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学术理论 > 语言学 > 其他分支学科 >

小说语言伏应认知机制研究


    【摘要】伏应,即伏笔照应,是一种普遍的语篇连接现象,它作为语篇性的一种重要体现,有助于揭示语篇的实质,帮助读者更加全面地了解语篇性。本文试图从转喻的角度入手,对小说中的伏应现象进行解读,解释其中蕴含的高层转喻思维,为伏应现象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本文在列举、分析鲁迅小说中的三种伏应类型的基础上指出,三种类型的伏应关系都是在伏和应的因果关联激活过程中呈现出转喻思维的,这种转喻思维又因伏应类型的不同而呈现出细微的差别:就一伏一应和一伏多应而言,应笔为因,伏笔为果;就多伏一应而言,应笔为果,伏笔为因。伏应的巧妙运用能够大大增强语篇的思想深度和艺术效果。
    【作者】钟书能[1] 郑文慧[1]
    【作者单位】[1]华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510640
    【期刊】《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7年第2期
    【关 键 词】小说 语篇 伏应 高层转喻 认知机制
    【基金项目】本文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英汉虚拟位移构式的二语习得研究”(项目编号:15BYY066)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引言
    伏应是小说体裁的一种叙事手段和构建小说的一种结构技法。陈香兰(2013:150~188)认为,伏应关系的有效理解是以转喻为基础的。她提出之所以读者能在伏应联想中有突然的领悟,是因为在因果联想激活中常常存在转喻思维,这种转喻思维存在于“伏”或“应”之中,也可以同时存在于“伏”和“应”之中。她把“伏”与“应”因果激活看成存在着转喻思维的推理,在产生“伏”与“应”的因果激活之前,这种转喻概念激活关系是难以被读者察觉的,因而“伏”或“应”本身涉及的这种转喻思维有赖于“伏应”整体的认知思维而存在。伏应关系无疑是一种语用认知思维现象,其理解离不开转喻的意义扩展作用。
    本文尝试从转喻的角度考察小说语言中伏应的认知操作机制,并通过实例分析对不同类型伏应中蕴含的转喻思维进行探讨,试图为伏应现象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
    一、伏应现象
    在小说创作中,经常会遇到以下写作手法:
    例(1)下午,他拣好了几件东西:两条长桌,四个椅子,一副香炉和烛台,一杆抬秤。他又要所有的草灰(我们这里煮饭是烧稻草的,那灰,可以做沙地的肥料),待我们启程的时候,他用船来载去。
    ……
    我和母亲也都有些惘然,于是又提起闰土来。母亲说,那豆腐西施的杨二嫂,自从我家收拾行李以来,本是每日必到的,前天伊在灰堆里,掏出十多个碗碟来,议论之后,便定说是闰土埋着的,他可以在运灰的时候,一齐搬回家里去;杨二嫂发见了这件事,自己很以为功,便拿了那狗气杀(这是我们这里养鸡的器具,木盘上面有着栅栏,内盛食料,鸡可以伸进颈子去啄,狗却不能,只能看着气死),飞也似的跑了,亏伊装着这么高底的小脚,竟跑得这样快。(鲁迅,1976:92~93)
    上述粗体部分是小说中典型的伏应关系。其中“前天伊在灰堆里,掏出十多个碗碟来”是应笔,如果没有上下文语境知识,读到此处时读者难免会感到困惑,为什么会在灰堆里掏出碗碟来呢?其实,作者在前面早已埋下伏笔,“他又要所有的草灰(我们这里煮饭是烧稻草的,那灰,可以做沙地的肥料),待我们启程的时候,他用船来载去。”这句便是伏笔,正是因为闰土提出想要用船装走草灰,所以杨二嫂才将碗碟偷偷藏在草灰里以嫁祸给闰土,造成自己立了功的假象,从而可以光明正大地占小便宜,拿走狗气杀。
    1.伏应的基本概念
    伏应,即伏笔和照应(shadowing-echoing)。庄大伟(1996:67)认为,“所谓伏笔,指的是在文章的某一个地方提到一个人、一件事、一种东西或一个问题,可又不作详细的叙述,只作一个简单的交代。然后,在后文的适当地方,对于前面的伏笔加以点明或详述。”伏笔就是上文中看似无关紧要的人或物,对下文中即将出现的人物或事件预先作出的某种暗示或提示。照应则是随着情节故事的发展,在必要的时候显现前文中的伏笔,予以呼应,点醒读者,从而使读者不至于产生突兀之感,增强整篇文章的凝聚力。伏笔与照应的配合应用,可以使整个篇章情节连贯、结构紧凑、脉络清晰。
    毛宗岗(1989:2)在其评本《读三国志法》中将伏应视为“隔年下种”,并说道:“《三国》一书,有隔年下种、先时伏着之妙。善圃者投种于地,待时而发。善奕者下一闲着于数十着之前,而其应在数十着之后。文章叙事之法亦犹是已。”杨义(2009:68)认为:“要使众多的线头在切断和重提之间不致杂乱无章,就必须精心地在切断时埋下伏笔,在重提时作出呼应,从而获得断中有续、续而不乱、细针密缕、血脉流贯的审美效应。因此在相当的意义上说,行文无伏应,也就无结构的联结,甚至没有完整的结构顺序。”张稔穰(1991:542~543)提出,伏应就是在前面很远的地方就预作伏笔,而且是多次埋伏。等到这一重要情节或细节出现时,回首望去,就会看到一条叙事线索从很远的地方迤逦而来,若断若续,时隐时现,如草丛行线,如撒灰作线,这种特殊的伏应方法古代评点家称之为“草蛇灰线法”。由此可见,伏应是写作中一种常见的表现手法,是文学作品中结构情节的表现手法,也是小说的一种写作技法。
    2.伏应的特点
    伏应有3 个特点:(1)有伏必有应。俄国小说家契诃夫(1958:17)曾说过:“假如不打算开火,就别让一支上膛的来福枪出现。”在语篇中,只要埋下伏笔,必然会出现照应,否则伏笔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只伏不应就会使文章成为败笔。(2)含蓄性。伏笔要埋得巧妙,不漏痕迹,点到为止,不能显得刻意,只有这样语篇才能自然连贯。正如林纾(1998:35)所说:“伏笔苟使人知,亦不称妙。无意阅过,当是闲笔,后经点眼,才知是有用者。”(3)距离感。伏与应在文章中出现的位置不能前后紧挨着,要有一定的距离,否则就无法制造出悬念,文章就会显得呆板枯燥。伏笔的表现形式多样,可以是人物的言行、对话,也可以是景物描写或者物品、琐事、事件状态的描写等。伏应的类型主要有四种:一伏一应、一伏多应、多伏一应和多线伏应。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