, either balls or rollers, and hence rolling resistance, rather than slicing friction, predominates”里, Antifriction和Bearing (s) 两个名词合成的概念“滚动轴承”。这点与汉译相似, 概念紧密, 结构明显, 易觉察, 易提取、理解与转换。英语句这类显性概念结构通常是英语汉译直译策略的理据。
    英语句显性概念可以是名词与其它类词汇紧密型构式。如在英语句“Interactive programming conditions are now available for some commercial programming languages”, 下加线三个词为形容词interactive, 动词programming和名词conditions, 共同提取并合成一个语句概念“交互编程环境”。三个不同类型的词汇原本概念统统失去, 分别变成了现在概念的组成部分。
    英语句显性概念可以由其它类词汇离散分布合成, 这样的概念语言外形虽然是离散的, 但概念合成语言指向明显, 提取方便, 也同样属于显性概念构式。如在英语句“Increasingly, there is talk of viewer (1) participation (2) in television (3) ”里, 三个松散分布的英语名词可以提取、词序重排、合成一个语句概念:“television (3) viewer (1) participation (2) , 汉译则为一个完整的概念:“电视 (3) 观众 (1) 参与 (2) ”。
    英语句显性概念还可以由非名词类的词汇合成, 但必须是紧密型的, 不能松散分布。如在英语句“When a person sees, smells, hears or touches something, then he is perceiving (当人们看到、闻到、听到、摸到某件物体时, 就是人们用感官在感受) ”, 可从四个动词“sees, smells, hears, touches”中提取并合成“perceiving”概念。这样的概念词汇虽然是非名词类, 但并不离散, 满足显性概念构式要求。
    英语句显性概念可由其它类词汇相互合成, 前提也是紧密型, 不能松散分布。在英语句“The resistivity of semiconductors is inversely proportional to temperature”里, 副词inversely和形容词proportional紧密结构合成一个概念“反比例”, 显然提取方便。
    英汉语句里有相当数量的显性概念构成, 不会给汉译造成困难, 概念提取的条件也远比隐性概念构成简单。
    2.隐性概念
    如果概念由一个名词或多个名词, 与一个或多个非名词类词汇松散分布, 则为隐性概念构式。
    隐性概念构成需要通过离散分布的概念相应词汇提取、词序重排、合成。比如在英语句“In general, the drying of a solid means the removal of relatively small amount of water from the solid material.”里, 从二个离散分布的动词drying和名词solid之中。提取这二个单词的语义, 词序重排, 再合成, 可得一个完整的汉语概念:“固体干燥”。将原文词序drying (1) -solid (2) 与概念提取后词序比较:solid (2) -drying (1) , 会发现, 英语概念汉译时的提取与合成, 在语句的词汇顺序上会发生变化, 变化的依据是汉语概念的习惯性生成与结构规律 (1) 。
    概念同样可以由多个名词, 与一个或多个非名词类词汇合成, 概念需要同样的提取、词序重排、合成等汉译程序。比如在英语句“The shadow cast by an object is long or short according as the sun is high up in the heaven or near the horizon”, 概念是由英语二个名词shadow, object;一个动词cast (过去分词) 提取并合成:“物体投影”。如果不是这样提取与合成, 那么, 汉语里的解释就会是离散对离散:“被一个物体投射的影子”, 显然, 这样的理解与阐释完全背离了英语原文的初衷, 也不合符汉语概念构式要求。正因为是这样, 才得以证明从英语离散分布的词汇、词类中提取并合成概念的重要。
    概念还可以由多个不同词汇类别离散构成。如在英语句“A body (1) that recovers completely and resumes its original dimensions is said to be perfectly (2) elastic (3) ”, 从三个离散分布的名词body, 副词perfectly和形容词elastic中, 提取单词语义, 再合成得一个完整的概念:“完全弹性体”。将原文词汇顺序body (1) +perfectly (2) 15+elastic (3) 与概念提取后词序比较:perfectly (2) 15+elastic (3) +body (1) , 语序不同是英语概念汉译时析出的主要原则。通常, 参与英语隐性概念构成有如下几类词汇:
    1) 名词与动词构成英语句离散分布的隐性概念:在英语句The range of the spectrum in which heat is radiated mostly lies within the infrared portion中, 名词heat与动词radiate构成英语隐性偏正概念。比较原译与改译:
    [原译]热被辐射出来的光谱段大部分位于红外区。
    [改译]辐射热的光谱段大部分位于红外区。
    改译提取名词heat与动词radiate承载的隐性偏正概念:“辐射”为偏, “热”为正。文字严谨, 表达准确。
    2.名词与形容词构成英语句离散分布的隐性概念:英语句These parts must be proportional and correct中, 名词parts和形容词proportional是隐性偏正概念表达, 其中, “零件”为偏, “尺寸”为正。比较原译与改译:
    [原译]这些零件在比例上必须准确无误。
    [改译]零件尺寸必须准确无误。
    改译注意了提取隐性偏正概念由两个词汇承载, 概念提取正确, 术语专业。
