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这部中篇小说是在去年冬天。依然记得我的第一篇新闻特写也是在冬天,那年我十八周岁,一九九四年。 上学的时候,因为喜欢上了新闻写作,课余时间我就寻找新闻线索。那天是星期六,我走进学校附近的一个蔬菜大棚基地。大棚的主人霍树印,是个勤劳善良、老实巴交的农民,借钱在自家地里建了蔬菜大棚。户外寒风刺骨,棚内温暖如春,那些蔬菜长势喜人。向贫穷开战,和霍树印一样的农民的自我奋斗精神令我敬佩。归来,走在寒风中,我开始酝酿这篇新闻怎么写。认真写好《冬闲人不闲》新闻特写后,邮寄给了当地的报社。没想到,稿件很快就发表了。 “冬闲人不闲”,这是老家人的谚语,是儿时父亲教给我的。我们老家是年收一季庄稼,到了冬季就是农闲时节了,勤劳的乡亲们也总是在冬季打柴、备料,准备来年开春之后耕耘,不叫一个冬日闲过。 而我们小说的主人公彭天华经历的不仅仅是冬天的寒冷。从小在山里长大的他放弃了在北京的事业,决定回乡开发民宿带民致富,却在开发过程遭遇了资金链断裂、朋友背叛等多重困难,事业发展和个人成长可谓四面楚歌,遭遇了“冬天”,他本人近乎崩溃…… 脱贫攻坚完成后,中国农村进入了实施“乡村振兴”阶段。在这个阶段,既要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防止返贫,又要开启乡村振兴的新篇章,是个尤为关键的阶段。老百姓眼中的乡村振兴是什么样?“乡村振兴就是把农村建设好”“乡村振兴就是卫生好、环境好”“乡村振兴就是好日子,好日子就是能就业、看得起病、老有所养、有稳定的生活来源……”其实乡村振兴是个大难题,党和政府出台了很多促进乡村振兴的政策,但的确也是任重道远。一些农村发展落后,资源分布极不均匀,有的地方很多农民外出打工,村里只留下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村子自然就演变成“空心村”。因此,唯有乡村产业兴旺,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的社会问题,才能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像“彭天华”一样的返乡青年回村创业,其志可嘉。他们积极融入家乡,发展乡村产业,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连接起农民与土地、与山川河流共同振兴的富梦。 但是,返乡创业面临困难重重。乡村振兴不是一个孤立的课题,必须引导全社会参与其中。当下,回归乡村创业、就业成为许多城里人以及乡村有志人才返乡的创业选择。他们视野开阔、知识丰富,往往能在乡村建设中开辟新天地,成就新事业,成为乡村振兴“一起过”中具有创新精神的“新农人”。从大城市来到乡村是很痛苦的一个过程,既要适应农村生活,还要创业。但是为了让老百姓接受,只有先融入,融入了才能慢慢儿的改变他们,带动他们生产生活方式和质量的变化。 在这个过程中,特别是更离不开当地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要形成城里人、村里人“一起过”,向乡村振兴而行,共建美好家园的浓厚氛围。主人公彭天华的老舅于得水说得好:“人在,乡亲们都在;你在,事业也还在;元宝山村还在,民宿也还在。你没输,只不过是暂时还没赢而已。老舅只是想告诉你,没有一个冬天是过不去的,接下来的路我们一起闯,接下来的日子一起过。” 是啊,哪有什么一帆风顺,什么时候没有困难?一个一个过,年年过、年年好。日子就是这样,干事业也是这样,爬坡过坎关键是提振信心。“一起过”,村民的愿望和努力就像一束希望之光,给这个极端艰难的冬季带来了生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