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 说“朱”

    2017-11-16

    “朱”字本义为截断、砍断之草木,后引申为各种被截断的条状物,并将这样的义素化入以“朱”为声旁的形声字中。而通过对中国先秦织染工艺史的研究,又知周代先民是从割裂开的植物...

  • 重文号和“之”字讹混广例

    2017-11-16

    摘要: 早期的重文号通常作二短横,写在字的右下角。后世手写草率,则多有变体,其中颇有与“之”字手写形近者。文章在阐明古代写本中二者手写形近的基础上,举例讨论了古书中“之”...

  • 中国“回回文”的历史演进

    2017-11-16

    摘 要: “回回文”,是我国回族及其先民在历史发展中曾经使用过的文字,伴随着回回人语言和身份的转变,它的内涵也在发生着变化。“回文”从唐宋时期的阿拉伯文字到蒙元时期的波斯...

  • 分化字与传统分别文概念的相承关系

    2017-11-16

    摘要: 本文从《说文释例》所述分别文着手,剖析分别文的基本性质。进而依据当今分化字概念的相关表述,讨论分化字与分别文概念的相承关系。王筠所谓"其加偏旁而义遂异者"是分化...

  • 释“官”与结绳记事——兼谈蒙古文之造字依据

    2017-11-16

    关于“官”字的文字结构所表现出来的意义,目前尚未有定论。笔者以为,若想全面解析“官”,应从“官”的本义与其古文字形上入手。“官”字的名义应为在屋子里悬挂众多绳结或打成...

  • 从汉字到罗马字——现行日语罗马字拼写法的形成经纬

    2017-11-16

    《国语罗马字拼音法式》的制定,既是新文化运动的一项重要成就,也是我国汉字改革史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并对后来的拉丁化新文字运动的兴起以及《汉语拼音方案》的形成产生了深刻的...

  • 从文献角度考察东巴文字符演变

    2017-11-16

    作者简介: 白小丽(1980-),女,四川内江人,西南大学国际学院讲师、民族古文字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文字研究与应用中心博士生,研究方向为比较文字学(重庆...

  • 甲金文“阜”字及字符“阜”的两个来源

    2017-11-16

    作者简介: 雷缙碚, 湖南衡阳师范学院中文系。 喻遂生, 西南大学文献所。 基金项目: 本文为湖南省教育厅一般项目《甲骨文形义关系之逻辑谱系研究》(项目编号:11C0201)成果之一。 分...

  • 中国文字起源时代研究

    2017-11-16

    作者简介: 王晖,男,陕西洋县人,历史学博士,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陕西西安710062)。 内容提要: 出土考古资料的刻划符号应分象形类和抽象类两种,从...

  • 胡應姬鼎試釋

    2017-11-16

    分页标题 分页标题 (本文刊于《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第六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