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当写时代。激情的年代,催生文学的勃兴,澳门当代文学自上世纪80年代兴盛,及至1995年,澳门基金会与澳门笔会首办“澳门文学奖”,搭建了一个稳定的平台,鼓励写作、挖掘新人,持续推动文学的发展与繁荣。光阴荏苒,转眼30年过去了,数以百计的写作人参与其中,累计参赛作品逾2000份,共评选出369篇获奖作品。他们以不同的文体记录了澳门小城的种种变化,成为澳门文坛的中坚力量,为澳门文学的长远发展打下了稳固的根基。 通过“澳门文学奖”的持续举办,既鼓励、激发了固有写作人的创作热情,更成功发掘、培养出一批又一批文坛新锐,形成澳门作家之间的良性互动与切磋。大多数在澳门文坛活跃的作者,都参与过澳门文学奖;也有些作者因为参加了澳门文学奖,才走向长期坚持文学创作之路。从这个意义上,“澳门文学奖”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已经成为澳门文学史的一座丰碑。 “澳门文学奖”在历经了十一届培植澳门本土作家的亮眼成绩后,主办单位希望透过改革与创新来提高比赛的吸引力,并通过与全球优秀中文创作者的同台,让本地写作人能在公开组别里得到更大的挑战、更大的鼓舞。自第十二届起,“澳门文学奖”增设公开组,对象由澳门居民扩大至全球华人,旨在扩大并发挥“澳门文学奖”的平台作用,鼓励更多文学爱好者通过不同渠道书写澳门,吸引更多写作人阅读澳门,了解澳门,继而把澳门体验和澳门故事分享出去,让海内外读者以文学认识澳门,以阅读佳作了解澳门文学。 “澳门文学奖”不仅是澳门文学界的重要盛事,更多的是陪伴澳门文学人成长、进步,在每位写作人眼中,“澳门文学奖”都有着不同的意义。 闪耀澳门精神的文化品牌 李观鼎 (澳门笔会会长) “澳门文学奖”已成功举办了十三届,成为澳门文化界的重要盛事,其对于澳门文化的意义和影响愈加显著。 首先,该奖项营造了高雅的文化氛围。从设立之初,“澳门文学奖”就以推动文学创作、树立“澳门文学形象”为宗旨,弘扬人性关怀的理想精神和美学价值,为澳门注入人文气氛,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延续城市的诗意精神。 其次,该奖项壮大了澳门的文学队伍。它不但激发了中老作家的创作激情,也让一大批年轻新秀能在文坛崭露头角。它对抗商业化的侵蚀,维持了文学独立性。 第三,该奖项促进了文学经验的交流。评审来自内地、香港、台湾和澳门,不仅确保了公正评选,也促进了不同地区间文学经验的交流,对澳门文学的创作与批评均起到积极作用。 第四,该奖项帮助筛选澳门文学佳作。它坚持寻找和阐释澳门鲜活的文学,筛选出优秀的作品,为书写澳门文学史打下基础。 最后,该奖项创造了政府与社团成功合作的典范。这一双方共同创造的文化盛事告诉我们,政府与社团需要坚持共同目标,持之以恒,才能取得成功。 总之,“澳门文学奖”以其重要性和影响力,已成为澳门文化的亮点。期望它继续展示澳门美好情怀,成为闪耀澳门精神的文化品牌。 闪闪发光的澳门文学奖 徐 坤 (中国作家协会《小说选刊》主编) “澳门文学奖”是澳门文化最生动鲜活的部分,她以文字的方式传播召唤,在山那边海那边熠熠生辉闪闪发光,培养了大量澳门文学新人,也吸引着全世界华文写作者前来澳门、书写澳门。2013年我的散文《澳门的云淡风轻》于第五届“我心中的澳门”全球华文散文大赛获奖,其后几年,我有幸受邀成为“澳门文学奖”评委,见证了参赛者们的英姿勃发、神思浩渺与心绪翩飞,也见证了一代又一代年轻写作者的成长。从书写澳门的风花雪月、赌场文化、荷官生存的艰难,到半个多世纪的澳门历史变迁、澳门女性励志故事与情感婚姻生活……看得出,写作者对社会人生的思考愈发精深,文学艺术审美飞速提升。从中可见澳门社会的不断更新进步,对于人类共同命运的忧思占据主流。 值得一提的小花絮是,2019年第十二届“澳门文学奖”公开组短篇小说冠军的获奖者是大陆“80后”女作家大头马,获奖作品是《到灯塔去》。那是她第一次获大奖。