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看重刘荣书。看重他的艺术才能,更看重他在叙事中有意植入的“坚硬”,这份坚硬可能来自问题的锐利也可能来自于生活的沉实与严酷,而更多的则是来自于他的骨性。在众多作家的写作“止于趣味”的今日,无疑,刘荣书的存在标明着另一值得珍视的向度。而且,刘荣书的小说在趣味感上并不处在劣势。 《纪念碑》,小说的开头编织得绵密,他有意“叠加”,突然闯入的“不速之客”让刘观容的情绪一直坏下去,他先后用出了“冷淡”、“惊觉”、“恶心”、“冷漠”、“疲惫和厌烦”、“丑陋”、“拙劣”、“厌恶”等一系列深深浅浅的词,而作为“观察者”,刘荣书让我们和刘观容一起看见那个闯入者的种种,种种不得体,也让我们和刘观容一起看见她“脱了袜子的两只光脚肉乎乎的,脚踝处有着浮肿的勒痕”。“顺裤脚往上看,穿在她身上的衬裤竟是男人样式,裆处的‘前开门’敞着,露出里面灰色的秋裤”……刘荣书拿出了耐心,他观察的细致、精微让人感叹。他让我这样的阅读者身临其境,体验着刘观容的体验,也一同感受起他用出的那些词…… 天上掉下个观音妹妹。这个妹妹绝不是大观园里的林妹妹,她是一个完全的不速之客,让人不适甚至让人厌烦,她的出现不容我们将她和林妹妹之间有任何联想——就在我以为这个故事将成为室内剧,将在姐妹的“内斗”和对个人空间的保卫中展开的时候刘荣书却突然一转,他将门打开,让我们进入到更为阔大的空间和时间里去。他不肯把他的小说止于惯常的阅读想象,他有更多的要说。 纪念碑。承载着历史、记忆和更为繁复意味的纪念碑,在随后的话题中成为核心,它引发了我们对刘观容、刘观音姐妹身世的关注,引发了我们对于历史和历史讲述的关注。她们来自烈士家庭,她们同父而异母,她们在数十年的时间里只有两次相见,这是第二次——这里面当然有着丰富的波澜,得承认,刘荣书是一个善于设置波澜的作家,尽管有些波澜他故意轻描淡写,仿佛可以忽略,然而又无法忽略,因为它们会和叙事的主神经源密切地联系着,因为它们对其他的波澜构成了推动。 刘观音是个复杂人物,她身上的复杂性简直让我惊讶,包括她所使用的“逻辑”——说实话,在以往的写作中,像刘观音这样的人物真是不多见,她也值得作家在她身上多用笔墨,值得将她真实地塑造出来——她是人类已经显得过多的人口中又多出的“另一个”,需要认识和审视的另一个,当然在她身上也带有某种有倾向的共性。作为烈士的女儿,她言称自己走得正行得端,把“没给咱爹丢脸”当做标准,同时她又说,“别小看了那张‘烈士证’,以前村里镇上有什么好处,哪次不把咱想在前头”;她认为作为烈士的女儿不能上访不能告政府,在她看来“告政府等于告咱爹,等于用自己的巴掌打自己的脸”,然而又反复寻找门路,希望通过种种关系和依仗完成“纪念碑”的修建。在个人的行为上,她也并非无懈可击,与其小叔子的关系,在她和小叔子的对话中刘荣书其实有所渗透。而当父亲“烈士”身份遭受调侃与质疑时,她的表现又是——纪念碑的修建并非没有得到政府的支持,而真正的问题出在刘观音自己的身上,用刘观容的话,“镇政府最初补贴给你的那笔钱,竖碑完全够用,你却不该铺排浪费……还贪小便宜!”……在阅读中,我时常会“跳出”和刘观音争辩:你怎么能这么想呢,你怎么能这样做呢,烈士证,又怎么能作这样的用途?你的这种心态是不对的,你的这个做法,真是不可理喻!你怎么可以……她让我愤怒。我是一路“争吵”着阅读下来的,直到最后。我都生出了对刘荣书的迁怒,他怎么会,怎么可以——且慢!