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语言学 > 词典学 >

古汉语辞书的编纂和资料的运用

http://www.newdu.com 2019-11-18 《辞书研究》2019年第1期 蒋绍愚 参加讨论

    内容提要:古汉语辞书的编纂必须以充分的资料为基础,文章从注音、释义和义项、书证三个方面论述了这一点。
    关 键 词:古汉语辞书;资料;注音;释义;义项;书证
    作者简介:蒋绍愚,北京大学中文系,清华大学人文学院。
     
    要编纂一部高质量的古汉语辞书,牵涉到很多方面。本文只谈一点:古汉语辞书的编纂要以充分的资料(包括古代的文献资料和近人、今人的相关研究成果)为基础。无论是注音、释义还是书证,究竟该如何处理,都要以充分的资料为依据来分析和判断。如果掌握资料不充分,分析不深入,理解不正确,就难免出现问题。资料的运用和古汉语辞书的质量关系很大。
    本文对古汉语辞书的一些条目进行讨论。为清晰起见,字头和词头都加【】。
        一、注音
    古汉语辞书注音的问题看起来比较简单,好像根据古代韵书注出今音即可。但实际上,有不少复杂的问题。
    下面先看有关条目,再分析问题。
        (一)被
        【被】
    (一)bèi《广韵》皮彼切,上纸並。歌部。
    ①被子。③覆盖。《楚辞·招魂》:“皋兰被径兮斯路渐。”王逸注:“被,覆也。”
    (三)pī《集韵》攀糜切,平支滂。歌部。
    ①覆盖。后作“披”。《左传·襄公十四年》:“乃祖吾离被苫盖,蒙荆棘。”《史记·绛侯周勃世家》:“军士吏被甲。”(《汉语大字典》)
    [bèi《广韵》皮彼切,上纸,並。]
    ①被子。睡眠时用以覆体。③覆盖。《文选·张衡〈东京赋〉》:“芙蓉覆水,秋兰被涯。”薛综注:“被,亦覆也。”
    [pī《集韵》攀糜切,平支,滂。]后作“披”。
    ①搭衣于肩背。《左传·襄公十四年》:“昔秦人迫逐乃祖吾离于瓜州,乃祖吾离被苫盖,蒙荆棘,以来归我先君。”杨伯峻注:“被同披。蒙,冒也。”《楚辞·九歌·山鬼》:“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萝。”②穿着。《孟子·尽心下》:“舜之饭糗茹草也,若将终身焉;及其为天子也,被袗衣,鼓琴,二女果,若固有之。”《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君之后宫以百数,婢妾被绮縠,余粱肉,而民褐衣不完,糟糠不厌。”《资治通鉴·魏明帝青龙三年》:“陛下既尊群臣,显以冠冕,被以文绣,载以华舆。”(《汉语大词典》)
    两部辞书的注音的依据都是《广韵》和《集韵》:
    纸韵:被,寝衣也,皮彼切。又姓。又皮义切。
    寘韵:被,被服也,覆也,《书》曰:“光被四表。”平义切。又平彼切,寝衣也。(《广韵》)
    支韵:被,《广雅》:褐被,不带也。攀糜切。
    纸韵:被,部靡切,寝衣。一曰及也。亦姓。
    寘韵:帔被襬,披义切,《说文》:“弘农谓裙帔。”或作被,襬。《说文》:“寝衣长一身有半。”一曰加也。平义切。(《集韵》)
    无论是古代韵书,还是现代辞书,音和义都是相关的,哪个义读哪个音,需要认真推敲。
    孙玉文(2009)对两部辞书“被”字条音义的处理提出批评,认为“把很多本读平义切的字义都放到了皮彼切,平义切基本上只保留作为‘假发’讲的‘被’,这种处理不符合中古‘被’读皮彼切和平义切的音义结合实际,没有科学根据”,“把一些本读並母的‘被’处理为读攀糜切的‘被’,导致滂母和並母音义结合的混淆”,“(把‘穿着’义)跟‘披在肩背上’义混同起来,统一解释为‘通披’,或‘后作披’,都不合于古”。他的意见是应该认真考虑的。下面讨论几个有关的问题。
    1.把“被子”“覆盖”两个义项都放在“皮彼切”下是否合适?
    《广韵》“寝衣”为“皮彼切”,“覆也”为“平义切”,两者不同音。但“寝衣”和“覆也”是以声调区分名动的四声别义,其区别只在声调。周祖谟(1966)《四声别义释例》:“区分名词用为动词”之例有:“被,寝衣也,所以覆体者,部委切。上声。覆之曰被,部伪切。去声。”“寝衣”的“皮彼切”本为上声,但浊上变去,就和“覆盖”义的“平义切”同音了。所以,把“被子”“覆盖”两个义项放在同一个音项下,今音均为bei,并以《广韵》的“皮彼切”为音据,应该说是可以的。或者,可以把“平义切”也作为音据,把注音改为:“bèi《广韵》皮彼切,上纸,並。又平义切,去寘,並。”
    2.“搭衣于肩背”义的“被”读什么音?
    (三)pī《集韵》攀糜切,平支滂。歌部。
    ①覆盖。后作“披”。《左传·襄公十四年》:“乃祖吾离被苫盖,蒙荆棘。”……《史记·绛侯周勃世家》:“军士吏被甲。”(《汉语大字典》)
