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先生是杰出的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作为文学研究会早期的重要会员之一,他的创作活动开始于五四新文化运动。谈朱自清散文的艺术成就只有“漂亮”和“缜密”二词可形容。“山水之间,不如吃茶去。”朱自清先生就是自带这种优雅光环挥毫写下篇篇行云流水般的文字,而《朱自清讲文学》则是收录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朱自清有关文学的随笔、讲座等数十篇;较全面整理朱自清有关文学的论述,涵盖古今,涉及多种体裁,展现朱自清在文学创作之外的学者风貌,其独到的文学解读也将对广大读者了解与欣赏中国文学有所助益。 对于“什么是文学”这个哲学性问题,大家都愿意知道,愿意回答,但作者说“也许根本不会有定论,因为文学的定论得根据文学作品,而文学作品是随时代演变,随时代堆积的。因演变而质有不同,因堆积而量有不同”。文中提到胡适之先生也曾对这个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达意达得好,表情表得妙,便是文学”,“界说”一说,仔细切实,是文学实践和精神总合一席华衣,中华古今之文学流意于字义,感念于内心,再结合古代文体发展和英国德莱登思想对比,我们大概能够理解胡适之先生的文学意念,点头说如此如此。 读Puffer的《美之心理学》,朱自清先生感悟到美,感悟到文学美,“文学是文字的艺术,即活的人生”,就比如说白莲绿水给我们的白和绿的即视感。字字珠玑,透彻人心。我们看到的最后结局是字活了,文章活了,文学有了它自己的意义。“文学之所以佳胜,正在它们包含的思想。”不正是这些个道理?朱自清先生用一样严谨的态度从文学的严肃谈到文学生路,作者认为严肃这个观念在我们现代文学发展时是很重要的,尤其以严肃的新文学与鸳鸯蝴蝶派、礼拜六派小说对立为社会文学缩影,在此开始进行的新文化运动,将其文学严肃拉到了时代前沿,浮浮沉沉,世事沧桑,文学运动又走到了严肃这一边来。杨振声先生发表过的一篇文章《我们打开一条生路》中有个大胆、良心的宣言:“过去种种譬如昨日死……我们在这里就要一点自我讽刺与超己的幽默性,去撞自己的丧钟,埋葬起过去的陈腐,从新抖擞起精神作这个时代的人。”苦闷需要出路,矛盾才得以发展,文人们在跌跌撞撞的时代寻求出路,寻求文学突破口。既然要前进,那文学标准与尺度就是不得不谈的话题了。配合社会发展,不断争取雅俗共赏。文章中朱自清先生对民众文学、诗歌、散文等等一概谈论,谈天说地,论文艺,论逼真,论百读不厌,无一不展现朱自清先生过厚的文学功底。 我印象最深的还是朱自清的“论书生的酸气”,一介书生,正因为清高,常常被人们嘲讽,冠以“书呆子”“迂腐”等扎眼词语,亘古恒今书生认知被固化了,书生过分执着于书本知识,墨守成规,于此落下了话柄。“寒酸”一词也是形容书生的,本无尖酸刻薄之意,仅只表达文人失意失落之感,后来也被曲解字词意义。作为新时代读书人,对于从前对读书人的曲解含义也是十分愤愤不平。朱自清先生说书生气味酸在语调音调声调,吱吱有声,文绉绉。其实这才是古文该有的韵味。 我反复阅读的《朱自清讲文学》全书由38个篇目组成,上至文学总概念,下到朱自清先生展现各个文学作品的独到见解,用比喻、拟人,细腻深切地描绘,文字优美、意境幽清深远或是用强劲有力的词语解读文学,让人获益匪浅。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