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坛聚焦 >

茅盾的民族主义与《子夜》的叙述伦理(2)

http://www.newdu.com 2019-12-06 《中国文学批评》2019年第 方维保 参加讨论

    三、“十面埋伏”的围剿叙述
    吴荪甫作为应和茅盾的民族主义“询唤”而出现的英雄,从一开始就成为整个小说叙述的核心,并将注定贯穿整个叙述,其命运遭际将成为整个小说叙述的主心骨。但是,从生活常理和美学逻辑来说,一个没有经历过挫折锤炼的英雄,其实就是普通人而不是英雄;一个没有经历过精神炼狱的英雄,也就不能成为悲剧英雄。除此之外,作为以其悲剧命运来证明中国社会“半封建半殖民地性质”[16]的符号,他必须经历被围剿的叙述过程,并以其灭亡致敬理论理性所设定的叙述伦理。
    在围剿吴荪甫的叙述过程中,茅盾大规模描绘中国社会现状的社会学冲动,于是发挥了叙述的结构作用。在叙述的“面”上,小说《子夜》给吴荪甫设置了至少五条战线,与中小企业主较量的战线,与罢工工人较量的战线,与家庭中的反对力量较量的战线,与农民暴动较量的战线,以及与买办资本在公债市场上较量的战线,而其他的战线,诸如国内战争、世界经济危机等都被归入这五条战线之下,运用侧面透露的手段,成为影响战线的因素。但这五条战线,在叙述上是伴随着吴荪甫的命运过程而历时性发展的,也就是在叙述中有五条纵向的时间线和事件线同时演进,到结尾“算总账”。而每一条线索,也都会在叙述的某一个重要的节点,或松散或紧密地与民族主义理想发生关联。叙述者也会通过叙述语调,或人物表情和心理,或直接的介入,显示伦理态度。
    吴荪甫建构工业帝国的野心,首先是从并吞陷入困境的纱厂开始的。茅盾在吴家的客厅中,非常残忍地披露了中小企业主可怜而又可笑的处境。资金链濒于断裂,生产的产品质量低劣,火柴打不着火,纱线掺杂了头发,空言民族工业,坑害中国消费者,被市场抛弃。政客唐云山对于“红头火柴”的挤兑当然不地道,但民族工业确实存在着很大的问题。正是这些问题为吴荪甫把它们拿到自己的“铁腕”中的狂想提供了依据。作者又潜入吴荪甫的内心,挖出了他的真实想法,“他看见好好的企业放在没有见识,没有手段,没有胆量的庸才的手里,弄成半死不活,他是恨得什么似的。对于这种半死不活的企业家,荪甫常常打算毫无怜悯地将他们打倒,把企业拿到他的铁腕里来。”[17]这里的逻辑是:企业的经营者是庸才,把企业做坏了,不利于国家,所以它们就应该被交给吴荪甫这样的有理想有才干的企业家掌握。在反衬的手法下,萎缩与高大,庸才与雄才,立见分明。在这里,我们仿佛看到了尼采塑造的那个傲视芸芸众生的有威慑力的超人的身影。在叙述吴荪甫设计阴谋吞并工厂的过程中,作者的道德理性已经被民族主义催眠,把一个似乎应该受到道德批判的无底线商业行为,辩解为一次民族主义的义举;将一个大鱼吃小鱼的商业竞争,讲述为一个行善的道德故事。但其实作者的道德警醒并未缺席且一直如影随形,当“救济”故事演变为阴谋之旅的时候,他毫不犹豫地运用反讽叙述针砭了主人公无限膨胀的欲望和控制一切的野心。更为重要的是,作者让吴荪甫以及益中公司的并吞行为最终成为一个“报应”。在小说的结尾,在吴荪甫最需要资金投入债市决战的时候,当初鲸吞的八家工厂都成了“脱不下的湿布衫”,成为绞死这个工业巨人的绞索之一。作者在叙述吴荪甫与中小企业主之间的恩怨故事的时候,对于资产阶级阶级本性的贬斥与民族主义立场的褒扬一直动荡缠绕难以明辨。
