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坛聚焦 >

“赋者古诗之流”说在明清的嬗变(2)

http://www.newdu.com 2020-04-08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 何诗海 参加讨论

    三、从“事形为本”到“以情为贵”
    赋虽古诗之流,与诗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但获得独立的文体地位以后,其形态和功能与诗渐行渐远。这种趋势至少在六朝赋论中已有所揭橥。挚虞《文章流别论》曰“:古诗之赋,以情义为主,以事类为佐。今之赋,以事形为本,以义正为助。”[32](P1018)所谓“古诗之赋”,指以屈原作品为代表的《楚辞》,特点是以抒发情志、阐扬礼义之旨为主,写事状物仅为手段,故被挚虞目为“赋之善者”“颇有古诗之义”。所谓“今之赋”,则指汉代以来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左思等创作的大赋,特点是徵事状物,夸饰逞博,外加一点礼义风教的点缀。汉大赋历来被视为赋体文学的代表,故“事形为本”体现了赋的一般文体特征,也暗示了赋与“以情义为主”的诗的差异所在。至陆机“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说出,进一步划清了诗、赋的文体畛域。缘情绮靡乃诗之体性,铺陈体物则赋之本色。自汉代开始,情感醲郁的骚体赋、抒情小赋尽管一直不绝如缕,但非主流,在很长时间内并未影响人们对赋的体性特征的认知。刘勰倡导的“登高之旨,盖睹物兴情”“情以物兴”“物以情观”等[5](P136),也长期未得到呼应。直至元代,袁桷《答高舜元十问》犹云:“屈原为骚,汉儒为赋。赋者,实叙其事,体物多而情思少。”[33](卷四二)骚、赋对举,显然为凸显两者之异。《离骚》缠绵悱恻,情思深挚,体性近诗。赋则“体物多而情思少”,迥别于诗骚。袁桷这一论断,是传统赋体观更为明易的表述。
    较早对这一赋论传统形成明确冲击的,是元代祝尧。在祝氏心目中,汉大赋铺陈体物,俳赋、律赋醉心辞藻声律,文赋以议论、说理为赋,皆短于性情,非赋体之正,故通过编纂《古赋辩体》力倡古赋,认为“古赋所以可贵者,诚以本心之情,有为而发”[21](P802)、“欲求赋体于古者,必先求之于情”[21](P818),建立了“以情为本”的赋体观。这种观念,对明清赋论产生了深远影响。如明徐师曾《文体明辨》论赋曰:“以乐而赋,则读者跃然而喜;以怨而赋,则读者愀然以吁;以怒而赋,则令人欲按剑而起;以哀而赋,则令人欲掩袂以泣。动荡乎天机,感发乎人心,而兼出于六义,然后得赋之正体,合赋之本义。”[34](P102)这段话一字不差地抄录《古赋辩体》,足见对祝尧以情为本、有感而发的赋学观的欣赏。又陈山毓《赋略论》以裁、轴、气、情、神“五字诀”论赋,强调“作者要使文生于情,自然使读之者情生于文”“胸无郁结,不必抒词;中有徘徊,才御楮墨,自然吐言逼真,中情妙达”[10](卷五),可见充沛的情感对于赋体创作之重要。又,明末方以智认为,赋实诗之长言而不足者,故强调赋的抒情功能,特别欣赏情深意切、“本悱恻之遗风”的作品,并结穴于“以此而养其亲”[35](卷二)的创作宗旨。这种兼重人伦风教和情感深挚的赋体观,在赋论史上也颇具特色。
