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语言学 > 词典学 >

古汉语辞书的编纂和资料的运用(3)

http://www.newdu.com 2019-11-18 《辞书研究》2019年第1期 蒋绍愚 参加讨论

        三、书证
    (一)始见例
    书证的始见例很重要。《汉语大词典》不说明词义产生的时代,但根据始见例可以大致知道其时代。始见例过晚,就把词义产生的时代推迟了。但如果用了很早却不可靠的始见例,那又会错误地把词义产生的时代提前。如前面所举的“睡”字条,在“睡觉”义项下用了《庄子》例,就表示“睡觉”义在先秦就有了。这是错误的。所以,选择始见例要慎重。
    (1)①指示代词。与“这”相对。唐张鷟《朝野佥载》卷二:“尚书右丞陆余庆转洛州长史,其子嘲之曰:‘陆余庆,笔头无力嘴头硬。一朝受词讼,十日判不竟。’送案褥下。余庆得而读之,曰:‘必是那狗。’遂鞭之。”(《汉语大词典》)
    按:此书证正确。这是在王力《汉语史稿》中指出的。至今研究汉语语法史的学者,找到的指示代词“那”的最早例句就是此例。
    荷兰汉学家许理和(Zürcher 1987)在东汉支娄迦谶译的《文殊师利问菩萨署经》中找到一个例子:“诸过去佛悉那中浴。”他认为“我们这个得自佛经译文的唯一例子比非宗教文献上关于‘那’的记载要早五百年。”但实际上,许理和所举的“那”不是指示代词,而是介词,义为“於”。“那”的这个意义早见于《尔雅》:
    《尔雅·释诂》:“爰粤于那都繇,於也。”
    在先秦文献中也能找到例证:
    《国语·越语下》:“吴人之那不穀。”韦昭注:“那,於也。”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佛典中,“那”的这个意义用得很多,如前秦昙摩蜱、竺佛念译《摩诃般若钞经》卷一《摩诃般若波罗蜜问品》:“菩萨摩诃萨、摩僧那涅僧、摩诃衍三拔谛色不那中住,痛痒思想生死识不那中住,须陀洹不那中住……”连用43个“那中住”。同本异译支娄迦谶译《道行般若经》中大致作“於中”。(关于“那”的解释承南京师范大学何亚南教授提供)
    (2)【惭】仅一义:羞愧。《汉语大词典订补》增加了一个义项:感激,感念。唐杜甫《北征》:“顾惭恩私被,诏许归蓬荜。”
    【惭愧】亦作“慙媿”、“慙愧”。①因有缺点、错误或未能尽责等而感到不安或羞耻。《国语·齐语》:“是故大国慙媿,小国附协。”②感幸之词。意为多谢、难得、侥幸。唐王绩《过酒家》诗之五:“来时长道贳,惭愧酒家胡。”(《汉语大词典》)
    按:蒋礼鸿(1995)《敦煌变文字义通释》:“惭,感谢。”举例甚多。这个义项《汉语大词典》应该补充。此义项的始见例是什么呢?《敦煌变文字义通释》说:《搜神记》卷二十“仆是蚁中之王,不慎堕江,慙君济活”,“是惭作感谢义之最早见者”。
    王锳(1980)《诗词曲语辞例释》举江淹《别赋》:“乃有剑客慙恩,少年报士。”并分析《国语·齐语》“是故大国慙愧,小国附协”例,说:“文中所叙桓公所作所为,都是‘以德绥诸侯’的事,大国诸侯根本没有愧惧、愧耻的必要,倒是‘感荷、感服’之义于文义较为切合。”所以,“惭愧”表示“感谢”义可追溯至先秦。
    可见,要找始见例,是需要查检大量文献并加以分析的。
    (3)②副词。(3)表示揣测。或许;大约;莫非。《论语·述而》:“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朱熹集注:“莫,疑词。”唐杜甫《秋日寄题郑监湖上亭》诗之三:“赋诗分气象,佳句莫频频。”清纳兰性德《满宫花》词:“盼天涯,芳讯绝,莫是故情全歇。”(《汉语大词典》)
    按:此义项以《论语》为始见例,时代是很早,但“文,莫吾犹人也”历来有多种解释,而且大多不主张把“文”和“莫”点开,朱熹只是一家之言。辞书的书证,最好不采用这种例句。杜甫例又太晚。董志翘、蔡镜浩(1994)《中古虚词语法例释》举出六朝三例,如:
    《古小说钩沉·幽明录》:“阁上人曰:‘闻鱼龙超修精进,为信尔不?何所修行?’长和曰:‘不食鱼肉,酒卜经口,恒转尊经,救诸疾痛。’阁上人曰:‘所传莫妄?’”
