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读书指南 > 读书文摘 >

初心 | 毛泽东坚持一生的读书方法

http://www.newdu.com 2020-07-09 人民出版社 佚名 参加讨论


    初心 | 毛泽东坚持一生的读书方法
    “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一日不读。”这是毛泽东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从这里就可以看出,一代伟人毛泽东到底有多酷爱读书了。无论是求索真知的青年时代,还是金戈铁马的革命岁月,抑或是日理万机的治国时期,他都嗜书如命,读书数量之多、涉猎领域之广,也让人赞叹不已。“活到老,学到老”,直到弥留之际,毛泽东还依然手不释卷。读书带给他无穷的智慧与力量,使他具备了渊博的知识和高超的政治智慧。
    今天,让我们一道走进毛泽东的读书生活,了解他的读书人生,领悟他的读书精神,把握他的读书特点,学习他“不动笔墨不读书”的方法,以求有所启发,读书奋进。
    
    不论是革命年代的行军打仗,还是建设时期的安邦治国,毛泽东都十分重视策略和方法,读书同样如此。毛泽东常说“重要的问题在善于学习”,而他对读书方法亦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如他认为“各种各样的书都要读一点”,“台积而高,学积而博”,读书时要勤动笔,要有“不动笔墨不读书”的精神,等等。同时,他强调“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凡事应该用脑筋好好想一想”。毛泽东的这些读书方法,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不动笔墨不读书”,是毛泽东坚持一生的读书方法,而这个读书习惯的养成很大程度上源于老师徐特立的教诲。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读书时,徐特立曾告诫学生:“绩学之士,读书必有札记,以记所得著所疑。记所得则要领明矣,著所疑则启他日读书参证之途矣。”老师的治学经验,毛泽东始终牢记在心。
    1917年,杨昌济向毛泽东推荐德国哲学家泡尔生的《伦理学原理》,毛泽东以极大的兴趣研读了这本书,书中每字每句他几乎都用毛笔加上了圆圈、单杠、双杠、三角等符号。全书原文不过10万字,而毛泽东写下的批注和提要就有1.2万字之多。如他记道:“凡有压抑之人,违背个性者,罪莫大焉。故吾国之三纲在所必去。”“人类之有进步、有革命、有改过之精神,则全为依靠新知之指导而活动者也。”“吾人须以实践至善为义务。”这些批语绝大多数是毛泽东抒发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历史观,以及对原著的各种引申和见解,显示出了青年毛泽东抱有的追求真理、思索国家和社会前途的远大抱负。毛泽东的一位好友回忆这个时期的毛泽东说:“通过和毛润之的接触、交谈,我知道他写了很多的笔记,有的是课堂上写的,有的是自学看书写的,有的是他和友人来往的记录,还有的是来信和他作的诗,内容很丰富,有若干本,字写得很挤,改动很多。另外,他看书爱加批注,打记号,每本书看下来他都打记号。”“我们谈话时也将彼此的笔记诗文交换着看,他看到好的就在他的笔记本上记下来。”
    毛泽东的“动笔墨”,是一种读、思、写的有机结合,是一个内化于心的过程。通过“动笔墨”,他把前人的学说加以综合、概括和比较,继而提出自己的观点,以指导中国具体实际。比如,1936年11月至1937年4月,毛泽东在读《辩证法唯物论教程》(中译本第三版)时,深入思考,写了大量笔记。在“矛盾之主导方面的意义”章节,他批注:矛盾之中,“究竟哪一方是主导的呢?这要看过程发展之情况,在一定条件下来规定。资本主义社会在长时期中,资产阶级是主导方面,但到革命前夜时期及革命以后,无产阶级就转化为主导方面了”。“在中日对抗的局面中,中国的因素正在由次要地位向主要地位转变中,因为民族统一战线如果广大的与坚固的建立起来,加上国际的因素(苏联、日本民众、其他和平国家),就有造成优于日本方面之势。”1941年,毛泽东又读了《辩证法唯物论教程》中译本的第四版,他在批注里指出:“在认识过程,个别决定普遍;在实践过程,普遍决定个别。”“在认识过程,战术决定战略;在实践过程,战略决定战术。”
    1937年9月,毛泽东读了艾思奇的《哲学与生活》,艾思奇时任抗日军政大学主任教员,该书是他以答读者问的形式写的一本宣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著作。毛泽东摘录了该书4500多字进行研究和探讨,他还特地给艾思奇写信说:“你的《哲学与生活》是你的著作中更深刻的书,我读了得益很多,抄录了一些,送请一看是否有抄错的。其中有一个问题略有疑点(不是基本的不同),请你再考虑一下,详情当面告诉。今日何时有暇,我来看你。”艾思奇当时刚到延安,是一名年仅27岁的理论工作者,毛泽东不仅认真读他的书,抄录书中的内容送给他,并且主动提出要上门请教,由此可见毛泽东尊重知识分子的谦逊学风。
     
    毛泽东不仅自己坚持读书“动笔墨”,还向全党阐述这种学习方法的重要性。1942年4月20日,毛泽东在中央学习组会议上说:“中宣部那个决定上说要写笔记,党员有服从党的决定的义务,决定规定要写笔记,就得写笔记。你说我不写笔记,那可不行,身为党员,铁的纪律就非执行不可。”“我们大家都要写,我也要写一点,不写一点笔记就研究不清楚。”他还告诫道:“刚刚读了几年书的青年,就神气成那样,说什么三天可以读完,不看也可以考,不需要学习两个月三个月。又有人说什么自己走过了二万五千里三万五千里,还学什么,我说走得再多也不行。水手是世界上游历最广的人,天天都在走,周游全球,但单是走不写笔记,经验就总结不起来。”
    推荐阅读
    
    点击图片即可购买
    
    

    来源:人民出版社读书会微信公众号
    责编:周凤玲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