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陈艳敏《且行 且歌》:好书是一束束光

http://www.newdu.com 2020-03-06 文艺报 张家鸿 参加讨论

    鉴赏经典、品味好书,从一己角度出发,写下真实感受,这既体现了经典好书的丰富性,也充盈着读者个人的独特性。每个人心中都有属于自己的经典,经典给读者的影响与感染是因人而异的。《且行 且歌》容纳了陈艳敏对心中文学经典集中且富有个性的诠释。从中国古代的《楚辞》《诗经》《二十四诗品》《茶经》,到外国的《莎士比亚十四行诗》《兰波作品全集》《罗曼罗兰读书随笔》《劳伦斯散文》,陈艳敏娓娓道出心中所思、所想、所感。经典中的哪一个特质打动了她,她是如何被打动的,读者不难在她的随笔中找到清晰线索。这些经典著作犹如一束束光,照进陈艳敏的生命里。光照生命之后的感受与体验,则是一丝丝暖意,慰藉着在现实生活中毅然前行的她。
    何为经典?答案可谓众说纷纭,其不变的核心词汇就是生命力。必得经过漫长时间淘洗之后依然在读者心中熠熠生辉的作品,方可称得上经典。我以为,是否也应该重视另外一个维度,那就是读者的数量。经历过漫长时间考验的作品,必然是拥有众多读者的。当代文学作品中如果同时被许多清醒的读者所喜欢,是否也可算得上经典?即便算不上经典,是否可以认为它们已经具备成为经典的潜质?如果拥有了一定的潜质,读者便没有漠视的理由。正襟危坐地拜读、品读、赏读,也便是题中之义。
    作者品读陈建功散文集《默默且当歌》,念及其平日里对自己的关照,人与文、文与人常常在陈艳敏的文字里互相交错、重叠,可谓文如其人、人如其文。在陈艳敏看来,陈建功散文中对底层人士、市井民间的关照是最为可贵的。诚如她所评价的:“他怀着深挚的悲悯与大爱,怀着对生活深挚的热爱与眷恋,将生命注入了文字,将文字融入了生命。”钱理群在作者心中的地位无疑也是极高的。北大退休后,他毅然投入中学语文课堂中,给中学生讲鲁迅。这是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悲壮,这是虽不能至然向往之的热切。虽年事已高住进养老院,但是他仍大力提倡赤子之心对一个人的重要意义。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发现新的世界、新的美。唯其如此,才能抵挡住现实残酷带来的创伤。如此说来,《活着的理由》就是值得一读再读的。
    阅读如果只是停留在读书这一层面上,书读得再多都只能是“两脚书橱”,读书所得只能用来炫耀。不止于读书,还读心、读人,久而久之阅读才能成为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陈艳敏的阅读便是如此,她的读书随笔不是告知读者她收获了多少知识,而是告诉读者其心灵收获的诸多感动。
    出行时诵读《乐府诗选》,让平凡假日多一些诗意。在陈艳敏的世界里,阅读既可以是单独言说的,也可以融入日常生活之中,为生活增添亮色、送来美好。诵读古诗只是美好之一而已,是肉眼可见耳朵可听的影响。她在读《伦敦的书店》后所写的随笔中认为杨小洲在伦敦动了许多情,她自己何尝不是如此呢?不如此,何以会被杨小洲对书的痴迷所感染?不如此,何以会为杨小洲没能买回更多的书而感同身受?这是整本书中可贵的情感的自然流露,她和杨小洲一样都是真正的爱书人、痴书者。阅读无疑是在茫茫书海中寻觅知音……
    沈从文曾经在西南联大师范学院做过一次演讲,他说:“好作家固然稀少,好读者也极为难得!这因为同样都要生命有个深度,与平常动物不同一点。这个生命深度,跟通常所谓‘学问’积累无关,与通常所谓‘事业’成就也无关。”我以为,生命深度同人的情怀有关。在大千世界的纷扰之中,读书原也平常得很。然而,在包括陈艳敏在内的部分人的生命里,平平常常的读书是通往高贵精神之境的通道,舍此无它。
    冯骥才的《感谢生活》让她看到困顿的生活也可以如此美好;《中国人的病》使她遇见散淡、温婉之外锋芒毕现的沈从文,那里有他为国为民的深刻忧思;穆涛的《散文观察》与其说是指点她如何从事散文创作,倒不如说是告诉她如何成为一个高境界的人;《汪曾祺书信集》中有一个活泼、幽默的汪老头儿,与散文中那个平和、淡泊的汪曾祺先生迥然有异。由此可知,经典或好书参与了她生命塑造的过程。
    对陈艳敏来讲,好书是一束束光,既照亮了她的生活,更照进了她的生命。时至今日,她已有多册读书随笔集问世,那是她与一本本书遇见之后迸发出的火花。这些火花不是著作,不是成果,而是美好。或温和或炽热,或内涵不同或风格迥异,总能给爱书人带来新的启发与共鸣。《且行 且歌》中评论的书籍,有我读过的如《诗经》《乐府诗选》《从热烈到温煦》等,我因之获得全新启发。那些我未曾读过的书及其随笔文章,则开辟了我在未来阅读生涯中新的场域。若有机会到陈艳敏的书房拜访,我会视之为一桩乐事。我想去看看那本她至今保留的朦胧诗集,翻翻那本薄薄的由周良沛整理的《古歌》,瞅瞅杨小洲送她的那一册《伦敦的书店》签名本。倘有余暇,再听她说道说道那些尚未写出的书里书外的故事,不也是一桩乐事吗?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