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读书指南 > 读书文摘 >

言书者 | 是“三条环路”,不是“第三条环路”,您看懂了吗?

http://www.newdu.com 2019-12-27 人民出版社 佚名 参加讨论


    言书者 | 是“三条环路”,不是“第三条环路”,您看懂了吗?
    No.42  言书者第27期 之 道北京(上)
    北京印象
    说起北京,好多外地人的印象都是“首都、雾霾、房价高、收入高、机会多、好大学”,北漂们心中的印象都是“房租高、物价高、交通好、节奏快”,就连现在很多年轻的北京人,都已经不太了解北京。
    《道北京》,就讲述了北京的过去,讲述了北京的曾经。
    北京城上下左右方方正正,从地图上看,它的布局就像个棋盘。以故宫为中心点,纵向中轴线,横向长安街上下左右一一对称。
    
    现在大家在北京认识新朋友,一般都会问一句“您住哪儿?”“我住北五环”“我住东六环”,这些个“几环”,现在也变成了北京最常用的描述地点的词。
    北京目前有三环、四环、五环、六环四条环路,最里面还有一圈全封闭、全立交、没有红绿灯的城市高速二环路。
    
    那么您知道北京为什么没有一环路么?那么北京最早的环路又是哪一条呢?
    老北京原来没有环路,直到1958年,才修建了环路,但那时候还不叫环路,而是北环、东环、南环三条环路独立存在,这三条环路中间并没有贯通,只不过大家都习惯了统一把这三条路合称为三环路。所以这时候三环路是“三条环路”的意思,而不是“第三条环路”。
    
    直到1981年,三条环路开始贯通了,成为了北京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条环路,但是人们仍然习惯三环路这个称呼,所以后面修建的环路从四环路开始计算。
    
    胡同味道
    胡同是北京的一大特色。
    虽然胡同不是北京独有的,但是北京的胡同却是最多的。大部分超过四十岁的北京人,对于胡同都有一种特殊的情感。因为他们以前大部分都是在胡同生活的。
    老舍先生是地道的北京人,也是一个在胡同长大的人。1936年,老舍先生在山东济南教书,在战乱之中,他十分怀念故土,于是写下了《想北平》这篇散文。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胡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四十多年来,胡同不断消失,原本胡同基本都在三环以内,而它们现在的地方,都已经变成了北京的核心区,北京城的“城圈儿”也已经扩大到了五环。原本一条条鳞次栉比的胡同,现在已经变成了一栋栋高楼大厦。
    20世纪70年代,北京开始旧城区改造,成片的胡同在推土机的轰鸣中变成瓦砾。新千年以后,旧城区改造计划开始大提速,胡同逐渐从北京的名片变成了过去的代名词。仅剩下一部分被当成保护区存留了下来。
    西四的砖塔胡同,是北京最早的胡同,建立于元朝。砖塔胡同因为胡同口有个万松老人塔而得名,历史已经有七百多年了。鲁迅先生与著名作家张恨水先生都曾在这条胡同里住过。
    
    胡同不断变少,原本住在胡同里的人,都被安置到了三环以外的社区里。仅剩下的一些胡同,大部分也都变成了景区或者商业街,你几乎可以在每条胡同里找到小卖部、饭馆、理发店的门脸儿。
    随着胡同的消失,老北京的符号也慢慢变得模糊。随着一座座高楼大厦的崛起,老北京已经迈入现代化进程。
    推荐阅读
    
    点击图片即可购买
    来源:人民出版社读书会微信公众号
    责编:周凤玲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