    蒋礼鸿(1995)《敦煌变文字义通释》引俞忠鑫说:“莫”的此种用法可以溯源至先秦,如:
    《庄子则阳》:“至齐,见辜人焉,推而强之,解朝服而幕之,号天而哭之,曰:‘子乎!子乎!天下有大菑,子独先离之。’曰‘莫为盗?莫为杀人?’”
    但《庄子》此句有不同解释。郭象注:“杀人大菑,谓自此以下事。大菑既有,则虽戒以莫为,其可得已乎!”宣颖注:“又言不是为盗乎?不是为杀人乎?”解释不同,标点也就不同。一般都从郭注,标点为“莫为盗!莫为杀人!”我也倾向于郭注,因为除此例外,先秦找不到“莫”表示揣测的用法,宣颖的解释是根据六朝人的语感来读先秦文献。所以,难以用《庄子》此例作为始见例。
    可见,找始见例是要谨慎从事的。
    (二)义例不合
    书证是辞书很重要的一个部分。书证合适与否,也关系到辞书的质量。书证的问题很多,本文只谈一点:要正确理解书证,不能义例不合。
    (1)(14)表现。谓有动于中,表现于容色。《管子·心术下》:“金心在中不可匿,外见于形容,可知于颜色。”《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晋侯闻之而后喜可知也。”杜预注:“喜见于颜色。”《吕氏春秋·自知》:“文侯不说,知于颜色。”高诱注:“知,犹见也。”《淮南子·修务训》:“奉一爵酒,不知于色。”(《汉语大词典》)
    按:《吕氏春秋》《淮南子》例是。《左传》《管子》例非是。《左传》说“晋侯闻之而后喜可知”,是说他人可知其喜。杜预注“喜见于颜色”是解释说:晋侯之喜表现于外,故“喜可知”,并非说“可知”的“知”就是“见”。《管子》两句是说:如金之心“外见于形容”,所以“可知于颜色”,也不是说“知”就是“见”。如果这两处“可知”之“知”义为“表现”,那么,“可”该如何解释?
    (2)②突袭,突击。《左传·隐公九年》:“郑伯御之,患戎师,曰:‘彼徒我车,惧其侵轶我也。’”杜预注:“轶,突也。”汉刘向《新序·杂事四》:“庄王曰:‘嘻!吾两君之不相能也,百姓何罪!’乃退师以轶晋寇。”⑤通“逸”。(2)奔驰;逃跑。(《汉语大词典》)
    按:《新序》例误。此例原文如下:
    《新序·杂事四》:“既而晋人之救郑者至,请战,庄王许之。将军子重进谏曰:‘晋,强国也,道近力新,楚师疲势,君请勿许。’庄王曰:‘不可。强者我避之,弱者我威之,是寡人无以立乎天下也。’遂还师,以逐晋寇。庄王援枹而鼓之,晋师大败。晋人来,渡河而南,及败,奔走欲渡而北,卒争舟,而以刃击引,舟中之指可掬也。庄王曰:‘嘻,吾两君之不相能也,百姓何罪!’乃退师,以轶晋寇。”
    这是写楚庄王看到晋军战败,士卒争相逃命的惨状,说“百姓何罪”,于是就退军而让晋军逃逸。“轶”通“逸”,逃跑义,这里是使动用法,应归于义项⑤之(2)。编纂者没有读懂这个句子,错误地把它放到“突袭,突击”义项下了。
    (3)[bà《广韵》必驾切,去祃,帮。]
    ①辔首垂下部,即辔革。②缰绳。③器物上便于用手拿的部分。④枪靶子。借指枪。⑤比喻可以被人用以要挟的过失。⑥弓身的正中。张弓时握手处。唐王维《出塞作》诗:“玉靶角弓珠勒马,汉家将赐霍嫖姚。”
    [bǎ]射击的目标。元王实甫《丽春堂》第一折:“伸猿臂揽银鬃,靶内先知箭有功。”(《汉语大词典》)
    按:王实甫例的“靶”应为义项⑥张弓时握手处。意为箭尚在弓内就先知必能射中。“靶”之“射击的目标”义出现很晚,我查检到明代仅一例:
    明代罗懋登《三宝太监西洋记》二十四回:“我做个~子,你射来。”
    (4)【荠】1.cí①草名。蒺藜。孟浩然《登兰山寄张五》诗:“天边树若荠,江畔月如舟。”
    2.jì②菜名,荠菜。《诗经·邶风·谷风》:“谁谓荼苦,其甘如荠。”(《古汉语词典》第二版)
    按:在“蒺藜”下引孟浩然诗误。孟浩然诗是有来历的。
    《颜氏家训·勉学》:“《罗浮山记》云:‘望平地树如荠。’故戴暠诗云:‘长安树如荠。’”
    杨慎《升庵诗话》卷十三:“《罗浮山记》云:‘望平地树如荠。’自是俊语。梁戴暠诗:‘长安树如荠。’用其语也。后人翻之益工,薛道衡诗:‘遥原树若荠,远水舟如叶。’孟浩然诗:‘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当作“舟”)如月。’”
    《太平御览》卷四十一裴渊《广州记》:“罗山隐天,……山际大树合抱,极目望之,如荠菜在地。”