那晚在澳门科学馆的颁奖礼上我第一次见到她,她主动上来打招呼说徐老师,看到您的评语说《到灯塔去》有望获得鲁迅文学奖,能吗?见到她我当时也吃了一惊,因为评奖过程是严格匿名评选,只有到颁奖礼现场才会知道作者是谁。没想到作者是年轻的女大头马,一个大陆人写的澳门故事,写得那么好,那么像,文笔娴熟老道,有获大奖成大家的风范。果然,大头马不负众望,在刚刚过去的2023年9月2日北京十月文学月开幕式上,我又见到她,大头马这次是获第二届“王蒙青年作家支持计划·年度特选作家(2022-2023)”。她是从“澳门文学奖”中成长起来的作家。“澳门文学奖”真正为培养优秀华文写作者做出了贡献。 因为被看见,所以我存在 李宇樑 (澳门写作人、多届“澳门文学奖”获奖者) 写作的最基本意义是要被看见。哪怕是只被少数人看见。 一个城市没有文学,就没有了它的语言。一个人不写作,也没有了他的公共语言。所以,澳门这城市的文学事业虽然不发达,但仍有不少人零星、孤独地以自己的笔触发声,努力地勾勒并记录这个城市的发展、生活和精神面貌。 遗憾的是,因为声音微弱,许多作者的努力没被看见。 在澳门文学写作的荒野中,澳门文学奖就是本地文学的打火石,激发出星星之火,迸发出照耀本地作品的一点光,让它被看见。澳门文学奖也为本土文学疏浚流往华文世界的河道,让本土作者的作品走得更远。同时,作者也能通过文学奖印证自己的努力和水平,从而坚韧写作之心。 写作的另一重意义是作者通过作品和读者、和其他作者对话。莫言说:“一个作家读另一个作家的书,实际上是一次对话,甚至是一次恋爱。” 澳门文学奖就架设了这样一个让作者和作者、作者和读者对话的平台。 因为被看见,因为有对话,所以你、我的作品存在。 澳门文学的书写将永不止息 邓晓炯 (澳门写作人、多届“澳门文学奖”获奖者) “澳门文学奖”对我来说,实在具有非同一般的意义──记得最初参加这项比赛,既是为了奖金,也是为了寻找对自己文学创作水平的某种肯定,但来到今天,对于仍在文学路上不断前行的自己来说,“澳门文学奖”的意义更加别样不同。 文学写作通常是一项孤独的工作:一个人在书桌前,孤灯疾笔,苦思冥想,有时能写出令自己满意的字句篇章,有时则不。文学奖的存在,可以让我看见,原来在这座繁忙而寂寞的城市里,还有不少和我一样的人,散居各个角落,不管男女老少,每个人都在努力不息。每次当自己坐在书桌前孤独挥笔的时候,想起他(她)们,也就不再感觉那么孤单了。 从历届获奖作品当中,能看见不同的写作技巧、多元的创作题材,还有写作者横溢的文学才华,自己也有机会从中认识新的作者、交到新的朋友,令人感受到澳门的文学队伍在不停发展和壮大。感谢“澳门文学奖”,也祝愿澳门文学的书写、阅读和传承,能继续代代接力、永不止息。 澳门文学的推进器 袁绍珊 (澳门写作人、多届“澳门文学奖”获奖者) 澳门文学奖无疑是培育澳门文学人才的重要摇篮,亦是不少新晋作者的强心剂及推进器。回想我当年以拙作《太平盛世的形上流亡》首获澳门文学奖新诗组亚军,才刚刚高中毕业,却因此一举获得不少文坛前辈给予后续的发表机会,其后出版同名诗集,又侥幸获得三届澳门文学奖新诗组冠军。一路走来,我和澳门文学奖结下颇深的缘分。 纵观各地文学奖,除却技艺,或受运气、评审品位、主题旋律左右,名次不代表高下的必然。作为参赛者而非奖金猎人,我关注的重点永远在于今日之我,所作所为能否胜于昨日之我。澳门文学奖多年来给予空间和平台,供澳门写作人不断探索技艺和持续成长,可谓大利众生的功德。 澳门文学奖最引人入胜处,不在名气、奖金,而在体量。在纸媒发表空间日益减少的当下,新诗组多年来维持接纳近三百行的叙事诗,在如今的华文圈几成绝响,加之中篇小说奖的设立,给一向习惯短小精悍的方块文章的澳门作者,潜心投入严肃创作、深挖主题的难得机会。澳门文学评论尤其稀缺,评审意见亦是可贵的参考。 澳门文学奖逐步开放全球华文创作者参与,有助提高本地写作人的竞争力,增加其在华文圈的认可度和影响力,是文化自信日益增加、勇于广纳百川的表现。我期待澳门文学奖继续繁荣澳门文学,让更多人认识澳门文学的实力及生命力。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