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艺理论 >

文学研究的理论问题(2)

http://www.newdu.com 2021-04-07 未知 王晓路 参加讨论

    注释:
    ①David B.Guralnik,et al.,Webster’s New World Dictionary of the American Language,New York:William Collins Publishers,INC.1979,p.1475.
    ②Philip Goldstein,The Politics of Literary Theory:An Introduction to Marxist Criticism,Tallahassee:The Florida State University Press,1990,p.34.另参见[美]弗雷德里克·詹姆逊:《语言的牢笼:马克思主义与形式》,李自修译,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5年。
    ③李湛忞:《全球化时代的文化分析》,杨彩霞译,南京:译文出版社,2008年,第24页。
    ④对于“新批评”文化功能最为全面的论述,参见Mark Jancovich,The Cultural Politics of the New Critici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3.
    ⑤[美]弗兰克·伦特里奇亚:《新批评之后》,王丽明等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7年,第3页。
    ⑥[美]弗雷德里克·詹姆逊:《文化转向》,胡亚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⑦刘岩、王晓路:《从两个批评模式看文化研究的理论视域》,《文艺研究》2010年第3期;王晓路:《文化批评:为何与何为》,《文艺理论研究》2011年第3期。
    ⑧Alan Bullock and Oliver Stallybrass,eds.,The Harper Dictionary of Modern Thought,New York:Harper & Row Publishers,1977,p.500.
    ⑨Fred Rush,ed.,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Critical Theory,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4,pp.69-72.同时参见[美]罗兰·斯特龙伯格:《西方现代思想史》,刘北成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第16章“反叛与反动:1968-1980年”、第17章“解构的80年代”。
    ⑩周振甫:《文心雕龙今译》,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第272页。
    (11)[英]彼得·威德森:《现代西方文学观念史》,钱竞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有关这两个问题的提出与论证,参见利奇等主编:《诺顿文学理论与批评选集》(Vincent B.Leitch,et al.eds.,The Norton Anthology of Theory and Criticism,New York and London:W.W.Norton & Company,2001),前言与序论。
    (12)Paul H.Fry,Theory of Literature,New Haven and London:Yale University Press,2012,p.2.
    (13)[英]安德鲁·本尼特:《文学的无知:理论之后的文学理论》,李永新、汪正龙译,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14年,第1页。
    (14)(15)(33)[美]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刘象愚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年,第65、94、6页。
    (16)[德]汉斯-格奥尔格·加达默尔:《真理与方法——哲学诠释学的基本特征》,洪汉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第395页。
    (17)Vincent B.Leitch,et al.eds.,The Norton Anthology of Theory and Criticism,New York and London:W.W.Norton & Company,2001,p.xxxiii.
    (18)这一导向以上世纪美国非洲裔文学理论的生产为重要起点,其理论的文化政治性指向迫使固有的文学理论呈现出复数形式,然而其问题也是明显的。参见王晓路:《种族身份与种族话语之悖论——对美国非洲裔文学理论建构与解读范式的质疑》,《文化研究》2014年第16辑。对于这一理论的代表性表述,可参见Winston Napier,ed.,African American Literary Theory:A Reader,New York & London: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2000.
    (19)有关文明序列与多重参照系的观点,参见张颂仁等主编“从西天到中土:印度当代新思潮读本”中的《全球化与纠结:霍米·巴巴读本》,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年;以及[印度]佳亚特里·斯皮瓦克:《后殖民理性批判:正在消失的当下的历史》,严蓓雯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4年。
    (20)[美]伊曼纽尔·沃勒斯坦:《知识的不确定性》,王昺译,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0页。
    (21)近年相当一部分国际学术期刊开始刊载多语种论文,例如Portal,Journal of Multidisciplinary International Studies等期刊;一些刊物的撰稿者是来自各大洲的学者,如Journal of World Literature等。国内一些高校也与国际出版机构合作出版外文学术期刊。
    (22)刘禾:《跨语际实践——文学、民族文化与被译介的现代性》,宋伟杰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第10页。
    (23)这个发展时期被冠以“前现代”(pre-modern)、“早期现代”(early modern)、“现代”(modern)以及“后现代”(postmodern),这一分类方式只是粗略的划分,便于陈述,也同时是一种“笼统”的分析工具。参见[加]大卫·莱昂:《后现代性》,郭为桂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3页。
    (24)Richard E.Lee,Life and Times of Cultural Studies:The Politics and Transformation of the Structures of Knowledge,Durham and London:Duke University Press &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2003.Part Three:From Resistance to Transition.
    (25)[美]迈克尔·格罗登等主编:《霍普金斯文学理论和批评指南》,王逢振等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年,第1190-1191页。
    (26)[美]弗雷德里克·R.卡尔:《现代与现代主义:艺术家的主权1885-1925》,陈永国、付景川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页。
    (27)有关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之间的密切联系,参见Steven Best and Douglas Kellner,The Postmodern Turn,New York and London:The Guilford Press,1997; Patricia Waugh,Practising Postmodernism,Reading Modernism,London:Edward Arnold,1992.
    (28)Hans Bertens,Literary Theory:The Basics,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2001.这本文学理论的论著以简明的方式分章将文学理论这几个层面以及阅读目的加以了分述。
    (29)[英]彼得·威德森:《现代西方文学观念史》,钱竞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页。
    (30)[英]特里·伊格尔顿:《文学事件》,阴志科译,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17年,第I-II页。
    (31)(49)[美]保罗·H.弗莱:《文学理论》,吕黎译,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7年,第3、377-378页。
    (32)(42)[法]安托尼·孔帕尼翁:《理论的幽灵——文学与常识》,吴泓渺、汪捷宇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7、7页。
    (34)章培恒、骆玉明主编:《中国文学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59页。
    (35)周扬等:《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年,第11页。
    (36)[英]特里·伊格尔顿:《理论之后》,欣晨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
    (37)有关人文学术的逻辑参见[德]恩斯特·卡西尔:《人文科学的逻辑》,关子尹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有关思想性陈述与方法论之间的关系,参见[法]米歇尔·福柯:《知识考古学》,谢强、马月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劳思光:《思想方法五讲》,刘国英编,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0年。
    (38)(39)(43)[英]特里·伊格尔顿:《理论之后》,欣晨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第3-4、3-4、213-214页。
    (40)Peter Barry,Beginning Theory:An Introduction to Literary and Cultural Theory,3rd edition,Manchester: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2009,pp.287-288.
    (41)John M.Ellis,Against Deconstruction,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89; Howard Felperin,Beyond Deconstruction:The Uses and Abuses of Literary Theory,Oxford:Clarendon Press,1985,1986,1987,1988,1990; Nicholas Royle,After Derrida,Manchester: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1995.
    (44)Kate McGowan,Key Issues in Critical and Cultural Theory,Maidenhead:Open University Press,2007.
    (45)[美]大卫·达姆罗什等主编:《新方向: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读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美]文森特·里奇:《当代文学批评:里奇文论精选》,王顺珠主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
    (46)(47)(48)Martin Middeke and Christoph Reinfandt,eds.,Theory Matters:The Place of Theory in Literary and Cultural Studies Today,New York:Palgrave Macmillan,2016,pp.2,2,12.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