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学术理论 > 语言学 > 其他分支学科 >

2017年度汉语历史语法和历史词汇成果介绍(下)(2)


    六 语言接触研究
    语言接触作为语言发展演变的重要动因,一直是语言研究的重点和热点,研究成果也非常丰富,仅本年度就有上百篇学术论文和专著发表,内容涵盖汉语史上的语言接触、汉语同少数民族语言及少数民族语言之间的接触影响、汉语方言之间的接触影响、英语等外语对现代汉语的影响以及语言接触理论的探讨等诸多方面。下面择要做一概述:
    6.1 汉语史上的语言接触
    宋洪民的《元代蒙、汉语言接触在喉音声母和复元音韵母上的表现——论蒙语音系对<蒙古字韵>标音体系的影响》(《中国语文》2017年第2期)阐明元代深受蒙古语影响的汉语在语音、词汇、语法各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体现。语音上的影响集中体现于《蒙古字韵》一书中,如匣母一分为二就是由于蒙古语中辅音和谐原则的制约。汉语复合元音被拼作单元音也是由于蒙古语缺乏后响复合元音所致。
    祖生利、毕晓燕的《清代句末语气助词“是呢”、“才是呢”》(《历史语言学研究》第十一辑)讨论了清代早期和中期满汉对照材料里出现的特殊句末语气助词“是呢”与清代中后期汉语白话文学作品里三音节的句末情态成分“才是呢”、“才好呢”之间的继承与演变关系,认为“是呢”作为清代满式汉语里一项典型的满语干扰特征,并未从后期的旗人汉语口语里实际消失;反映在书面白话文学作品中,则是代之以“才是呢”“才好呢”的形式,后者实际是作为满语动词祈使式反映的“是呢”和明清汉语自身的句末情态助词“才是”(及“才好”)的一种混合迭加形式。
    王继红、彭江江、杨丽娟的《清代满汉合璧文献中的“V1着(O)V2”构式》(《语言与翻译》2017年第1期)指出清代前期的北京话中,“V1着(O)V2”格式使用频率高于以往,结构类型已趋于完备,满汉合璧语料中V1的开放程度更大,结构更复杂,语义更多样,[+持续性]并非进入V1的唯一标准,这些是受到满语影响的结果。
    中古译经方面的成果有施思、梁银峰的《中古汉译佛经中的“与+NP+俱”结构》(《语言研究》2017年第4期)。文章指出,中古汉译佛经中的“与+NP+俱”结构在语法功能上实际上是修饰句子的伴随状语,该结构在多数情况下对应于梵文中名词的工具格或者梵文名词工具格与副词sārdham(“与……共”)的组合形式,它是梵汉两种语言接触的产物。上古汉语的“与+NP+俱”结构和中古汉译佛经中的“与+NP+俱”结构只是形式相同,但其内部语法结构并不相同,两者之间没有直接的继承关系。
    其他文章如陈丹丹的《从<清文指要>和<重刊老乞大>的差异看满语对汉语的影响》(《历史语言学研究》第十一辑),杨春宇的《关于渤海国的“汉儿言语”》(《辽宁大学学报》2017年第1期),龙国富的《北京话儿尾结构历时演变研究》(《西藏大学学报》2017年第1期),王卉的《汉译佛经并列连词“逮”的历时考察和来源探究》(《宜春学院学报》2017年第4期),等等。
    6.2 汉语同少数民族语言及少数民族语言之间的接触影响
    本年度这方面的研究成果最多,专著有包萨仁的《东乡语汉语接触研究》(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17),该书主要讨论了两个问题:一是语言接触与东乡语历史演变的关系,着重分析了语言接触在东乡语历史演变过程中起到的作用,即分析解释东乡语语音、词汇、语法中存在的由语言接触促发的语言现象,以及语言接触与东乡语内在的演变规律之间的相辅相成的关系。二是语言接触与东乡语未来发展态势之间的关系,分析解释东乡语共时系统中存在的变异现象,分析了其产生原因以及未来发展态势。
    论文有吴福祥的《南方民族语言极性问句的类型与渊源》(《历史语言学研究》第十一辑),文章总结了南方民族语言极性问句的四种结构式:“S-part.”“V-not-V”“F-VP”和“VP-not”。其中“S-part.”分布最广,“V-not-V”次之,“F-VP”和“VP-not”相对少见。作者认为这种分布模式跟这些结构式的历史渊源密切相关,并且“V-not-V”疑问构式在南方民族语言中的普遍存在一定是语言接触导致的区域扩散的结果。
    张竞婷、杨永龙的《青海民和甘沟话的状语从句标记“是”及其来源》(《语文研究》2017年第2期)调查了甘沟话(青海省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甘沟乡人所使用的汉语方言,当地是汉族、回族、土族、藏族等多民族聚居区)的状语从句标记“是”。“是”可以用于表示时间、假设、因果、让步、转折等各种关系的状语从句之后,有时候则失去关系意义,仅仅具有推进篇章的启后功能。“是”的来源是时间词“时”,即时间标记语法化为表示逻辑关系的标记,这不仅与汉语史的发展一脉相承,也符合世界语言的语法化路径。同时,标记“是”的大量使用也受到了周围有接触关系的SOV语言的影响。
    意西微萨·阿错、向洵的《五屯话的重音》(《民族语文》2017年第1期)通过对五屯话重音的性质、功能及其与声调关系的研究,说明重音在多音节词变调中所起的制约作用,同时也说明了五屯话声调的性质及其历史来源和变化机制,认为五屯话是有声调的汉语与无声调有轻重音的藏语等语言深度接触的结果。
    这方面的文章还有和智利的《大具纳西语的形修名语序》(《民族语文》2017年第2期),韦景云的《永福古座壮语鼻化韵特点及其成因》(《民族语文》2017年第3期),卢笑予的《从追加义动词到“再次”标记——汉语东南方言和民族语中存在的区域性语义演变现象》(《民族语文》2017年第3期),吕嵩崧的《靖西壮语方式副词、程度副词与谓语的语序模式及其历时动因》(《民族语文》2017年第4期),多杰东智的《现代藏语方言中汉语借词的应用及其语言场景研究——以西藏、青海藏语方言为例》(《西藏大学学报》2017年第1期),李光华的《朝鲜司译院文献<象院题语>中的句式分析》(《延边大学学报》2017年第1期),王贵生的《语言接触多元性与丹寨汉语方言入声成因研究》(《贵州民族大学学报》2017年第3期),等等。另外,博硕士论文有新疆师范大学的樊笠的《汉维语言接触中汉语对维吾尔语动词的影响》,内蒙古大学的其其格玛的《东乡语汉语借词研究》,等等。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