    3.名词与副词构成英语句离散分布的隐性概念:在英语句A tremendous storm system, a countercyclone as big across as Earth and christened the Great Black Spot, marks the southern hemisphere of Neptune之中, 概念由副词across和名词Earth合成。原译没有提取隐性概念, 译文拙涩。比较原译与改译:
    [原译]如同地球的横截面一样大, 这个巨大的逆旋风被称为“大黑斑”, 是海王星南半球的标记。
    [改译]这是一个与地球直径相当, 命名“大黑斑”的逆旋风, 是海王星南半球的标记。
    改译提取两个词汇合成概念:“地球”为偏, “直径”为正。词序重排, 言简意赅。4) 名词与介词构成英语句离散分布隐性概念:英语句Most of the patients with neuron circulatory asthenia are unwilling to accept psychotherapy as such中, 名词patients、介词with和术语neuron circulatory asthenia合成一个医学概念“神经循环无力患者”, 其中。“神经循环无力”为偏;“患者”为正。介词固有的伴随状况强调过程, 因而有概念的承载 (1) 。试比较原译与改译:
    [原译]大多数病人, 如果患有神经循环无力症, 都不愿接受这种精神疗法。
    [改译]大多数神经循环无力患者都不愿接受这种精神疗法。
    原译零乱, 改译概念明确, 术语专业。英语句概念及概念构成常在汉译实践中与经常出现的概念偷换、概念不全和概念模糊三类误译有关15 (3) 。
    概念偷换:
    在英语句“Laser, its creation being thought to be one of today’s wonders, is nothing more than a light that differs from ordinary lights (原译:虽然激光器的发明被认为是当代奇迹之一, 其实它只是一种光而已) ”中, 很明显, 词汇Laser既有激光, 也有激光器的概念指称。但该词在语句里与离散分布的light和lights合成一个完整的语句概念指称:激光。原译“激光器是……一种光”, 是不经意间一个偷换概念的错误 (1) , “器”明显不是“光”。试比较改译:
    改译:虽然激光的发明被认为是当代奇迹之一, 其实它只是一种光, 与普通光没两样。
    改译保持了原文概念的一致性, 没有违背概念的同一律和不矛盾律。
    概念不全:
    又如英语句“The more pristine a diverse habitat the better chance it has to survive a change or threat neither natural or human because that change can be balanced by an adjustment elsewhere in the community (原译:某一生物多样性的生境越原始, 就越能更好地承受自然或人类带来的变迁或伤害。因为这种变迁可以通过生境内其它地方的调整得以平衡) ”, 原译将原文出现的两个概念词汇change和threat在下文中只保留一个change译出, 丢失threat语句所含概念及意义。其实原文第二个change已经包含了同一概念的前两个用词, 这是英语的特点。汉语不是这样, 汉译不可以失之偏颇, 否则就造成语句概念汉译不全。试比较改译:
    改译:某一生物多样性的生境越原始, 就越能更好地承受自然或人类带来的变迁或伤害。因为这种变迁或伤害可以通过生境内其它地方的调整得以平衡。
    改译概念用词前后一致、意义对等、突显了概念的完整性。
    概念模糊:
    例如英语句“Biodiversity is a term that describes the number of different species that live within a particular ecosystem.Much of this diversity is found in the world’s tropical areas, particularly in the forest regions.Diversity is affected by resources, productivity, and climate (原译:生物多样性是指在某一特定生态系统内生活的不同物种的数量。多样性主要集中在热带地区, 特别是林区。多样性受资源、繁殖力和气候的影响。) ”如例, 语句3个下划线词汇承载相同概念“生物多样性”, 原译随意缩小或扩大概念内涵与外延会破坏同一规律, 造成语句概念生成与发送的模糊。试比较改译:
    改译:生物多样性是指在某一特定生态系统内生活的不同物种的数量。生物多样性主要集中在热带地区, 特别是林区。生物多样性受资源、繁殖力和气候的影响。
    改译保持了概念的同一性, 形成汉语排比句式逻辑构式明晰, 方便记忆。
    五、英语概念的语篇表现及功能
    英语句概念的语言表现不同于汉语, 是基于信息生成与发送的概念及概念形态与句型篇章结构有密切的联系。
    (一) 英语概念语篇表现
    英语概念用词离散分布, 其语言有定义类型、列举类型和定义举例类型三种类型。
    1.定义类型:
    “Fasteners”is a general term including widely separated and varied materials (“结合件”是一个包括各种风马牛不相及的材料和各类物质的通用术语) , 英语句的概念“结合件”, 依定义类句型结构而成。
    2.举例类型:
    “Fasteners”includes nails, screws, nuts and bolts, locknuts and washers, retaining rings, rivets, and adhesives, etc (“结合件”包括铁钉、螺钉、螺帽、螺栓、缩紧螺栓和垫圈、挡圈、铆钉和粘合剂等) , 英语句的概念“结合件”, 以列举方式界定概念内容。
    3.定义列举类型:
