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衡量一本童书的“性价比” 只买“对”的 不选贵的? ■张滢 日前,笔者偶然看到一则报道,说当前国内儿童图书市场尽管繁荣,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其中一个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儿童读物呈贵族化倾向。 报道中所谓的“贵族化倾向”,指的是许多童书价格“虚高”,部分图书“以彩图为主,文字较少,十几页一本的童话故事书价格均在20元以上”,“5分钟就可翻完”。尽管童书价格不菲,却不妨碍销量走高,于是,记者得出了“孩子的钱最好赚”的结论。同时,记者还收集了一些所谓的名人观点作为佐证,比如“儿童图书不可能有太多收藏价值,何况少儿读物是教给孩子科学知识与做人道理的读物,不需要有过于华丽的包装”。最后,记者更不忘借一些家长之口,回忆当年几分钱一本的小人书有多么便宜、多么耐人回味。 看完报道,颇有点啼笑皆非之感。表面上,记者为平民代言,替“捉襟见肘”的老百姓呼吁降低童书价格,是在做一件大好事。而实际上,记者并没有从儿童的视角出发静心看过一本被其贬低的童书,不然不会发出“5分钟就可翻完”的潦草抱怨。更有可能的是,记者也不曾认真研究过童书对于儿童的价值,只是从自己小时候囫囵吞枣读小人书的经历出发看待当下的童书、亲子阅读以及儿童图书市场现状,说外行话的情况自然难以避免。 本来,对这样一篇不伦不类的报道没有深究的必要。然而,不可否认,其中传达的观点——“只买‘对’的、不选贵的”确有一定代表性。 家庭与家庭之间的消费能力存在巨大差异。相比日益兴起的高收入阶层家庭为孩子选购童书不惜“一掷千金”,在社会阶层中占据绝对比例的工薪阶层与农民阶层家庭的父母,为孩子选购书籍时不可能不考虑到价格因素。并且,很有可能出现的一种情况是,与买菜类似,哪种书性价比高,就选哪种。又或者,当书价高于家长的心理预期,书籍便被列为“奢侈品”,剔除出家庭必需品的范畴。 作为教育工作者或关心教育的人,如果对贫困家庭刻意强调童书对孩子的心灵具有怎样的好影响,实在有“何不食肉糜”的不着调之嫌。可是,就绝大多数家庭而言,纠结点更多在于,有限的钱花在什么地方更合适。这就涉及一个复杂的问题——所谓的“性价比”到底如何衡量。 生活中,当昂贵的亲子班、国外亲子游让人望而却步,洋快餐、玩具、游戏点卡这些价格相对“亲民”又为孩子喜闻乐见的东西,往往成为一些家庭“退而求其次”的首选。更“务实”一点的家长,则有“XX牌点读机,哪里不会点哪里”之类的商品可供选择。身为父母,忙忙碌碌都是为了孩子,在掏出钱包“埋单”的那个瞬间,估计心里满满都是自豪。有意思的是,同样一批家长,在看到书价,哪怕是打完对折后的书价时,则很可能眉头紧蹙、掉头就走。一本童书与一份洋快餐价格基本相当,为什么无法打动他们呢?解释起来,原因可以很复杂,也可以很简单——物质生活对精神的遮蔽,使得许多人无法用心去体会书的价值,也没有感受过和孩子共读的快乐。即使书价比北方冬储大白菜还便宜,他们只怕仍然会举出自己小时候几分钱买一本小人书的例子。长大了的他们也许忘了,那时的几分钱曾经是他们的全部“家当”。 现代社会,儿童面对的光怪陆离的诱惑越来越多,儿童的生活远非二三十年前那么简单。此时此刻,要和手机、电子游戏争夺儿童,吸引儿童读书,困难远比想象的大。也许,任何社会都是如此,主动读书的永远都是爱书之人,也只有爱书的家庭才能更好地引导孩子走上终身阅读之路。然而当前,所谓的“起跑线焦虑”几乎席卷了大多数家有幼童的父母,当怀揣着微薄的收入不知该给孩子买点什么好时,当在焦虑中迷失、无所适从的时候,读书对于家庭的意义便凸显出来。至少,它能让躁动的心渐渐平静下来。 幼小的孩子常常要求父母为他们反复讲述同一个故事,且不说这样的方式会达到何种教育目的,若能经由温暖、美丽的画面,父母耐心的陪伴,给孩子带来安宁的氛围、美的感受,便已是功德无量。孩子本就是由慢慢成长而“成人”,而非刻意地学习“做人”。如果不单纯追求数量,而更在乎亲子阅读的质量,从这个意义上说,几本童书可能是对孩子教育投入最便宜的载体。 童话作家粲然说过这么一句话:“心中有坚不可摧幻想王国的人,就有抵抗世事无常的无匹勇气。”家长们,可别小看书里那寥寥几页图画,别小看那几句貌似平淡却又意味深长的话语,那是孩子的幻想王国,那是所有美好的归宿。 《中国教育报》2013年7月8日第9版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