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范剑鸣《风吹蒿莱——驻村笔记》:红土地上的深情守望与吟唱

http://www.newdu.com 2021-01-11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明龙飞 参加讨论

    关键词:驻村笔记 范剑鸣
    在没有阅读赣南诗人范剑鸣的《风吹蒿莱——驻村笔记》(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20年6月)之前,对这类作品不太抱有期待,因为专业之故,近几年阅读过一些类似的文字(这类文字,我们姑且称之为“扶贫文学”),大多看后基本上没有印象,甚至连题目都记不住。但在阅读《风吹蒿莱—驻村笔记》的过程中,我改变了这种印象。
    这种印象首先在语言上,阅读文学作品我始终是把语言放在第一位的。作为诗人的范剑鸣把他的敏锐、沉静与诗意呈现在其笔端,淡然、宁静、不急不躁。不管是诗意的景物描写、日常的生活体验还是时代主旋律的抒怀,都不会给人空乏、枯涩之感。在对乡村世界的书写中,不是那种宏观粗疏的概述,而是贴近事物,或在故事中聆听,或在细节中打开,或在想象中呈现。尽管作品有鲜明的主题,但在阅读过程中,却时常会忽视这种主题的存在,而让人沉浸在其审美世界之中,这类文字在作品中可以说是处处皆是,比如在第一章《终究被乡土招安》中,写乡村的美景,写淡如米酒的恋爱故事,写乡间书屋,写大自然的天籁之声与历经生活沧桑的生命歌唱,等等。在这些篇章里,我们可以看到一个鲜明的乡村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扶贫”成为一种辽远的背景,乡村人生的体验与共鸣,“贫民”世界的理解与同情,乡村文明的追寻与期待成了这些故事的核心内容。作家通过其较为成熟的语言艺术,进行耐心陈述、细致打量与文学想象,从而为我们构建了一幅幅人物丰满、意味深长的乡村图画。
    这种印象其次在书写角度上。作者在后记中说:“我没有正面去记述治贫、扶贫、脱贫,这个宏观的视角在新闻报道中不断使用,我只是截取了一个切片,见证乡村的一段动静,一种风吹蒿莱的社会风貌。”驻村干部大都是从城市到农村开展扶贫工作的,“外来者”视角就成为当下扶贫文学的主要叙事模式。“外来者”如何才能真正进入乡村内部,关联到文学呈现出怎样的乡村经验,如果仅停留在“纯粹”的外来者视角或者扶贫政策层面的“故事”书写,就不可避免地会落入模式化的叙述之中。作者具有丰富的乡村生活经验,他扶贫的那个下坝乡村庄处于梅江边上,作者的家乡也在梅江边上,他从乡村走向城市,又从城市进入乡村,这使作者的身份不再“纯粹”,他的身份也就决定了他的叙事视角,他不是以外来者的眼光打量这个陌生的乡土世界,而是以原乡者的情感去融入、体验他曾经生活过土地上的人与事。一个个乡村“贫民”进入他的眼里和心中,以“扶贫”为引子,切入他们的悲喜人生与精神世界,带着同情、理解与悲悯。在书写这些扶贫故事的同时,展示自己与这方土地的血肉联系,表达自己对乡村大地的深厚情感,以及阐述对“笔下的乡村不是田园牧歌,也不是文明挽歌。它吸附了乡土中国的传统与现代,有着自身的脉动和生机。”在新时代未来与命运的思考。这些内容在第一章《终究被乡土招安》、第二章《每一条道路都通向灯火》及第三章《尝试着赞美这残缺的世界》中的篇章中得到了深切的表现,尤其是像《隐疾》《生年》等这样的内容,叙述得平静、悲伤、动人,让我们看到这片土地的厚重与爱之血脉的源流。这三章是和众多“扶贫文学”区别开来的文学存在。
    这种印象还在文章的结构上。全文借用《马桥词典》的结构方式,以一个个词条组成全文,每个词条后面引出一个主要人物,讲述他们的并不“贫”的人生故事,这些词条犹如乡土大地上的各种植物,他们以各自的姿态和色彩生长着,成长着自己,也装点着世界。他们的命运,他们的苦难,他们的挣扎,他们的荒唐都是这片土地的真实世界。在作者从容的叙述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无奈、悲伤,以及不经意间的幽默。而这些看似散乱的词条则被作者精心组织起来,第一章的《终究被乡土招安》可以看成是作者为这片熟悉的世界所吸引,于是才能很好地进入这个乡村世界,才有对这个世界人事情的观察与书写。而第五章《到处是活跃跃的创造》则是对这片土地未来的期待与展望。细细看来,全书五个章节之间存在紧密的逻辑关联,而作为附录的诗歌则与前文形成一种“互文”,是诗与文的互动,也是作者内心生活与外在“扶贫生活”的互动。而文章以“高岭”——现实自然地理介绍开头,最后以“彩练”——历史精神的书写结束,这种回望的结构,不知是作者有意为之,还是一种巧合。但不管怎样,我们可以看到作家在结构上的用心。
    扶贫,是近些年的“国家主题”,相关的文学书写也就风起云涌。扶贫题材的文学作品(小说、诗歌、散文、戏剧)成为我们时代生活的一份鲜活记录,也是未来的人们观察我们今天时代的一份档案。但因为是“国家主题”,所以就很容易出现故事雷同、人物脸谱化、精神向度一致的模式化倾向。如何处理好“国家叙事”与“个人表达”之间的关系,如何理解时代的精神内涵与乡村的审美经验,如何摆脱那种浅显的乐观,如何进入到土地的肌理深处,理解土地与人的情感和命运,如何从乡村文明重建、乡村精神提振的高度,深入人的灵魂的深度,呈现其复杂的面相,书写这一具有历史性意义的乡村变化,为新时代的“乡土文学”提供新的可能,这是“扶贫文学”应该关注的问题。范剑鸣先生的《风吹蒿莱——驻村笔记》在进行着这样的努力,那就是他在这片红土地上深情地守望与吟唱。当然,这种努力还可以继续深入,比如在文章语言枝蔓的删减与力度的营造上,在内敛与沉静特质的铸造上;在书写目的的明确与集中上,在写作内容的舍取上,等等。期待着。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