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艺 > 网络文学 >

粗放式时代结束,精品化成主流诉求,网文头部IP价值进一步释放 从“速度写作”到“品质运营”,网络文学终迎蜕变期

http://www.newdu.com 2020-02-17 文汇报 许旸 参加讨论

    走过20余年的网络文学,迎来了蜕变进化的关键期。细数近一年来的“爆款”剧作,从《陈情令》《长安十二时辰》,到去年底压轴的《庆余年》《鹤唳华亭》等,大多改编自热门网络小说。由此可见,网络文学新生代的崛起和粉丝价值日益凸显,使得网文头部IP价值进一步释放;而多方产业联动深度赋能版权运营、文化出海等,网文“品质运营”的后续效益显著。
    有统计显示,过去一年网络文学创作题材多元化成内容发展新趋势,热门作品不再集中在玄幻、言情,现实主义、二次元等垂直细分题材的当代表达,更容易引发广泛共鸣。中南大学文学院教授欧阳友权认为,粗放式时代结束了,精品化成主流诉求。他指出,网文整体质量仍有待提升,如何进一步深耕现实沃土,回应时代课题,创作出与读者共鸣共振的优质作品,仍是摆在作者面前的挑战。
    突破玄幻独大,现实主义书写与网文基因深度融合
    “玄幻类题材为中国网络文学的异军突起立下了汗马功劳,并成为中国网络文学走向世界的先头部队。但如果仅停留在云里来雾里去、修仙得道、不食人间烟火等,网络文学显然走不远。”中国作协网络文学委员会主任陈崎嵘认为,提倡现实题材创作,逐步突破玄幻一枝独大现象,形成百花齐放之景,是建构良好网络文学生态之需。
    可喜的是,近年来现实主义书写与网文基因深度融合,补上了“宅”“玄”“空”造成的短板。前不久阅文集团在沪启动“我们的力量”主题征文大赛,《你好普通人》《国家战疫》等讲述各行各业平凡人友爱互助、共战疫情的故事打动了许多网友。上海已连续举办四届现实题材征文大赛,诞生三万多部囊括职场奋斗、文化传承、一线建设的佳作,《复兴之路》《朝阳警事》《上海繁华》《中国铁路人》等获奖作品走向实体出版,《明月度关山》《写给鼹鼠先生的情书》等已签订影视改编合约。
    网络文学所特有的丰富想象力、立足大众视角、语言鲜活等特点,摹画了万花筒般的时代景象,交织成一部部网友喜闻乐见的正能量作品。继《工业霸主》《材料帝国》《大国重工》等多部工业题材小说后,网文作家齐橙的新作《何日请长缨》讲述了上世纪90年代国内机床产业扭亏重生的历程,他从网友评论中发现,越来越多的人关心重大行业一线面貌,如果写得不用心、逻辑有硬伤,读者会挑刺、弃读,这令他“不敢有丝毫懈怠”。正在起点中文网连载的扶贫题材小说《情满沂蒙》,则从一对奋战在不同岗位的年轻人视角切入,他们相识相知相爱的互动,见证了数万铁路人为改变沂蒙老区所作出的贡献,讴歌了艰苦奋斗勇于进取的沂蒙精神,吸引大批年轻读者“追更”、点赞。
    除了满足读者不同的审美趣味,网络文学也要以对现实反映的广度、厚度和深度来提升自身价值。有资深编辑告诉记者,鼓励书写现实题材,并非要求网络文学一股脑地回到严肃文学的传统道路上,而是要更加尊重网文的创作规律。专家建议,有些作品在情节设计、人物塑造等方面稍显粗糙单一,对现实生活需进一步“深挖吃透”;部分打着反映时代变迁旗号的作品,却靠外星武器扬威、意外获修仙秘籍等推进叙事,经不起推敲细读。
    不局限“你写我读”,培育粉丝社交为IP联动蓄力
