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文艺作品应塑造多样而真实的女性形象

http://www.newdu.com 2024-01-04 文艺报 王洋 参加讨论

    

随着经济实力的加强、受教育程度的提升,以及女性主义影响力的扩大,当代女性不仅仅追求经济上的独立,在精神层面的需求也高度觉醒,即进一步追求男女性别平等,追求自身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实现。在这些因素的影响或驱动下,在社会观念、价值观念、文化传承中起着重要作用的文艺作品,开始突破男性叙事策略,转向女性叙事策略,多维度呈现女性困境、女性生活,逐渐消解传统男权社会赋予女性的种种刻板印象,塑造女性榜样,推动女性走向独立自我,走向更开放、更缤纷的新时代、新社会。
    文艺作品中女性形象的嬗变
    其一,从突破与保守间的矛盾者、被压迫与束缚的受害者,向自我意识觉醒的女性角色转变。在以往的一些文艺作品中,创作者习惯性地将女性角色塑造成突破与保守间的矛盾者、被压迫与束缚的受害者。然而,随着女性主义影响广度的扩展、影响深度的延伸,女性意识在文艺创作中进一步得到重视,而且这种重视直接反映在文艺作品中的女性角色塑造上,自我意识逐渐觉醒的女性角色大量涌现。比如,青年网络作家尚启元相继推出的《刺绣》《大门户》《芙蓉街》等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不再是温柔的、隐忍的、无声的,而是有强烈的自我意识觉醒和明晰的自我权利定位。电视剧《一路朝阳》摒弃那些只为引人注目的“狗血”情节,以扎实的细节,生动地讲述着李慕嘉和田蓉拼搏成长、实现人生梦想的过程,推动观众以更加开放和包容的态度看待性别平等和社会公正的议题。
    其二,从“弱女子”等依附型女性形象,向独立且奋发的女性角色转变。女性在参与更多的社会活动之后,一定程度上觉醒了自我意识,懂得争取就业、受教育等方面的权益,但受以前男权思想的影响,一些文学作品习惯性地将女性角色塑造成依附于家庭或依附于男性的弱女子等形象,忽视了女性的独立性,以及女性在家庭或者社会中的贡献。随着女性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女性自我意识的进一步觉醒,专注塑造“弱女子”等依附型女性形象的文艺作品愈发不受女性观众青睐,类似女性形象在其他题材的文艺作品中出现频率也有所下降。在当下,大多数文艺作品更加关注独立、奋进型女性形象的塑造。比如,作家阿耐撰写的《欢乐颂》,将落脚点放置于女性的“成长”上,呈现女性角色们携手经历人生种种风雨、一起痛哭或者狂欢,一起成长为更好的人的历程,有效展现了女性的力量、智慧和坚韧。再如《琅琊榜》《芈月传》《后宫·甄嬛传》《梦回大清》等现象级网络文学作品在书写女性形象时,着力呈现女性的生命故事和家国情怀,彰显女性尝试进入历史和获得历史的热切诉求,继而呼唤更多人尤其是女性自身关注女性的成长与奋进。
    其三,从单一刻板的女性角色,向丰富多元的女性角色转变。在女性主义的影响下,文艺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变得更加多元、丰富。一方面,文艺作品更加注重典型人物的塑造。近十年来,不管是单纯的女性题材,还是都市题材、乡土题材等其他题材的文艺作品,都不再拘泥于对传统女性群体的记录,而是将观照视野放大,进一步关注社会变迁下涌现出来的新兴女性形象,比如独当一面的女性领导者、扎根于驻村一线的女性干部、追逐梦想的自由女青年等,通过对这些典型人物的记录,体现新时代女性群体的发展现状。另一方面,文艺作品更加注重边缘女性群体的呈现。女性主义推动文艺工作者将更多镜头转向处在社会边缘的一部分女性群体,如外来打工妹、单身母亲等,并在展现她们生活现状时融入更多的人文关怀,让广大女性受众在更全面了解底层人民生存现状的同时,进一步唤醒自我意识。此外,文艺作品更加注重多面化女性人物的塑造。在以男性为主导的叙事策略中,女性角色的性格特征、表现面相等往往被单一化、标签化,如顺从隐忍的家庭妇女、柔弱温婉的大家闺秀。但随着女性意识的觉醒,文艺作品中女性人物的性格更加多元,更加贴近现实中的人,而不是精致的“花瓶”,也不是一成不变的“绿幕”,更不是呆滞的“背景板”。如网络文学作品《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中的女主人公明兰,是一位知冷热、懂进退,既能够宽宥别人的不理解,也能够原谅自己的不完美的多面女性。
    女性主义影响下的创作反思
    在女性主义涌起、女性消费市场越来越庞大等因素的影响下,文艺作品中的女性形象确实发生了重大转变,女性题材文艺作品也在中国文艺市场中大量产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广大受众对社会议题中的性别平等、女性权益等问题产生了更为深刻的思考和关注。同时也不能否认,当前各类文艺作品中的女性形象虽与过去男性叙事视角下的女性形象有所不同,但仍然不能完全摆脱传统观念或者异化观念的影响。比如,在一些男作家的作品中,女性角色在一定程度上被功能化,单纯用以突出男主的责任感、男主的成长,她本身的存在意义并不大。一些文艺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有所偏移,被动形成“女强人=没有女人味”的刻板印象,走向“独立自由=不婚主义”的偏执。一些文艺作品在塑造女性形象时忽视了人物性格与典型环境、社会关系的匹配,如“北漂”女孩动辄住豪宅、普通大学生出入高档餐厅,背离了“说百姓话、讲百姓事”的原则。此外,一些女性题材文艺创作中存在着内容彼此重复、人物设定雷同等问题。这些都是不可忽视的创作现象。
    这一系列现象与问题值得创作者警醒、反思,以便更好地展现女性的形象和声音,促进文艺创作的百花齐放。一方面,文艺作品作为人类思想表达的一种形式,其在塑造女性形象时,要避免过度异化新时代女性形象,也不能局限于传统观念之中,将女性形象刻板化,更不能将女性形象边缘化、工具化,而是要结合现实情况、时代特点,塑造多元、真实的女性形象。如小说《大江东去》中的宋运萍、电视剧《山海情》中的李水花,以熨帖的装扮契合时代背景,在质朴中不失柔美,在平凡中彰显崇高,让大众切实感受“绚烂之极归于平淡”的美感。另一方面,女性题材文艺创作不能一味逢迎性别议题带来的热点,而是应回归现实,深挖性别议题背后深刻的社会动因,学会以新的视角来呈现百态人生,塑造多元人物,继而避免套路化写作,谨防脸谱化人物。
    整体而言,女性主义对中国文艺创作带来了多方面的影响,需要创作者基于时代状况,立于现实需求,有效把控创作尺度,塑造出多样而真实的女性形象。
    (作者系浙江万里学院讲师)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