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新主义与旧角色:女性命运的悲歌——姚鄂梅长篇小说《衣物语》

http://www.newdu.com 2019-12-12 收获(微信公众号) 刘小波 参加讨论

    姚鄂梅的《衣物语》是一部主题十分繁复的作品,涉及女性、成长、友谊、婚姻、教育、底层、赎罪、物欲批判等多个方面。作者精心构筑了一个近乎三角恋的情感故事,但又不仅限于情感叙事。小说主要围绕晏秋和她的丈夫威廉以及好友春曦三位年轻人展开。小说开篇设置悬念,写的是丈夫威廉游泳一去不回的场面,他本来十分擅长游泳,但这次脱衣下水游泳渡江,却没有上岸,最后连打捞队也没有找到他的尸体。晏秋只能当他已经死亡,带着幼小的孩子艰难度日。随着叙述的展开,故事渐渐成型,威廉居然复活,悬疑也逐步揭开。
    小说用倒叙的方式来叙述三个人年轻人的交往。春曦一早就认识威廉并已经爱上了他,但还没来得及表白,威廉已选择了经春曦介绍而认识的晏秋。春曦陷入尴尬的境地,只好放弃。晏秋与威廉组建家庭,生下一个儿子,过着一家三口的正常生活,但是威廉突然无故消失,晏秋又丢了工作,无路可走的她想到去投奔昔日的好朋友,就带着儿子去了春曦所在的城市,没想到春曦拒绝见面。晏秋艰难谋生,直到一个自称威廉母亲的老妇人来访,揭开了威廉的身世真相,其实他并没有死去,而是无法忍受心灵的煎熬,选择迷离。小说用离奇的故事表达了对女性命运的思考、对成长的关注、对底层的关怀,对物欲的批判。
    在女性主题上,小说写到,威廉离开之后,晏秋几近崩溃,试图联系好友春曦,也未能从她那里获取相应的安慰。但是生活还是要继续下去,要生存就得努力工作,她一再小心地努力工作,企图保住饭碗,却因学历户籍等原因被迫更换工作岗位,后又因工作事故而被开除,最后不得不做家政、打零工,在这一过程中,可以说遭受到各种无理对待,忍受了各种屈辱,特别是小说中关于照顾老人时遇到的各种要求,更是将这种艰辛表现到极致。总之,这一形象深度演绎了单亲妈妈的辛酸生存史。
    关于女性的生存隐忍与艰辛小说有不少细节描写,譬如晏秋为了经营婚姻,甚至不愿意在丈夫面前吃得更多,可即便是如此小心地经营,到最后丈夫威廉却以特别的方式选择离开。虽然最后她又遇到了另一半曹开心,但是新的婚姻也并不完满,且不说丈夫生理缺陷不能满足基本的生理需求,仅从丈夫曹开心对孩子的态度就可以看出他仍没有走出丧子的苦痛,而是采用这样的一种方式来寻求补偿,甚至可以说这是晏秋为了孩子和生存而选择的婚姻。
    《衣物语》整体上还是在演绎女性的悲剧命运。小说中的春曦也是一个较为悲剧的形象。她心直口快,不太会人情世故,所以不讨人喜欢,而自己喜欢的对象没来得及表白又被好友捷足先登,因此备受打击,再加之她一向与环境格格不入和轻率的话语,被迫离职出走。当威廉找她一起欺骗晏秋的时候,她又不得不答应,但是灵魂却因此一直备受煎熬,虽然背叛了友谊,还是无法俘获威廉的心,到最后,威廉还是离她而去。
    再往上一辈人那里看,晏秋母亲因为拆迁中无所不用其极的举动,为家庭赢得一栋小楼,考虑到女儿高考无望,又采用极端的手段给晏秋换了一份工作等行为;另一位女性春曦的母亲,采用的是帮女儿选择专业来控制下一代,以及副行长老婆为捍卫自己的婚姻大闹银行等,这些举动其实是一种毫无安全感之下所采取的应激举动。
    衣服也是小说的主角之一,从小说的每一个小标题都与衣物相关以及题记引用的小说结尾的一首关于衣服的诗就可看出。春曦愿意把大量的金钱用在购买服装上,而一开始她的工作需要穿制服,所以只有很少的机会穿自己的衣服,但不影响购买欲望,这是一种现代人所患的病症,恋物癖。对此,作家有着深刻的认识,也正是用这样的方式来表达人通过物来反抗以及物对人的奴役这一主题。波德里亚的物体系理论指出,物才是这个世界的根本,一件衣服,既是物质,也是本体,聚焦于此的话,这也是关于“物”的小说,对现代社会的批判反思也就跃然纸上了。一件小小的衣物,看似是不起眼的东西,却是无法忽略的存在,对衣食住行的关注即是对人本身的关注。在小说中,对衣服的强化也是女性主题表达的需要,因为衣服于女性而言,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取悦男人的,所谓“女为悦己者容”。
    小说还是底层关注的书写,描写的对象都是普通人,表达了对普通个体命运的关切怜悯。尤其是在描写晏秋失去了丈夫这一依靠之后,面临的是可以用凄惨来形容的生活,晏秋没有学历,没有户口,只能打零工,可以说是一种处于社会最底层的状态。这种底层写作是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作者反对流于表面的书写,那些书写往往故事就是故事,人物就是人物,就活在小说里,而自己要达到的,是让小说里的人物如同活生生的个体,就在身边。