    对工人生活和劳资关系的叙述是《子夜》预定的叙述意图的重要方面。在侧面透露中,小说主要站在吴荪甫的立场,讲述了他对工厂和工人的控制,诸如任用“能臣”屠维岳、安插卧底、金钱收买、警察弹压等手段,对付怠工和罢工的工人,欺凌这些生存线上挣扎的劳动者。而在直接叙述中,作者将叙述视点调换到工人利益的立场,直面工人的悲惨生活状况以及他们怠工和罢工的行动。小说为了减轻吴荪甫的道德压力,给他设置了一个迫不得已的情境,甚至给出了一个看上去“合理”的两难选择:“一个人又要顾全民族的利益,又要顾全自己阶级的利益,这中间有没有冲突?”[18]这样的所谓的“难题”,在茅盾所批评的李辉英的小说《万宝山》中就为他所思考——“作者努力使阶级意识克服民族意识”。[19]而在《子夜》中则正好相反,茅盾有着用民族意识克服阶级意识的倾向。作者借助所谓的“民族利益”议题,为吴荪甫对工人的压榨提供了合法性辩护和道德掩护。当然,小说也通过工人之口进行了揭露,通过资本家的奢华生活描写进行了映照,不过并不是很成功。因此,有评论家指出,《子夜》并不适合从“无产阶级文学的立场”来观察和分析,“如果那样的话,这书将更无价值,而这作者将要受更多的非难。”[20]而且,小说还借助杜学诗之口给出了“国家干预”的答案。杜学诗与吴荪甫的“铁腕”理论,看上去是站位不同而其实又是高度同构。作家的左翼身份驱使他去表现工人阶级及其领导者的革命行动,但是,作品的叙述重心自始至终在核心人物身上,作家的道德情感也不能不往他身上倾斜。
    对农村社会状况和农民暴动的叙述同样是《子夜》预定的叙述意图的重要方面。小说同样采取了侧面透露和直接叙述相结合的手段。作者正面叙述了曾沧海和曾家驹父子所经历的农民暴动。这样的叙述同样也偏离了主线,但这是作者“大规模表现中国社会”不可或缺的一个方“面”,也是体现其左翼作家身份的契机。作者几乎以幸灾乐祸的语调,表现了曾沧海父子的狼狈,展现了农村革命暴风雨般的打击力量。但聚焦都市的既定策略的作用,使得这一线索在叙述上还是受到了压制。但它对于吴荪甫的命运至关重要。在“最初构想”中,吴荪甫是在“交易所事业投机成功而致富了”的,但是在正文中,并没有交待其暴富的原因,这就使得他的财富来源集中在他家族在双桥镇的产业上了。所以,当吴荪甫在交易所投机中急需资金做最后决战时,家乡的农民暴动令他原来取之不尽的财富命脉被掐断,才最后败下阵来。也正因此,他才喊出“国家不像个国家”的愤怒之声。这样的叙述,假如放在民族利益与阶级利益的道德天秤上衡量,同样也是颇费思量的问题。
    在《子夜》中,吴荪甫一直将家庭视作他的天然的势力范围。在家庭中,吴荪甫有着《红楼梦》中贾政的影子,与曹禺话剧《雷雨》中的周朴园也有几多的神似。家庭看上去似乎很难与民族主义政治发生联系,但其实不然。吴荪甫控制着家庭,保持着家长的威严,让家庭成员对他保持着“信仰和崇拜”,这是他作为民族主义政治家的力量源泉之一。他利用其与杜竹斋的姻亲关系,与金融资本密切合作,谋夺朱吟秋的工厂,联合起来做多头。他控制着妻子林佩瑶,而通过妻子的情人雷参谋,获取中原大战的战况信息,为自己办实业和投机公债服务;他控制着四妹,要她嫁给杜学诗,其实是为了与姐夫金融资本家杜竹斋进一步加强联盟。更不要说这个家庭在双桥镇的当铺、地产、房租等为吴荪甫在上海的民族主义经济战提供源源不断的后方支持了。所以说,家庭是他的民族主义战场之一。
    但《子夜》在叙述吴家人物时,主人公吴荪甫的参与度是比较低的。就如同叙述工人罢工和农民暴动一样,作者往往是脱离主线而“各表一枝”。他大量地直接叙述林佩瑶、林佩珊等女眷与范博文、吴芝生等人在花前月下卿卿我我的资产阶级日常生活。这一线索的安排,有作者浓厚的兴趣之所在,甜腻的叙述中飘荡着若有若无的批判。作为一条软性的叙述,在叙述伦理上对刚性的吴赵大战显然是一个对照和调剂。而放在文化的序列上,吴家女眷的生活作为“五四”知识分子的遗梦,与“机械骑士时代”有着明显的不同,其在叙述上也构成一种相互阐释和瓦解的互文关系。
    茅盾在叙述吴荪甫开疆拓土的英雄行为时,是夸张的,带着一点儿嘲讽的,他常常使用心理叙述手段,披露其内心的紧张和虚张声势,以及偏于阴暗和狰狞的表情。就是在叙述吴家女眷的恋爱生活时,也没有多少浪漫,叙述者挂在嘴角的鄙夷的嘲笑一直挥之不去。在这种不信任叙述之下,吴荪甫的民族资本家的理想,以及他的经济战场上抵抗外国资本侵略的英雄身份,都受到了质疑。为了修补主人公的形象,作家在叙述其遭遇挫折时,总不忘来两句带有鲜明民族主义色彩的“感慨”,如吞并工厂时,他说:“对于国家,都是一点好处都没有的,末了徒然便宜洋商。”如得知双桥镇农民暴动资金抽不出来时,他就来一句“只要国家像个国家,政府像个政府,中国工业一定有希望的!”而当工人罢工怠工时,他就抛出了“共赴国难”的命题。由此可见,茅盾对吴荪甫的民族勇士的定位,多少有着几分的飘忽不定。
