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读 | 原来党课可以这样学
党员群众在哪里,理论学习宣传就要延伸到哪里。有不少的地方基层各显自身特色,打造家门口的“理论教室”,宣传党的思想和理论,例如有开展结合基层群众实践工作的“党员夜会”、有接地气的方言宣讲团、更有通俗易懂的山歌对唱。今天,让我们一起看看他们是如何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党史学习教育中,临清市探索建立农村“党员夜会”制度。结合农村生产生活实际,避开白天农耕和务工时间,每周选择一天在晚上七点召开“党员夜会”,发动在家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后备干部、青年代表、返乡人才等群体,采取线上线下两种形式同步参加,设置“红云课堂”、组织生活、“板凳夜话”等环节,为基层党员群众补好“钙”、加足“油”。 “党员夜会”始终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第一议题,不断深化基层党员群众对党的创新理论的理解,推动基层党员学习教育全员化、常态化、制度化。 围绕近期重点工作,精心选择夜会主题,各镇(街道)、村(社区)根据实际确定个性化主题。将重温入党誓词作为固定环节,会上共同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共唱红色歌曲,开展警示教育,实现理想信念教育、宗旨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反腐倡廉教育的有机统一。 通过“现场云”直播方式,开办“红云课堂”。邀请各领域专家和领导干部、村党组织书记现场直播授课、交流经验,解答群众关心的问题。通过家常“拉呱”的方式进行接地气的互动,引导党员群众快速进入学习状态,在思想碰撞中深刻学习领会党的创新理论。对于行动不便的老党员,采取“1+1”结对助学机制“送学上门”;对于流动党员,实行网上同步收看“红云课堂”,在线参加夜会;对于请假党员,实行延时补课……不同党员群体全面覆盖、精准覆盖,接受教育、共同提高,进一步坚定了扎根人民、服务人民的决心。 “以前组织党员集中学习,总是因为务工、农忙等问题召集不齐人,现在有了‘党员夜会’,时间相对灵活,内容贴近实际,让党员能积极参与村庄管理,党支部在理论学习、政策宣传、促进村庄发展等方面发挥了更大作用。”党员们纷纷为“党员夜会”点赞。 坚持学以致用、学用结合,组织举办“青年沙龙”“我为村庄做什么”等研讨活动,为农村发展献计出力。通过“党员夜会”,农村党员、干部将理论学习和乡村振兴密切结合,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谋划推进了一批村集体发展的长远大事,解决了一批群众关心的民生实事。 农村是党的声音传播的“最后一公里”,农村党员是党员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地探索打造的“党员夜会”“庄户学院”“小院课堂”等阵地,让党史学习教育沾泥土、接地气,覆盖广袤乡村,激励广大农村党员群众学党史、感党恩、跟党走,奋力投身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新的火热实践。 在重庆市渝北区的大街小巷,活跃着一支200余人的“理论麻辣烫”宣讲团队,他们以充满“烟火气”的故事、接地气的方言土语,把深邃的道理通俗化、科学的理论大众化,引导广大基层党员群众从党和国家大事、身边发展变化中,感悟党的创新理论的真理力量和实践力量。 “在讲党史故事之前,我先考一盘,你们说说看,中央红军长征途中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变被动为主动的决定性战役发生在哪里?” “我晓得,是四渡赤水!” “恭喜你,答对了。来,请大家给他鼓个‘巴巴掌’。”
▲“理论麻辣烫”宣讲团成员宣讲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2021年5月20日,“理论麻辣烫”宣讲团成员用“重庆言子”深入浅出地讲述四渡赤水的光辉战例,讲的人激情满怀,听的人热情互动,掌声不断响起。故事讲完,大家还情不自禁地哼唱起《长征组歌·四渡赤水出奇兵》:“横断山,路难行。天如火来水似银……”这种热烈场面,在渝北区党史学习教育中并不鲜见。 面向基层的理论宣讲,贵在用老百姓的语言说老百姓的事。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和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等,宣讲团运用重庆流行的“言子”、朗朗上口的顺口溜、便于记忆的打油诗等百姓语言,组织编写235条短句,创作“三句半”相声、金钱板等“理论+”文艺作品51个,让群众在语言的“麻香盛宴”中“大快朵颐”,听得懂、记得住、传得开。 