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创作谈 >

文学不会忘记他们

http://www.newdu.com 2023-02-20 中国作家网 水运宪 参加讨论

    
    古稀之年,我为一段过去了的、不可忘却的岁月书写了这部底层工人的奋斗历程,这是我心心念念的愿望。我非常期盼这部作品对当下社会能够产生一定的思考意义。至少对我们这一代人、尤其对于我个人来说,不仅仅是深情回望,也是以文学的名义,对那个火红年代的激情关照。
    前不久,一位与我同龄的朋友通过微信发给我一篇短文,题目叫《世界上最勤奋的人已经老了》。春节期间疫情之中,读到这篇文章的确令人感伤不已,一年一度春去也。好在这篇文章的内容很真实,也非常正面。陈述的事实既催人泪下,又感人奋发。
    文章开篇就提了一个问题,说当今这个世界上有一群最勤奋的人,他们是中国早年大跃进时期的工厂学徒、文革前后的下乡知青、改革元年的高考学子、国门初开的出国留学生、还有一批一批下海闯荡者和进城务工者。这群人短短四十多年创造了世界奇迹,把几乎最落后的中国改变成了经济总量排名世界第二的东方大国。然后笔锋一转,直接问了句:“中国还有这么勤奋的人吗?”
    提问有点绝对,却令人回想起了曾经那些坚硬的事实。
    当年的中国到处是尘土飞扬的砂石公路。难民营一样的火车站和汽车站;黑烟迷漫的燃煤机车;满目疮痍的老旧棚户区;杂乱无章的旧货市场还有各种各样的垃圾堆。粮食定量供应,棉布凭票限购,缺衣少食、健康堪忧,这就是那群人当时的生存状态。
    几十年里,正是这群人,他们晴天抢干,雨天巧干,白天大干,晚上加班加点地干。当欧洲人每天工作五个小时,这群人一天要工作十五个小时;当印度人躺在恒河边消极等下辈子的时候,我们这群人正在咬紧牙关“只争朝夕”;当美国人称王称霸、割裂中国的时候,这一群人强压怒火,坚定地在心中默念“发展才是硬道理”。
    这才过去了多少年啊?当今的中国,飞快地连通了全中国的高速公路网、时速达350公里的高速铁路迅速铺满神州大地;新修与扩建的飞机场、通往世界各个角落的飞行航线、成千上万拔地而起的现代化大、中、小城市群、看不完游不够的自然文化景点、数不清的现代气息十足的购物中心和影视城、布满了祖国各地最尖端的制造业和最现代化的全制式工厂,已然成为了世界之最。这些都是谁干出来的?除了世界上这群最勤奋的中国人,还能有其他任何族群吗?
    这一切绝对不是神话,而是现在的中国。也许中国人自己还不知不觉,全世界却为此惊诧不已。太快了!太不可思议了!于是全世界都注意到了这一群伟大的人。
    的确,历史会记住他们,人类会记住他们。以这个人口最多、历史最悠久的国家的名义,以这个饱受苦难却毅然崛起的民族的名义,我们应该向这群人深深地致敬。
    只是非常遗憾,这些四零后、五零后、六零后早已经累弯了腰。再强悍的躯体在时光的摧残下都是脆弱的,他们毕竟老了。但是他们努力过了,他们奋斗过了。他们已经看到了今天的中国,看到了今天的世界,他们值了。他们对得起自己,对得起祖国。无论如何,他们拥有一个骄傲的身份,这群人是共和国的长子。
    然而,人生一世、草木一春。一个非常严酷的现实是:这样一群勤劳的人几乎被遗忘了。他们多数人只在依靠社会保障过日子,但是这群人为社会创造了无比宝贵的财富。他们向世界证明,中国是一个创造神话的民族。从夸父追日、女娲补天到大禹治水,从一穷二白、饥寒交迫到国富民强,我们这个民族始终充满着奋勇争先、改天换地的精神气质,始终展现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整体人格。
    工业化为人类建造了现代文明,商品社会的契约原则和雇佣关系正在重新编织人们的社会定位。在这个过程中,奋斗在强国建设第一线的中国工人一度失去了主体地位,被歧视地称之为打工族、打工仔、马仔、农民工等等。但是请别忘记,我国的现代文明中最闪亮的中国特色,就是工人群体身上体现出来的、民族血统中独有的劳动精神;创新敬业的工匠精神;特别是与生俱来、不甘落后、奋勇争先的劳模精神。这是我们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信心和力量所在。
    是啊,世界上曾经最勤奋的人老了。但是他们把无私奉献、朝气蓬勃、永葆青春的民族情怀和奋斗意志交付给了子子孙孙。他们也许只留下了有限的物质,却赋予了人们无限的精神。
    我是一名工人出身的作者,坚持人民书写是我毕生的追求。社会在不断发展进程中赋予作家的天职,是让我们以文学的形式,用虔诚浇灌出感人肺腑的劳模故事,塑造出一批又一批代表人类文明和进步精神的经典形象,用真实可信而又热血澎湃的人间传奇打造出新时代工业题材的诗学品格,光明磊落地抗拒精神价值的失落。
    骑马要骑千里马,戴花要戴大红花。为了让今后的人记住他们,我把这本挂着热泪、含着体温的心血之作《戴花》作为灵魂的礼物,恭恭敬敬地奉献给这一群曾经的、世界上最勤奋的工人兄弟们。
    我想让他们知道——至少,文学不会忘记他们。
    此文系作者在2023年2月17日举办的《戴花》研讨会发言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