    小说具有现实的纵深感,通过表象揭示深层的形而上的人类的困境,人生的局限和不完满。这正是底层的书写与关照,姚鄂梅在这一主题具有延续性,上一部长篇小说《贴地飞行》也是一部底层书写的作品。作品集中讲述了农村年轻人为生活所迫进城打工的辛酸经历。小说围绕杨粒写了农村务工人员的人物群像和城市化的现状。
    此外,姚鄂梅的书写还多次涉及成长问题。《像天一样高》主题就是成长,一群年轻人因共同的生活理想走到了一起。然而,随着生活的次第展开,现实与理想的冲突越来越激烈。《衣物语》也与成长有关,晏秋和春曦的友谊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成长的缺失导致的,由于她们两个精力过剩又一直在成长过程中被控制、被禁锢,所以才会因为衣橱革命迅速走到一起。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正常的教育是缺位的,看看小说书写的这三个年轻人,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没有遇到一种正常的家庭教育,导致畸形性格的成型和命运的坎坷。
    晏秋母亲考虑女儿高考无望,采用极端的手段给晏秋换了一份工作,她不得不高考前辍学,去当了一名幼儿教师,而内心充满自卑的隐痛。另一个女孩春曦同样在父母的操作下,别无选择地进了一所大学的计划生育管理专业。而威廉更是因为童年的特殊经历让他其实一直处于心理崩溃状态,也才导致最后的逃离。更为严重的是,这种父辈的强势教育延续到下一代人上,曹开心亲生儿子的离世与家庭教育不无关系,到了养子这里,又开始了一套学霸型的教育,可这是正常的教育吗?
    小说表达了一个引人深思的主题,作为个体,尤其是女性,其个体的命运自己几乎是无法把控的。作者精心构筑故事,威廉以假自杀的方式逃亡,最终又出现回归,但自始至似乎没有体现出爱与责任。春曦与晏秋的关系从一开始就是敌对关系,而晏秋却一直将其当作自己的精神支柱,到最后发现真相,对其打击可想而知,从物质层面到精神层面到遭受到重创。
    在之前的小说中,姚鄂梅也表达过对此的思考,《西门坡》的主人公辛格在孩子出生后,成了一位全职照顾家庭的母亲。而因为新《婚姻法》的出台,与丈夫的模拟离婚分割财产的讨论,竟然最终导致家庭的分崩离析,并落入了窘迫的生活境况。她在安旭的安排下,带着女儿进入隐匿于都市之中的“西门坡”生活。但“西门坡”是一个带有理想化色彩的女性互助组织,很有可能只是一个空想,这种空想一直还在延续。《衣物语》仍是对女性命运的关注和思考,“西门坡”的想象似乎已然破裂,两位主人公都是女性,并且也遭受到了命运的重击,但是不得不面对残酷的现实。
    女性成长书写成为近段时期小说书写的热门题材,女性职场打拼和事业追求通常需要付出更多,很多时候女性身体成为了筹码,近年来不少小说聚焦这一主题。比如《他乡》《日近长安远》《某女朝阳》等,这些小说的情节高度同质化,不仔细辨认,还以为是在阅读同一部小说,这是经验的匮乏,对时代把握的无力。假如用大数据或者统计学的方法来分析,就会发现很多极其相似的情节,比如他们往往具有不幸的童年,贫穷或者家庭残缺,缺少完整的教育;成年后为走捷径,将身体作为筹码,也有人一开始坚守自己的底线,但是最终抵挡不过世界的诱惑,最后堕落得更为彻底。在这些作品中,对女性而言,身体成为她们的重要资本,女性依靠自己的身体,通过男性作为自己上升的跳板,但是到最后会遍体鳞伤,在《衣物语》里,晏秋在做家政工作的时候,也有试图通过交换自己的身体来达到目的的描写。
    从“五四”新文化运动开始,“新女性”成为一种时髦的口号,一种新的社会思潮,但是直到今天,女性命运似乎还是没有多大改观,至少在这些有关女性的作品中表现出来的是这样。她们一面高呼新主义,一面扮演着旧角色。有关女性的小说延续着“娜拉出走”的话题,女性解放运动似乎一直轰轰烈烈,但是新主义、新伦理并没有真正改变女性的命运,她们似乎还是扮演者旧有的角色。尤其是小说的结尾,晏秋依然漂泊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不知道下一步该迈向何方,“这以后,她该怎么办呢?”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