    四、虎头蛇尾的悲剧叙事
    在《子夜》的叙述中,在吴荪甫形象的塑造过程中,虽然存在着多线索平均用力的弊端,但总的来说,核心线索还是明确的。那就是,吴荪甫和赵伯韬围绕着公债的斗法。买办金融资本家赵伯韬的出场,为吴荪甫找到了一个最为有力的“捧哏”。
    如前所述,在“最初构想”、“提要”中,金融资本是“罪恶”的,“完全是买办阶级化身的金融资本家比起工商业者为更堕落”。[21]在《子夜》的正文中,作家延续了这一带有明显民族主义倾向的议题:“金融界只晓得做公债,做地皮。”“厂家一时周转不过来,想去做十万八万的押款”却非常困难。“勾结洋商,来做中国厂家的抵押款”,“他们想学美国的榜样,金融资本支配工业资本”。[22]所以,有人说:“有意识地突出了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23]在实业领域,有意突出日本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金融资本的本质,在《子夜》中,在赵伯韬、杜竹斋等银行家的身上得到了充分展现。
    但是,《子夜》中所指控的赵伯韬为买办资本的掮客,如其“背后有美国金融资本家撑腰”,有“美国的经验和金钱做后台老板”等,大多不过是空穴来风。[24]而且,赵伯韬还多次找他和解,劝告他:“自家人拼性命,何苦!”“你我中间,并没有什么不可解的冤仇,也不是完全走的两条路,也不是有了你就没有我。”告诫他“益中已经周转不灵,——况且战事看去要延长,战线还要扩大,益中那些厂的出品,本年内不会有销路”,要他不要执意与自己作对,不如与自己合作,一起赚钱。他甚至还表现出了对中国实业资本的敬仰和支持。[25]赵伯韬的和解和劝告,瓦解了他的意图代表美国资本控制中国实业的凶恶的买办资本家的形象,反而给予他的形象平添了几分深明大义的民族正气。
    但是,在主人公吴荪甫的想象中,在茅盾的叙述中,赵伯韬依然还是被塑造成了一个恶毒的美国资本的掮客。究其因,不外与中国农耕时代的重农抑商文化有关。中国传统文化认为,商业不产生价值,所以商人的形象是丑陋的。在现代时期,重农抑商转变为重实业而贬抑金融,认为银钱业不产生价值,所以美化工业资本家而丑化金融资本家。可以说,正是出于对于金融业的恶感,使得作者将赵伯韬驱逐到了民族利益的对立面,并塑造了他的丑恶奸雄的形象。他不但长得丑,而且道德堕落,尤其是私生活堕落,扫尽一切女人,毫无道德底线。而这一切,都是因为他是外国资本的掮客。这种强烈的经济被殖民感受下的文学反抗冲动,催生了现代文学中一批“西崽”形象。鲁迅笔下的假洋鬼子,老舍笔下的“二鬼子”,都可以看作是这种民族主义情结的产物。中国传统戏曲中的丑角—坏人形象,在民族叙事中,演化为丑角—反角的形象。
    出于民族主义情结,也为了给这出大戏找一个旗鼓相当的对手,茅盾对赵伯韬进行了丑化。在这出商战大戏中,吴荪甫唱起了红脸,而赵伯韬则唱起了白脸。尽管这二者所扮演的角色都不那么称职。因为吴荪甫已经涉入了金融和债市,违背了他一心图谋发展实业的承诺;而赵伯韬虽然在债市上呼风唤雨,但并不想去控制实业。茅盾给两个角色预设的身份性格、文化本质与故事实际叙述发生了接茬的错位。抽象的概念化的角色定性是容易的,而语境中人物命运伦理却是复杂的。民族主义旗号的强行植入,也难以渗透到具体的人物生活中,而成为漂浮在叙述之流表面的符号碎片。
