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坛聚焦 >

杜甫与中国诗歌美学的“老”境(3)

http://www.newdu.com 2020-01-16 《文学评论》2018年第1期 蒋寅 参加讨论

    注释:
    ①③裴斐:《杜诗之老》,原载《光明日报》1990年12月16日,收入《裴斐文集》第4卷,第240页,第241-242页,人民文学出版社2013年版。
    ②详蒋寅:《作为诗美概念的“老”》,《甘肃社会科学》2016年第3期。
    ④(31)莫砺锋:《杜甫评传》,第195-271页,第259-260页,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⑤张柽寿:《杜甫诗论刍议》,《古代文学理论研究丛刊(第2辑)》,第182-202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钱志熙:《杜甫诗法论探微》,《文学遗产》2001年第4期。
    ⑥“思飘云物动”,“动”一作“外”,由对仗词性较之。以“动”为佳,今从别本。
    ⑦(21)(25)(27)(28)(29)(34)(36)(37)(38)(40)(43)(44)(73)(74)仇兆鳌:《杜诗详注》,第111页,第1066页,第811页,第864页,第1860页,第1887页,第747页,第1351页,第892-893页,第1603页,第442页,第677页,第747页,第1970页,第1221页,中华书局1979年版。
    ⑧吕正惠:《诗圣杜甫》第六章“杜甫与庾信”,第148页,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5年版。
    ⑨参见余贞皎:《甲骨卜辞所见形容词之考辨》,《殷都学刊》2002年第1期。
    ⑩张毅:《宋代文学思想史》,中华书局1995年版;汪涌豪:《范畴论》,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刘畅:《老成——宋人的审美追求之一》,《中国韵文学刊》2001年第1期;吴建辉:《从<论学绳尺>看南宋文论范畴——“老”》,《湖南科技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
    (11)杨子彦:《论“老”作为文论范畴的发生与发展》,《文学评论》2005年第3期;后在新著《纪昀文学思想研究》第三章“老:纪昀的创作理论”又有发挥,第134-148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版。
    (12)(30)丁福保辑:《历代诗话续编》,第331页,第328页,中华书局1983年版。
    (13)萨义德:《论晚期风格》,阎嘉译,第4页,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版。
    (14)参见欧阳江河:《89年后国内诗歌写作:本土气质、中年特征与知识分子身份》,《站在虚构这边》,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
    (15)参见余光中:《大诗人的条件》,《余光中谈诗歌》,第44页,江西高校出版社2003年版。
    (16)(45)(65)(68)(80)郭绍虞辑:《清诗话续编》,第767页,第1317页,第1419页,第1420页,第1701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版。
    (17)详蒋寅:《大历诗风》第四章“主题的取向”,第50-58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18)黄鹤系此诗于天宝七载(748),据萧涤非、张忠纲等《杜甫全集校注》考,应作于天宝九载(750),第161页,人民文学出版社2014年版。
    (19)天宝十一、十二年间作《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十首》,其四有“词赋工无益,山林迹未赊”的感喟。
    (20)(23)(24)佚名:《杜诗言志》例言,第9页,第116页,第119页,江苏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22)郭曾炘:《读杜劄记》,第192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
    (26)(81)王嗣奭:《杜臆》,第120、129页,第175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32)(35)(58)(59)(60)(61)(67)刘濬:《杜诗集评》卷十,卷八,卷九,卷七,卷九,卷八,卷二,嘉庆间海宁藜照堂刊本。
    (33)仇兆鳌:《杜诗详注》,第828页。杜甫《寄杜位》诗云:“近闻宽法离新州,想见怀归尚百忧。逐客虽皆万里去,悲君已是十年流。干戈况复尘随眼,鬓发还应雪满头。玉垒题书心绪乱,何时更得曲江游。”
    (39)说见朱彝尊:《曝书亭集》卷三十三《与查德伊编修书》,后不断有学者续加研讨,详蒋寅:《清初李因笃诗学新论》,《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
    (41)叶适:《徐思远文集序》,《叶适集》第1册,第214页,中华书局1961年版。
    (42)黄庭坚:《豫章黄先生文集》卷十九,四部丛刊初编本。
    (46)廖宏昌:《方回<瀛奎律髓>“老”的审美视野》(《东方诗话学第七届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香港大学中文学院2011年4月版)一文已有专门讨论,可参看。
    (47)汪欣欣、邓骏捷:《“丽”与“老”——刘辰翁杜诗评点之审美范畴探微》,《中国唐代文学学会第十八届年会暨唐代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1组,第193-201页,西南交通大学2016年9月。
    (48)(49)(50)(51)(52)(53)(54)刘辰翁评点、高楚芳辑注:《集千家注杜工部诗集》卷十八,卷十,卷十九,卷六,卷十五,卷十八,卷四,嘉靖十五年明易山人校刊本。
    (55)(62)(66)(78)李庆甲辑:《瀛奎律髓汇评》,第1114页,第359页,第533页,第1070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56)曾灿:《邵其人吴趋吟序》,《六松堂集》卷十二,国家图书馆藏清钞本。
    (57)曾灿辑:《过日集》卷首诸体评论,康熙六松草堂刊本。
    (63)方奕箴:《杜诗论文序》,吴见思:《杜诗论文》卷首,康熙十一年岱渊堂刊本。
    (64)方拱乾批:《杜诗论文》卷六,康熙十一年岱渊堂刊本,国家图书馆藏本。
    (69)方东树:《昭昧詹言》卷五,第137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70)详蒋寅:《作为诗美概念的“老”》,《甘肃社会科学》2016年第3期。
    (71)详蒋寅:《杜甫是伟大诗人吗?——历代贬杜论的谱系》,《国学学刊》2009年第3期。
    (72)黎靖德编:《朱子语类》第8册,第3325页,中华书局1986年版。
    (75)沈德潜:《说诗晬语》卷上,第210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
    (76)赵翼:《瓯北诗话》卷二,《赵翼全集》第5册,第16页,凤凰出版社2009年版。
    (77)李怀民:《论袁子才诗》,《紫荆书屋诗话》,《山东文献集成(第三辑)》第47册,第106页,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79)方元鹍:《七律指南甲编》卷四,嘉庆刊本。
    (82)如朱熹说“杜诗初年甚精细,晚年横逆不可当,只意到处便押一个韵”,见黎靖德编:《朱子语类》第八册,第3326页,中华书局1986年版。柴绍炳《杜工部七言律说》批评杜甫七律“率尔成篇,漫然属句,自信老笔,殊惭斐然”,见柴绍炳:《柴省轩先生文钞》卷四,康熙刊本。
    (83)叶燮曾指摘杜甫杜撰的生新,参见蒋寅:《原诗笺注》,第263-267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版。
    (84)宗元鼎:《芙蓉集》卷首,台湾学生书局1971年影印康熙刊本。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