在用好鲜活正面典型的同时,围绕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收集整理反面典型案例,通过“解剖麻雀”式的阐释,进行“辣味”十足的批判,让群众政策上“解渴”、思想上“解惑”。比如,在宣讲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时,充分运用生态环境部通报的典型案例,让干部群众深刻认识生态环保责任,自觉做到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穿着坚定的人民立场、深厚的人民情怀。“理论麻辣烫”宣讲团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论述作为重要内容,结合群众生产生活实际和普遍关心关注的“一老一小”等问题,用理论的“温度”焐热群众的内心。把热门话题、政策“干货”等组合成96份内容“拼盘”,以走街串户的宣讲“送货上门”,使群众不出家门便能了解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更加深刻地感悟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党史学习教育中,“理论麻辣烫”等一批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基层宣讲品牌聚焦本土群众“口味”,通过灵活运用方言土语、巧妙编创通俗文艺、生动讲述身边故事、贴心解读惠民政策等,精心“烹制”出一道道色香味俱全的理论“大餐”,把科学理论讲“出彩”、讲“入味”。基层宣讲既要讲好事关党和国家事业的“大道理”,也要讲好事关一家一户柴米油盐的“小幸福”,让群众听之津津有味、悟之回味无穷、用之切实有效,真正把党的创新理论的丰富“营养”传递到千家万户。 男:百年奋斗炼真金么以哟,十个坚持要力行 刺梨花遍地红莎啦啦啦哟喂 党的领导是核心么以哟,人民至上要遵循 刺梨花遍地红莎啦啦啦哟喂 女:理论创新灯盏明哟喂,独立自主定乾坤哟喂 男:中国道路新征程哟喂,胸怀天下大地明哟喂 女:开拓创新无止境,敢于斗争勇气增 阿里罗,阿啦啦里罗呀阿啦啦里罗,阿里罗 男:统一战线是法宝,自我革命永制胜 阿里罗,阿啦啦里罗呀阿啦啦里罗,阿里罗 合:传播时代新思想勒,建党百年路辉煌勒 在贵州省龙里县,一场以“山歌伴飞新思想·萤火虫好声音”为主题的山歌比赛正在激烈角逐,村民们身着民族服饰,用朴实的歌词、嘹亮的歌声表达着对党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赞美。 龙里县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阵地作用,广泛组建“在职党员干部+村组干部+山歌爱好者”的山歌编写传唱志愿服务队伍,开展“山歌伴飞新思想”活动。结合布依族、苗族山歌唱腔唱调,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及党的方针政策编写成通俗易懂的山歌,赋予山歌新的时代内涵,列入中小学校文艺文化课程,列入各镇(街道)、村(社区)组织的各类文艺活动的必选节目,利用“三月三”“四月八”“六月六”等传统节日广泛开展传唱,并在广播、电视等媒体播放。 同时,结合民族绘画、刺绣等传统技艺,组织开展“永远跟党走”“画说新生活”等主题活动,组建文艺文化队伍200余支、共4000余人,围绕党的建设、乡村振兴等主题,绘制苗族绘画 6000 余幅,墙绘3.7万平方米,形成独具特色的“苗族绘画露天博物馆”,成为民族村寨一道独特亮丽的风景。 在长达100米的画卷上,一条条拙朴有力、色彩亮丽的线条,勾勒着一个个生动鲜活的人物形象、一处处安居乐业的生活场景……16位“平坡女画师”历时2个月创作的《苗乡百年》画卷,分为“薪火相传红色龙里”“全面小康沧桑巨变”等10个篇章,生动展现了苗族群众在党的领导下努力奋斗,生产生活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传递了苗族群众永远听党话、跟党走的坚定信念信心。 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必须加强传播手段和话语方式创新。尊重群众首创精神,让群众当主角、站“C位”,结合自身实际学理论、讲理论、用理论,能够增强理论学习宣传的针对性、实效性,推动新思想走进基层、深入人心、落地生根。 点击图片即可购买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