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 班婕妤《怨歌行》诗笺注

    2017-10-17

    新裂齐纨素,皎洁如霜雪①。 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②。 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③。 常恐秋节至,凉风夺炎热④。 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⑤。 班婕妤:名不详。楼烦(今山西...

  • 鱼肉馄饨

    2017-10-17

    中国汉族的传统面食馄饨与饺子齐名,虽然,同出一门,但是,如今却分道扬镳了,至今,演变成北饺南馄的局面。馄饨世界,林林总总,名目繁多,枝脉芜杂。从名称看,江浙一带普...

  • 段丹洁:尊重文学表达的“趣味”视角

    2017-10-17

    文学具有趣味性,文学作品所蕴含的“趣味”能够反映出特定时代的社会心理和价值取向。在新媒体时代重提文学趣味论,为当下繁荣发展的文学事业提出了新的理论课题。 文学趣味论...

  • 中国文学加强交流才能走得更远

    2017-10-17

    在走出去的过程中,中国当代文学已经迈出了一大步。记得20多年前,我们的作品只是作为西方学术研究的对象,印数不过一两千册,到如今,在国外已经完全是市场化运作了。在我看...

  • 论《水浒传》不同版本的文学价值——以评林本和贯华堂本为中心

    2017-10-17

    【内容提要】 《水浒传》有简本和繁本不同系统。简本文本形态粗陋,其主要价值在于普及性传播,满足各阶层读者的需求。繁本的意义则在其精工细致的文笔所具有的文学价值,三四...

  • 虚词“乎”在辞书中被漏收的一个义项

    2017-10-17

    我们知道,文言虚词“乎”在古汉语中主要用作介词和助词。作介词时,其意义和用法大致相当于“于”(有时写作“於”)。“于”具有表示被动意义的用法和语法功能,亦即可以用...

  • 开放的写作:好作品等待读者成熟

    2017-10-17

    格非从作家对读者的想像将写作分为四类—— 开放的写作:好作品等待读者成熟 先请教大家,作家与读者的交流一般发生在什么时候? 我并非指咖啡馆见面或今天这样的演讲交流,而...

  • 2013年军旅文学:“活着”的、“内在”的、“存在”的

    2017-10-17

    “活着”的历史 以纯粹的文学标准观之,战争历史题材对于当下的作家而言,已经构成了某种难以言说的焦虑甚或是一道不易穿透的“隔膜”。没有强大的思想能力、没有痛切的生命经...

  • 史慧:以自译推动中国文学“走出去”

    2017-10-17

    当前,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越来越受到重视。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中国文学在走向国际文化市场、深度参与国际文化交流时,除注重国外译者的翻译质量和水平之外,还应加...

  • 传统还是现代:台湾启蒙知识分子的抉择

    2017-10-17

    文学成为民众启蒙的重要工具 当我们谈到“知识分子(Intellectual)”,首先想到的是欧洲启蒙运动中承担着前现代社会向现代社会观念转变之重任的思想家们,鼓励“运用一切理性去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