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 毛本《三国志演义》诗词的互文性解读

    2017-10-17

    摘要: 人物诗词、名家咏史、作者代拟是《三国志演义》诗词韵语的三大来源。前二者主要以直接引用的方式进入小说,由于本身具有完全的独立性,进入小说之后更通过在两种不同文...

  • 话语转向:文学理论的历史主义归趋

    2017-10-17

    【摘要】 在20世纪的始末,文学理论经历了两次转向,这两次转向恰恰都是在语言学的地盘上发生的,其中后一次转向即话语理论的提出。对于话语理论作出最大贡献的,当数法国学者福柯...

  • 世界文学仍是一个理论愿景“马克思主义与世界文学”研讨会在京举行

    2017-10-17

    本报讯 (记者刘华初) 1月10日,由清华大学比较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主办的“马克思主义与世界文学”学术研讨会在京举行。围绕会议主题,来自国内高校和科研院所的20多位专家学者...

  • 关于师陀的“‘一二·九’运动三部曲”——与解志熙先生商榷

    2017-10-17

    【内容提要】 师陀的“‘一二·九’运动三部曲”在《师陀全集》中仅收录其中的《雪原》(前9节),近期解志熙发表《芦焚的“一二·九”三部曲及其他》,披露了他新发现的《雪原》...

  • 激活中国解释学的内在活力

    2017-10-17

    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解释学或诠释学一度成为国内学界感兴趣的前沿方法论,中国学者在解释学里发现了中国传统的经传注疏之学的一种新的理论再造的可能性。同时也认识到,中国...

  • 南 帆:虚构的特权

    2017-10-17

    文学仿佛进入相对平缓的阶段。从存在主义、黑色幽默、荒诞派到后现代主义,西方文化的密集启蒙告一段落;对于中国作家来说,种种炫目的文学口号以及激进的写作方式留存于20世...

  • 论两宋士人探讨文道关系的异向性及其认识价值

    2017-10-17

    摘要: “文章之士”、“传统儒学之士”、“道学之士”是两宋士人探讨文道关系的主要群体。“文章之士”探讨文道关系之中心与重心,主要集中于“文”之独立性、主体性和功用性...

  • 人民的需要是文艺存在的根本价值

    2017-10-17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文艺不能在“为什么人”的问题上发生偏差,否则文艺就没有生命力。回顾大半个世纪的中国文艺历程,我们深切地认识到这个重...

  • 谈谈网络文学的几个问题——写在鲁迅文学院网络作家高级研修班结业之际

    2017-10-17

    1月26日,在岁末年初、辞旧迎新的气氛中,鲁迅文学院第25期中青年作家高级研修班(网络作家班)圆满完成了预定的各项学习任务,举行了隆重而简朴的结业典礼。这期网络作家高研...

  • 宋初词坛沉寂原因新探

    2017-10-17

    【内容提要】 本文从宋初城市格局的变化及其对词坛的影响这一角度探讨宋初词坛沉寂以及由沉寂转为繁盛的原因。从唐代至北宋初年城市一直实行严格的坊市制、宵禁制,歌妓为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