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坛轶事 >

兰考古琴奏响富民曲

http://www.newdu.com 2020-07-08 文艺报 郑彦英 参加讨论

    ■开栏的话
    2020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也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向历史、向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承载着中华民族孜孜以求的美好梦想。小康承载初心,小康属于人民;小康源自奋斗,小康点亮生活。本报从今日起推出“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专栏,通过一个个小康故事、一幅幅生活场景,全面展现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各族人民群众共建美好家园、共享幸福生活的生动实践,生动记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壮举。
    2020年,我多次到河南省兰考县采访,看到、听到、感受到的,全是兰考干部群众齐心协力补齐短板奔小康的情况。4月,我又一次来到了兰考。车一进入兰考,就进入了一个花的世界,睁开眼到处是花朵,闭上眼到处是花香。花以泡桐为主,泡桐是先开花后长叶子的,所以满树都是花,紫色的、粉色的,花张扬着,蕊伸长着,向整个世界展示着美好的信息。我去看了焦桐,满树的花繁盛鲜艳;又去看了习桐,满树的花开得热烈而又奔放。就是在花的背景下,在花香的氛围里,我分别和兰考县领导在不同场合进行了交流,与统计局等部门的同志比较核对了数字,与老百姓一起在大棚和田野说上学、说就医、说饮水、说住房、说出行、说卫生等。我从老百姓的话语中听到了满意,我从老百姓的笑脸中读到了喜悦。
    我在花香中找到了兰考县委书记蔡松涛。我对他说了我所了解到的小康标准。他说,“你到群众中去看看,到没到小康,群众的感觉最准。”
    这话有道理。于是,我开着车,在兰考的花海里穿行了一周,拍下了许多笑脸,录下了许多笑声。最后,我到了徐场村,访问了这个以制琴而名扬天下的平原小村庄。从桥下的涵洞里穿过去,到了徐场村口,便可以看到一面墙,墙上写着一行大字:“中国民族乐器村。”这一行字名副其实,因为琴,因为名气,来徐场村参观的人络绎不绝。于是,乡里专门为这个村庄配备了一名讲解员。
    讲解员叫李梦晨,一个高个子女同志,利落而又新潮,披着长发,带我们一家一家地走,让我们看了一家家的琴房、木料房、制作间、刷漆间,让我们看了各种各样的琴、瑟、筝,还有琵琶等弹拨乐器。说到高兴处,特别是说到不同琴的音效时,她就会亲自弹几下,让你领略,让你恍然大悟。
    在这期间,她向我们叙述了徐场村发展琴业的经过。20世纪60年代,为了防治风沙,焦裕禄带领兰考人大量种植泡桐。泡桐确实为防治风沙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慢慢地,人们发现,广植于兰考的泡桐,是极佳的乐器材料,能为兰考带来丰厚的收益。泡桐木质轻,不走形,生长迅速,树干直,原先兰考百姓用它做风箱。用泡桐做出来的风箱密封性好,风大,而且木质轻,易搬运,所以很受全国老百姓喜欢。除了风箱外,泡桐木做的箱子、柜子和办公用品,都因为轻和不走形受到人们喜爱。
    20世纪80年代,一位上海乐器师傅发现,泡桐板材十分适宜做乐器。这位乐器师傅在徐场村找到了从事桐木板材加工的代士永,希望他能够为乐器厂提供泡桐木。代士永当然一口答应,因为板材价格很好,几乎赶上做风箱的价格了。很快,有心的代士永发现,给上海乐器厂供泡桐木,一方木头只给几百块钱,而乐器厂用小小一片泡桐木做音板,做出的古琴就卖3000多元,而一方木头,就能做几百个古琴音板。他就动了脑筋,想请上海师傅到盛产泡桐的兰考做古琴。师傅说:“做古琴还要紫檀木呢!这种木头统购统销,价格也贵,你们买不到也买不起。”
    师傅没想到的是,代士永倾全家甚至全村之力,买到了。他重金请到了上海的师傅。代士永叫两个儿子和村里的几个小伙子跟着上海师傅学制琴手艺。这些年轻人自然是日以继夜地学。两年后,大家都掌握了做古琴技术,加上师傅是上海名师,古琴销路大好。
    现在兰考的古琴,是中国名牌,每年销售20多万台。还有音板,兰考特有的沙地长出的泡桐做出的音板,有极强的共鸣效果,所以中国音板市场大部分的音板由兰考供应。如今,代士永已经驾鹤西去,而他的儿子已经成了制琴大师。
    在讲解员的带领下,我们去了代士永大儿子代胜民的古琴店。我们驻足于一个由整块桐木掏出来的巨大的七弦琴前。代胜民随手在琴上弹拨一下,琴声立即从掏空的内腔里冲撞回旋而出,始如空谷鸟鸣,接着就是百鸟朝凤。我当下被琴声迷住,屏气凝神,静静地目视前方,如同看着缤纷多彩的音乐丝絮。
    讲解员对我说,为了扩大古琴产业的销路,兰考与阿里巴巴的“农村淘宝”开展合作。通过网络,兰考的古琴不仅卖到全国各地,还漂洋过海,卖到了新加坡、美国和韩国等地。兰考越来越多的当地人开起了网店来销售古琴。85万人口的兰考,目前全县注册的古琴生产企业有187家。此外,还有超过200家网店,通过线上平台销售古琴、古筝。
    目前,徐场村60%的村民都开有制作民族乐器的家庭作坊,剩下的40%村民也几乎都在村里给这些作坊打工。乐器生产企业已发展到52家,民族乐器生产的从业人员达1000多人,吸纳贫困家庭劳动力160余人。民族乐器产品主要有古筝、古琴、琵琶,并形成了一条比较完整的产业链,年产各类乐器5万多台(把),年产值达9500万元。
    从代胜民的乐器店出来,讲解员带我们走进了一个整洁而又规划得很有韵味的院落,墙上有花絮垂下来,树上的叶子把阳光摇晃得闪闪烁烁。随着讲解员的呼唤,一个个子不高的中年人从堂屋迎了出来,后面跟着个年轻人。中年人叫徐雨顺,后面跟着的年轻人是他的大儿子徐冰。我们跟着他们到了堂屋,便见屋子一侧,放着一张巨大的茶台,徐冰立即给我们沏茶。我问徐雨顺:“这茶台是什么木头做的?”徐雨顺笑笑说:“红木。这是做琴帮的必需品,先在这儿用着,也等于晾着,几十年后,就是做琴的好料了。”
    通过交谈我知道,徐雨顺着迷于琴的制作,技艺高超,而且常有创新,使乐器达到崭新的音响效果。更重要的是,他培养了两个儿子。大儿子是1991年出生的徐冰,大学毕业后,便回家跟父亲开始学习古琴的斫制和演奏。古琴的制作工艺复杂,从选材到上弦要经过几十道工序,制作一张精良的古琴需要历时两年。从2014年开始,徐冰先后赴北京、天津、上海、广州等地学习古法斫琴技艺,并在每一道工序上都做到一丝不苟,所以,他做的琴,深受客户喜欢。二儿子徐亚冲也同样擅长制琴、弹琴。他们正在凤鸣湖畔试琴。
    在徐场村,在兰考,这样的家庭还有很多,他们依靠泡桐,凭借制琴这一门手艺,在这片热土地上创造属于自己的美好小康生活。兰考县在注重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注意加强文化设施建设、积极组织文化活动,不断丰富当地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