    入清之后,论赋而重情之风益盛。赵维烈《历代赋钞》凡例曰:
    诗有六义,其二曰赋。盖古者列国诸侯、卿大夫交接邻国,必称诗以喻意,皆以吟咏性情,各从义类。春秋后聘问不行,而贤士逸在布衣,失志之赋作焉。然楚辞用以为讽,实本六义而出之。辞虽太丽,义尚可则。后此或长于叙事而昧于情,或长于说理而略于辞,使读之者无兴起之趣,由其不发乎情耳。故知音律谐协,对偶精工,要必有情以文其辞,斯赋之则也。[36]
    引文论述赋之产生与上古行人之官赋诗言志的关系,大致取《汉书·艺文志》之说。所不同的是,《汉志》中所谓行人必“称诗以谕其志,盖以别贤不肖而观盛衰焉”[3](P1755-1756),主要是政教功用之志,而赵维烈悄悄转换为“必称诗以喻意,皆以吟咏性情”,淡化政教色彩,强调吟咏性情之旨。这种改造,自非汉人原意,只是体现了清人对赋的抒情功能的关注,是赋学观念嬗变的产物。循此标准,赵维烈批评《楚辞》之后的赋虽长于叙事或说理,但因“不发乎情”而缺乏艺术感染力,并提出了“要必有情以文其辞”的创作原则。又,浦铣论赋“以有情为贵”[37](P71),故评王粲《登楼赋》“情真语至,使人读之堪为泪下,文之能动人如此”[37](P56),评黄文江《送君南浦赋》、王辅文《离人怨长夜赋》“真深于情者”[37](P70),评归有光《冰崖草堂赋》“句句从肺腑中流出,毫不见雕琢之迹,每三复不能已已”[37](P41),对情的推重一以贯之。又,余丙照《赋学指南》曰:“诗发乎情,而赋者古诗之流也,则骈四俪六,亦宜隐寓深情。作者挥毫,务必寄情绵邈,令人一往情深,方得文生情,情生文之妙。观江淹《恨》《别》二赋,可以悟矣。”[38]认为赋源于诗,诗以吟咏性情为本,作赋须一往情深,方臻其妙。不仅古赋如此,骈赋也不例外。
    明清人论赋重情,不意味着排斥叙事或体物。陈元龙编《历代赋汇》,将古今赋作从内容上区分为言情、体物两大类,可见其兼容并包的态度。浦铣《复小斋赋话》云:
    余最爱明兴献帝之言赋,曰,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夫事寓乎情,情溢于言,事之直而情之婉,虽不求其赋之工而自工矣。屈宋《离骚》历千百年,无有讥之者,直以事与情之兼至耳。下逮相如、子云之伦,赋《上林》《甘泉》等篇,非不宏且丽,然多琢于词,踬于事,而不足于情焉。此即卜子夏在心为志,发言为诗之义也。赋者古诗之流,古今论赋,未有及此者。[37](P20)
    浦铣赞同“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的传统看法,进一步指出,事中含情,情溢于言,方成至文。《离骚》之所以卓绝千古,“为词赋之宗”[5](P46),即在于叙事、抒情的完美结合。《子虚》《上林》等大赋,虽体物弘丽,然不足于情,踬踣于事,终非一流作品。刘熙载则明确提出,“叙物以言情谓之赋”[12](P89),“在外者物色,在我者生意,二者相摩相荡而赋出焉”[12](P98)。一方面,不管叙事还是体物,若无情之浸润,则缺乏生机、神采,难以动人;另一方面,情之所动,必激于事,触于物,所谓“感于哀乐,缘事而发”[3](P1756),故抒情离不开叙事、状物,否则情无所附,难免空洞、苍白。这种主客相依、情事相得、心物交融的赋学理想,显然取资于诗学传统,体现了明清“诗为赋心,赋为诗体”[12](P86)的文体观,也是对“赋者古诗之流”说的重要发展。