    “Fasteners”is a general term including such widely separated and varied materials as nails, screws, nuts and bolts, locknuts and washers, retaining rings, rivets, and adhesives, etc (“结合件”是一个通用术语, 包括各种风马牛不相及的材料和物质类型, 如铁钉、螺钉、螺帽、螺栓、缩紧螺栓和垫圈、挡圈、铆钉和粘合剂等) , 英语句概念“结合件”, 既有依定义类句型结构, 也有具体概念内涵列举。
    三类概念的语言边界明显。概念的定义、取值范围因所在语句的随机要求, 会将原本语句定义结构外形的词汇离散分布, 省略一些定义句型成分, 概念不变, 语句更精练。若是概念举例, 或定义兼举例, 则考虑话语节省, 借重概念承载词汇的离散分布。
    (二) 英语概念语篇功能
    英语概念的语篇功能主要反映在语句里概念识别难度降解、语句衔接与连贯。
    英语概念词汇离散的语句分布受英语喜好替代语用规律影响, 往往会将同一显性或承载隐性概念的松散分布词汇, 赋予语句内部概念理解难度的降解作用。如在英语句This gas (ozone gas) is found some 15 to 35 kilometers above the Earth’s surface in the upper atmosphere or“stratosphere”中, 显而易见的是, 下加线词语是同一个概念的三个不同表达:15 to 35 kilometers above the Earth’s surface=upper atmosphere=“stratosphere”, 即“地球上空15公里到35公里的气体范围”, 是“大气层”的同一概念指称, 也就是“同温层”的同一概念指称。同一概念的不同语言表达依次起着降解概念理解难度的作用。其中:“15 to 35 kilometers above the Earth’s surface”理解难度小于“upper atmosphere”;又小于“stratosphere”理解难度。无需提取或合成, 可及性低和便捷度高。
    同一概念的多次重复与离散分布形态有语句衔接与连贯作用。如英语句We shall limit our discussion to semiconductor main memory.There are two broad classifications within semiconductor memories, the read-only memory and the read-write memory.The latter is also called a RAM to indicate that this is a random-access memory之中, 概念的属类 (semiconductor main memory) 与种类 (read-only memory;read-write memory) 关系明显。以memory (存储器) 为衔接连贯手段, 整体性强;是功能语言主、述位推进结构理据, 概念的语篇表现及语篇功能都很明显。
    六、结论
    研究语句水平上概念表现的类型、分布、结构, 以及概念的提取、词序重排、合成, 对英语阅读理解、写作和翻译不失为一种值得深入探讨的理论和方法。
    注释
    1 徐盛恒, 隐喻研究认识认的前提性批判[J]外语教学, 2018 (2) :1.
    2 H.Yamashita;Y.Hirose J..Packard (eds.) Processing and Producing Head-final Structures[M], 2010 The Netherlands:Springer.
    3 高彦梅, 语境隐喻中的映射与篇离[J], 中国外语, 2018 (1) :33.
    4 Jacobs, A.&A.H.Jucker.1995.The historical perspective in pragmatics[A].In A.H.Jucker (ed.) .Historical pragmatics[C]Amsterdam:John Benjamins.
    5 李晓红.卫乃兴, 汉英对应词语单位的语义趋向及语义韵对比研究[J],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12, 2.
    6 卢卫中, 英汉语构词理据:基于认知语言学识解理论的对比分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18 (5) :356.
    7 李亚舒, 《科学翻译学》[M], 2004,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8 邱大平, 船舶工程专业英语特点及翻译[L], 中国科技翻译, 2012, 2.
    9 张力汉语空动词与动词性空语类的界定及其范围[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18 (5) :368.
    10 文秋芳, “辩证研究范式”的理论与应用[J]外语界, 2018 (2) :2.
    11 余秋平, 报刊新词典型误译现象透析[J].中国翻译, 2012, 3.
    12 陆志军, 基于动词语义学的汉语体动词分析[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8 (2) :80.
    13 赵萱, 《科技英语翻译》[M], 2006,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4 宋志平, 翻译选择过程的非线性特征[J], 上海翻译, 2012, 4.
    15 张力汉语空动词与动词性空语类的界定及其范围[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18 (5) :368.
    16 文秋芳, “辩证研究范式”的理论与应用[J]外语界, 2018 (2) :2.
    17 余秋平, 报刊新词典型误译现象透析[J].中国翻译, 2012, 3.
    18 陆志军, 基于动词语义学的汉语体动词分析[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8 (2) :80.
    19 赵萱, 《科技英语翻译》[M], 2006,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