我突然有了某种的惊觉:我反复说,小说中人物的思想不等于作者的思想,写下阿Q不等于鲁迅认可阿Q,写下拉斯柯尔尼科夫也不意味陀思妥耶夫斯基就是拉斯柯尔尼科夫,写下希特勒也不等于作家认可希特勒,在小说中,人物只能想他(她)所可想的应想的,包括局限和错谬的部分,可我,又为什么会产生那样不可思议的错觉?这是否意味了刘荣书的某种成功,对人物复杂性、多面性的塑造的成功,他竟让我这样一个也算资深的读者竟一边阅读一边和主人公争吵,直到小说的最后一页?到最后一页,我又生出了许多对刘观音的理解来,这也是我意想不到的。 刘荣书在他的小说里建构了歧意。他让刘观音成为争议人物,从而,也让她们的父亲惹上了争议。或者反过来说,在她们父亲身上的某种争议性一直延绵了下来,而在这个女儿的身上发展得更为庞大茁壮。她有时同时处在镍币的AB面,自己就是矛盾的交织物,有着自我的吞噬和消解。米兰·昆德拉曾说过,小说的精神是种复杂性精神,它要告知人们的永远都是“事情并不像你想象的那么简单”——我想我在内心的争吵恰恰暴露了我可能有一个确立着的“烈士女儿”行为准则,也可能有一个确立着的“公正程序”,它触动和挑战的恰是我已有的固执,先于理解之前、认识刘观音之前就有的判断。很可能,刘荣书在写作之前就预设了这种“争吵”,他知道会遇到我这样的阅读者,他知道我的心里早有了事先的判断,可他偏偏不顺从,偏偏有意对抗,他用这样的方式告知我,至少是提示我:事情并不像我想象得那么简单,“现实”不是我以为的样子,这里不是只有我熟悉的人物和惯常的理念,无论这一惯常理念多么正确得无可挑剔。 纪念碑。它是一个有分量的重负。刘观音是背靠它而一路活下来的,“这是咱爸的花园。是别人为咱爸修筑的一座花园”。这句话让我也生出感叹和怜悯,不过我也还是忍不住想要争辩——这座花园一定是要靠实体的、铺张的样子确立吗?难道,你就不考虑自己应有的生活和他人应有的生活,非要强化一个过去的时间、过去的荣光让它吸尽你的全部?被珍视和被记住难道没有更佳的渠道?……我知道,刘荣书在窃笑,这,正是他所要的效果,他要的就是引发思考,而不仅仅是一个顺畅而风生水起的故事。这点,他做到了。 有艺术性做底子,发现之前未发现的、未被重视的,并引发思考,调动阅读者“清醒的头脑和健全的知觉”参与其中,这是我评判好小说的重要标准,我觉得,刘荣书的《纪念碑》应是符合它的——哈,我又动用了预先放置在心里的标准,足见我的某种固执。 就这篇《纪念碑》而言,我也感觉略有缺憾之处,它似乎可以在技术上做得更好一些。一是两姐妹的故事和她们父亲的故事是两层皮,它们之间的结合融合感不够,有些不够统一,对于一个技艺熟练的作家来说融合并不具备太大的难度,只要在语调上协调,多些交叉,让两个故事之间的毛细连线多些就可以了,刘荣书是能做到并能做好的。二是前面的那种绵密叙述在后面却变得“稀释”了,后面出现的人物再没有用到打量,还不用说像刘观容对刘观音那么细致——这样就导致叙事节奏的失衡,略有头重脚轻之感。三是,在小说开头出现的马师傅本是一个很有趣味的人物,他的出现也有重彩感,然而在之后他竟然完全消失不见,这种随手拉来、用过即弃的做法有点儿不够缜密,如果是我,我将让他至少在后面的故事里出现三次,甚至会造成推动或转折——我觉得无论是一个人物的设置,还是一个道具的运用,在小说中都应尽可能地榨干它的价值并榨干它的剩余价值才是。而且,相对于马师傅,后面出现的任何人物都过于“卡通化”了,像县委办的年轻人,刘观音的小叔子,我认为之间协调些可能更好。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