    四、对声韵的讲求
    赋虽“古诗之流”,在六朝“文笔之辨”中,与诗皆属“有韵者文”,但传统赋论对声韵的探讨并不积极。先唐典籍中,只有《西京杂记》载司马相如“赋迹”说、《文心雕龙·章句》论赋之换韵、《梁书·王筠传》载王筠诵读沈约《郊居赋》等寥寥数条文献,涉及辞赋声韵问题,内容都极为简略。唐代之后,随着科举试赋,指导律赋写作的赋格、赋谱之类著作应运而生,其中自然包含声韵之学。遗憾的是,唐宋赋格,唯有无名氏《赋谱》一卷、郑起潜《声律关键》少数作品保存下来。此外,一些零星的讨论,散见于书信、序跋、笔记杂撰等文献中。声韵问题长期为赋论家所冷落。个中原因,值得深思。毛奇龄《丁茜园赋集序》曰:
    赋者古诗之流也,惟原本古诗,故在六义之中,与比兴同列,而实则源远流长,自为一体。班生《艺文志》于歌诗之外载赋目千篇,而惜其文之不尽传也。乃嗣是而降,孙卿以规,宋大夫以辨,王褒、扬雄之徒,或以讽,或以颂,要不失六义之准。即六季佻侻犹然,以缘情体物之意行之。至隋唐取士,改诗为律,亦改赋为律,而赋亡矣。登高大夫,降之为学僮摹律之具,算事比句,范声而印字,襞其词而画其韵,既无忼慨独往之能,而称名取类,就言词以达志气,亦复掩卷殆尽。本之亡矣,流于何有?[39](P482)
    毛奇龄以“赋者古诗之流”为逻辑起点,强调诗赋的政治教化作用和缘情体物功能。而律赋拘挛声韵,襞词印字,具有强烈的形式主义倾向,不但汩没了古诗之义,甚至连“词以达意”这一基本要求也难以落实,故遭致严厉批评和排斥。这种对于形而下的纯技巧倾向的警惕,应是长期以来漠视辞赋声韵探讨的深层原因。
    明清时期,随着诗学领域格调说的盛行及其对文章学的影响,辞赋声韵探讨的冷清局面有了较大改观。明陈山毓《赋集自序》云:
    赋者,振拔五言之前,嗣《风》《雅》而抽声。去古未遥,蔚居变首,故独秀于众制矣。观其导源性情,比兴互用,六义彰矣。谆复贯珠,千言非赘,情理罄矣。规抚天地,声貌万物,宇宙备矣。体罔常制,句鲜例程,变化殚矣。四声靡局,八病匪瑕,宫商纵矣。范苏李、柏梁之制,兼乐府歌行之迹。固知赋也者,篇章之象箸,而讴谣之黄钟也。[10](卷五)
    探讨赋的起源、功用等,大致沿袭“赋者古诗之流”说传统。而论述赋的体制形态时,虽然指出“体罔常制”,却着重强调与诗歌、乐府的密切关系。因节奏、声韵之美是诗歌的基本特征,那么,赋作为诗之衍生文体,讲求音节、韵律,自是理所当然。又,陈际泰《刘西佩放生赋序》云:
    赋者古诗之流,以声为教。夫声者,感人密深而风移俗易,盖其致不在理义也。理义且亡,而况文字乎?尝记少时,先慈见背,从俗饭僧作破地狱事。僧所唱词义鄙浅而音韵凄悠,使人悲动不禁,因知声之为道,感人在理义文字外矣。[40](卷四)
    上古诗、乐一体,具有声教功能,其感人深切,比单纯的文字义理更易收教化之功。赋源于诗,虽已脱离音乐性,但其音节、韵律,仍一定程度上保留了声教痕迹。有见于此,刘西佩在请陈际泰作散体文《放生序》后,“犹虑不能遍曁与夫入之深也”,又请作《放生赋》一篇:“今易文为赋,而登之咏歌,其言有节焉,其声有哀焉。节则易讽,哀则易悲,刻而布焉,去其故处而走四方,妇人孺子遭之,耳闻心开,其天动矣,而又益之以理义文字,盖所谓加务善之者也。”[40](卷四)尽管作赋宗旨是出于佛法的教化信众,但其原理,与儒家教化完全相通,即富有声韵之美的文体,比散体文更易感化人心。基于这种立场来谈辞赋声韵,自然理直气壮,不必半遮半掩,欲说还休了。