    如今,网络文学已不再局限于“你写我读”的单一层面,具有活跃、个性、年轻等特征的用户正向粉丝转化,随着网文迈入IP粉丝文化时代,平台的社区氛围越发明显,粉丝生态已成为网文增长的新驱动力,与年轻读者群体在年龄层和价值观上的契合,使得“大神级”网络作家更懂“圈粉”和“埋梗”,而深谙粉丝心理的网文联动在维持用户黏性上也更有优势。
    尤其是近两年,强化平台社交属性,集约化挖掘用户价值,正成为网文行业新的突围逻辑。从网文平台推出的新功能中便能窥见一斑,比如类似弹幕的“本章说”,读者围绕内容但又不限于内容的社交互动,往往会引来其他读者吐槽、点赞或讨论。阅读本身的诉求和年轻人网络社交习惯,让粉丝更愿意以“社交共读”的方式去表达,形成了虚拟书友圈、角色圈、兴趣圈等丰富的垂直用户社区。“角色”这一辅助创作功能让粉丝有机会直接参与作品塑造,在粉丝共创机制下创建的角色有九万多个,累计产生的角色互动达3000多万次。
    这些无不释放出强烈信号:网络文学作品从开端即自带粉丝和文化属性,内容平台通过拓展粉丝经济与社区生态、培育粉丝社交,使得IP力量直接链接到下游产业,以跨界方式聚合起作品-作者-用户的情感逻辑与社区归属。前不久上线的古代言情人气作品《凤回巢》主题曲,便是业内典型案例:“文学+音乐”场景的打通融合下,小说有了个性化定制的古风旋律,引发粉丝热议,激发了IP创新更多想象空间。
    “对整个网文行业来说,互动反馈能让读者真正参与进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维持整本书的活力,增加凝聚力,建立起网文特有的粉丝模式。”新锐网文作家“我会修空调”认为,读者在互动中可以参与创建角色、绘制同人画,自发制作与书中人物配套的表情包,激发出多维度的市场潜能。
    出海模式升级,用好故事构筑正向循环的生态圈
    从海外粉丝自发翻译,到搭建海外平台发展,网络文学迈入全球化传播的纵深布局阶段,在激荡的文化消费浪潮中扮演了中国文化出海生力军的角色。据业内统计报告显示,67.4%海外读者认为中国网文“值得一读,根本停不下来”;50%海外读者认为网络小说比海外奇幻文学“更加充满想象力”,在线连载、题材类型多样和更多互动反馈也成为他们认知认可中国网文的主要特征。
    以目前海外最受瞩目的“起点国际”平台为例,截至2019年上半年,用户访问量达1800万,覆盖了500余部、总计超15亿字中文译文作品和6万部本地语言原创作品。资深“歪果仁”用户不满足于当粉丝追更,有的索性自己码字。目前,起点国际海外原创作家超5万人,创作6万多部作品,初步形成职业作家群。比如,24岁西班牙软件工程师阿莱米亚发布《最终愿望系统》,成为网站首部签约付费的原创作品,“我读到的第一本网文小说,是中国作家二目的《放开那个女巫》,起点国际开放原创功能后,尝试自己写,按下发送键的那一刻,很兴奋!第一周就收到很多读者反馈。”
    在阅文集团联席CEO吴文辉看来,阿莱米亚正是海外创作群体的缩影,网络文学的“想象力”和“热血感”,吸引海外读者自发组成“手打翻译组”,并在创作中运用东方玄幻题材与美学元素。“网文出海不是简单的作品出海、产品出海,而是生态落地、文化出海。当网文商业模式在海外培育成熟,便能推动中国文化更深层次地向海外输出。好的内容无国界,当一批批爱好者参与到各环节中,由此产生正向循环生态圈。”
    如今,网络文学日益成为文明互鉴、跨文化交流的重要方式之一。在杭州师范大学文化创意学院教授夏烈看来,中国网文资本创造性运用全球化规律,溢出旧模式和小格局的探讨范畴,实现全球文化生产力及其生产关系配置,这正是“中国故事的世纪红利”的生动缩影。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