    首先,“望平地树如荠”不可能是树像蒺藜,“荠”是荠菜,《广州记》说得很清楚。其次,“蒺藜”义的“荠”是平声字(《广韵》疾资切),“荠菜”义的“荠”是仄声字(《广韵》徂礼切)。诗词中用“树如荠”的很多,看一看这些诗词的押韵情况,就可以知道“荠”是仄声字。
    戴嵩《度关山》是转韵的,前六句押的是仄声韵。
    昔听陇头吟,平居已流涕。今上关山望,长安树如荠。千里非乡邑,四海皆兄弟。
    唐诗宋词中也是如此:
    李商隐《偶成转韵》:“明年赴辟下昭桂,东郊恸哭辞兄弟。韩公堆上跋马时,回望秦川树如荠。”
    辛弃疾《西河》词:“西江水。道是西风人泪。无情却解送行人,月明千里。从今日日倚高楼,伤心烟树如荠。”
        注释:
    ①数字为黄焯(2006)《经典释文汇校》页码。
    ②《淮南子》中除人名外,仅此2例。
    原文参考文献:
    [1]陈彭年(宋).新校互注宋本广韵.余迺永校注.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
    [2]董志翘,蔡镜浩.中古虚词语法例释.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4.
    [3]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词典编纂处.汉语大词典.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上海辞书出版社,1986-1994.
    [4]汉语大词典编纂处编.汉语大词典订补.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
    [5]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编.汉语大字典(第二版).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武汉:崇文书局,2010.
    [6]何九盈,王宁,董琨主编.辞源(第三版).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
    [7]黄焯.经典释文汇校.北京:中华书局,2006.
    [8]蒋礼鸿.敦煌变文字义通释(第五版).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9]刘洁修.成语源流大词典.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
    [10]马建忠.马氏文通.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1989.
    [11]梅祖麟.唐五代“这”“那”不单用作主语.中国语文,1987(3).
    [12]商务印书馆辞书研究中心编.古代汉语词典(第二版).北京:商务印书馆,2017.
    [13]孙玉文.大型语文工具书编写和修订应该加强字的音义关系的研究——以“被”字为例.//中国训诂学会《中国训诂学报》编辑部.中国训诂学报(第一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14]王力.同源字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15]王力.王力古汉语字典.北京:中华书局,2000.
    [16]王叔岷.史记斠证.北京:中华书局,2007.
    [17]王锳.诗词曲语辞例释.北京:中华书局,1980.
    [18]萧涤非,张忠纲.杜甫全集校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4.
    [19]赵振铎.集韵校本.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2.
    [20]周祖谟.四声别义释例.//周祖谟问学集.北京:中华书局,1966.
    [21]朱德熙.自指与转指.《方言》,1983(1).
    [22]朱金城.白居易集笺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