    入清之后,随着科场试赋的推行,声韵探讨俨然成为赋论中的热点论题。吴锡麒《论律赋》:“赋昉于周而盛于汉,所谓触兴致情,因变取会,不必拘之以律而律自应焉。故班固曰‘赋者古诗之流也’。自唐天宝以后,用赋取士,始以声律绳人,率限八韵,间有三韵至七韵者,于是乎有律赋之名。”[41](卷首)所谓“不必拘之以律而律自应”,指的是声律说产生之前,语言的自然节奏和韵律,如声之高下、调之沉响、气之清浊、韵之缓急等。这种韵律,以诗歌为代表,也存在于辞赋中。自声律说产生之后,诗人将四声八病、平仄粘救等人为规则运用于创作,便有了律诗;运用于辞赋创作,便有了律赋。不管是自然声律还是人为声律,都有其合理性与必然性,体现了汉语文字的民族特色,正如杨泗孙所论:“音律为六义之一,自乐亡而音律之不泯于文教者,流为词赋。赋之宜合夫律也。”[41](卷首)高倡辞赋合律的正当性。这种正当性的基础,实赖于赋与诗的渊源关系。罗汝怀《湖南文征例言》曰:“班孟坚谓赋者古诗之流。夫赋之与诗,其体迥殊,而其词比句协,铿锵可诵,犹古诗之可被管弦,故谓同流。”[42](卷一六)虽诗赋体殊,但在节奏和谐、声调铿锵上,两者有一致的追求。故路德《重栞赋则序》曰:“孟坚以为古诗之流,不敢歧诗赋而二之,可以知赋之为赋矣。诗有律,赋亦有律;律不惟律诗有,则亦不惟律赋有”“一经一纬,一宫一商,酌奇玩华,弥见真粹,所谓诗人之赋丽以则也。无则不可以为诗,作赋何独不然哉!”[20](卷二)赋源于诗,就协律言,两者可一体视之,都要遵循一定的规则,才能获得声韵之美。若无这种声韵之美,则失去了诗赋作为韵文的特质。孙濩孙则认为,赋是不歌而诵者,体现了诗向文的转变,但并未完全丧失诗的特性。至唐代诗赋取士,律赋兴起,“以科目为荣遇,以唱和为喜起,骈四俪六,体裁取弘整之观;协律谐声,风韵尚铿锵之美,盖取赋之自诗而文者,复约文近于诗,亦犹皋陶赓虞,奚斯颂鲁之意”[18](卷首),又可谓文的诗性回归。
    这种回归之所以可能,仍基于诗赋文体相通,所谓“赋者,诗之体也”[43](卷首)、“赋者古诗之流,不歌而颂,亦必用韵”[44](卷一五)。在不同的历史阶段,赋的体制形态不同,所用之韵也当有差异,譬如“古赋宜用毛诗、古诗韵,排赋宜用沈韵、唐韵,文赋宜用宋韵,若用韵太杂,使人读之不谐,失赋体矣”[26](P3892-3893)。从这种细致区分,可以看出赋韵探讨之深入,也可看出清人独特的审美旨趣和对文章技法的重视。鲍桂星《赋则》曰:“文章奥妙,不外神气音节四字。其实,神止是气,节止是音耳。诗赋尤重音节。”[45](P7)又曰:“凡诗文皆以情韵为主,微独赋也。情生于兴象,韵出于音节。兴象、音节之不讲,而诗赋难言矣。”[45](P68)神气音节属技法层面,情韵则是审美风格层面。不管是形而下的技法,还是形而上的风格,都离不开对音节的讲求。而音节之美,对韵文而言,尤为重要。这正是清人赋论热衷于探讨声调韵律的内在动因。“赋者古诗之流”说则为这种探讨提供了丰厚的理论资源。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