    但这并不影响《子夜》的核心线索在“阴谋论”下的强力推进。虽然公债市场的“围剿符号”大戏,不断受到有关农村暴动、工人罢工和知识分子浪漫散淡生活的正面叙述的干扰,但线索依然分明。吴荪甫与赵伯韬的斗法,从吴老太爷的吊丧就已经开始,当唐云山等人筹建“实业救国”的益中信托公司的同时,赵伯韬的阴谋就启动了,他通过金融资本家杜竹斋的引荐,将吴荪甫拉入了“秘密多头组织”。吴荪甫及其益中公司的民族主义理想在金钱的诱惑下,发生了偏差,进入了作者和吴荪甫自己都鄙视的金融领域——债市。公债的获利使得吴荪甫沾沾自喜,尝到了甜头的吴荪甫越陷越深。但是,他依然保持着警惕,还是把主要精力放在实业上,因为那是他的理想之所在。当赵伯韬试图控制益中公司时,用他对付朱吟秋的手段给他下套,他已经彻底清醒。但是,他此时已无力自拔。赵伯韬的和解言论也是真诚的,但赵将他拉入债市却是他所无法原谅的。吴、赵之间由此陷入了敌对状态。小说在叙述吴赵矛盾时,似乎就是在商言商,冷冰冰的商业逻辑,遮蔽了吴荪甫内心真正的痛苦所在,让人感觉他就是像要主宰债市,就如同他控制自己的家庭、工厂以及工业界一样。两个经济恐龙,代表民族利益的工业界巨头,代表外国资本利益的金融界大鳄,就被作者的阴谋叙事拉入了斗兽场。叙述的剧情由此进入高潮。
    《子夜》在某种程度上不是小说而是戏剧,它的舞台性非常强,戏剧冲突也非常激烈,茅盾似乎在严格按照古典主义的三一律结构故事,推进情节。《子夜》中吴赵决斗,具备悲剧叙事所有的环节,从发生到发展到高潮,过程如亚里士多德所要求的那样完整。在过程叙述中,似乎一切都围绕着债市的较量,民族主义似乎悄然消隐,但其实不然,因为在这场大戏中一直有一个神秘的力量在行使希腊悲剧中“神”的权利,那个一直躲在幕后的力量就是“政府”。在阅读《子夜》时,许多人都想不通,为什么已经多头获利的吴荪甫一定要改做空头?其实他这样做的原因非常清晰,一是因为他失去了对赵伯韬的信任,二是因为他获得了蒋系军队在前方将失利的信息。但是,一直关注政治的吴荪甫,在本质上还是一个实业家而不是政治家。他对于公债市场的看空,触动了蒋系政府的利益,其必将进行干预,而这是他没有料到的。而赵伯韬不仅是一个金融家而且是政治家,看上去他好像买通了政、军两界,实际上,他的做多,符合了蒋系政府的利益。所以,在蒋系政府的干预下,修改了公债交易规则,保证了公债的信用。看上去吴荪甫及其空头组织是在与赵伯韬的多头集团决斗,实际上,他在与金融资本家和政府的同盟军战斗。吴荪甫与赵伯韬之间的公债市场的决斗,为什么那么悲壮?因为他在进行着一场注定要失败的战斗。他与蒋系政府决斗与他的民族主义情结之关系何在?其实在这场决斗之前,作者已经借助李玉亭之口交待,政府将发行救济实业公债,由外国银团联合国内金融界承销,最后控制中国实业。所以,吴荪甫与赵伯韬在债市上的决斗,看上去是市场中的多空双方的经济实力的较量,实际上是两种政治的搏杀。
    当然,吴荪甫的失败是作家茅盾接受了瞿秋白的建议,——“强烈地突出工业资本家斗不过买办金融资本家,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是没有出路的”[26]结果,也是他理论上的中国社会的“半封建半殖民地性质”的认知的结果。但是,正如瞿秋白所看到的,《子夜》实际表现了外国资本入侵的普遍性,就连吴荪甫也难以逃脱充当外国资本掮客的命运。[27]也就是说,吴荪甫是不彻底的。这当然是由左翼文学与生俱来的对于资产阶级的怀疑决定的。这种阶级怀疑也导致了一场悲剧的草草收场。当吴荪甫在失败后举起手枪,他的真实的自戕,是真的悲剧可以预期的结果,因为他的自杀将成全他的英雄美名,将增加悲剧的震撼人心的力量。而他不但没有自杀,而且还要到庐山去度假,一下子就将一场悲剧化解为一场儿戏,将吴荪甫早期的言行所建构起来的英雄形象破坏殆尽。这是作家在塑造吴荪甫形象时首鼠两端于“阶级论和民族主义”之间的结果,当然也是悲剧伦理服从于理论逻辑的结果。当故事伦理与叙述伦理发生冲突,以理性见长的社会剖析小说,会毫不犹豫让前者服从后者。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