    按:把这两个例句作为同一义项,不妥,而且此义项释义“覆盖”与“被(一)”义项③重复。
    《汉语大词典》也把“Pī《集韵》攀糜切”作为一个音项,也说“后作‘披’”。但分为两个义项:①“搭衣于肩背。”用《左传》“被苫盖”等例。②“穿着。”用《孟子》“被袗衣”等例。义项的分合比《汉语大字典》合理。
    “苫盖”是无法穿的,只能“披搭于肩背”。这个“被”古书也有反切:如:
    《经典释文》:《左传·襄公十四年》“被苫盖”:普皮反(538)①。
    《春秋左传正义》:《左传·襄公十四年》“被苫盖”:“被,普支反。”
    其反切和《集韵》“攀糜切”相同,把它放在《集韵》的“攀糜切”下,今音为pī,这没有问题。
    3.需要讨论的是《汉语大词典》的“穿着”义(《汉语大字典》无相应义项),这个义项该注什么音?《汉语大词典》把它也放在《集韵》的“攀糜切”下,今音为pī,这是否合适?
    其实,“穿着”义的“被”的读音,在《广韵》中是有的,《广韵·寘韵》:“被,被服也,覆也。《书》曰:‘光被四表。’平义切。”这个“被服”不是名词,而就是“穿着”的意思。《广韵》中“被服”义的“被”和“覆盖”义的“被”同音,均为“平义切”;如果根据《广韵》,今音应该读去声,为bèi。
    这一点可以用陆德明《经典释文》来证明。孙玉文(2009)做了统计,《经典释文》给作“穿着”讲的“被”注音12次,都是去声。下面,我们引用《经典释文》中给“被甲”做的注音作为例证:
    《周礼·旅贲氏》注“被甲”:皮伪反(284)。《左传·僖公二十八年》“四马被甲”:皮义反(497)。《左传·哀公十五年》注“介,被甲”:皮寄反(615)。《穀梁传·僖公二十二年》“被甲婴胄”:皮既反(665)。
    也可以用《汉书》颜师古注作证:
    《汉书·高祖纪下》:“朕亲被坚执锐。”《成帝纪》:“多畜奴婢,被服绮縠。”《江充传》:“自请愿以所常被服(衣)冠见上。”《贾谊传》:“将吏被介胄而睡。”《河间献王传》:“被服儒术。(瘢颜:言常居处其中也。)”《外戚传下》:“即且令妾被服所为不得不如前。”《王莽传上》:“被服如儒生。”这几处颜注皆云:“被音皮义反。”《文选》李善注也是如此:
    《文选·南都赋》:“被服杂错,履蹑华英。”李善注:“杂错,非一也。被,皮义切。”
    (按:《汉语大词典》“被服”条有些问题,这里不讨论。)
    《经典释文》、《汉书》颜师古注、《文选》李善注给“穿着”义的“被”注音所用的反切上字都是“皮”(並母),下字都是去声字,“义、寄、伪”为寘韵,“既”为未韵。这和《广韵》的“平义切”一样。《广韵》“被服也(穿着)”和“覆也”都是“平义切”,都是去声。
    那么,辞书中把“穿着”义的“被”和“覆盖”义的“被”分开,前者音pī,后者音bèi,对不对呢?下面讨论这个问题。
    4.这牵涉到“被”和“披”的关系。
    《汉语大词典》“音pī,后作‘披’”下有两个义项,要分开讨论。
    (1)“披”在上古汉语中最常用的意义是“分开”,《广韵·支韵》:“披,分也。敷羁切。”其“搭于肩背上”的意义是后起的,《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都列了这个义项:《汉语大字典》[披]⑧覆盖。《汉语大词典》[披[1]](11)覆盖或搭衣于肩。
    当“披”的“搭于肩背上”的意义产生之后,“普皮反”的“被”与之同音同义,后来写作“披”,这是可以的。这在文献中可以找到例证。如:
    《全唐文》卷七一五韦处厚《兴复寺内道场供奉大德大义禅师碑铭》:“或披苫盖,或窟岩石。”
    (2)但“皮义反”的“被(穿着)”音义都和“披”不同,这种“被”一般都不写作“披”。如下列“被衣”就不能写作“披衣”:
    《吕氏春秋·去宥》:“清旦,被衣冠。”
    《淮南子·人间》:“使被衣不暇带,冠不及正,蒲伏而走,上车而驰。”
    《淮南子·修务》:“彼乃始徐行微笑,被衣修擢。”②
    《楚辞·哀时命》:“下被衣于水渚。”王逸注:“渚,水涯也。言己虽穷,犹凿山石以为室柱,下洗浴水涯,被己衣裳,不失清洁也。”
    这些“被衣”都是“穿衣”的意思。写作“披衣”,就不是“穿衣”的意思,而是“把衣服搭于肩背”的意思。这两者的意义必须分清。
    “披衣”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呢?《汉语大词典》有“披衣”条:
    【披衣】将衣服披在身上而臂不入袖。三国魏曹丕《杂诗》之一:“展转不能寐,披衣起彷徨。”
    当今出版的古籍中,有的“披”字实为“被”字之误。曹丕《杂诗》的“披衣”是比较可靠的,《文选》卷二十九,《艺文类聚》卷二十七此诗皆作“披衣”。
    《韩诗外传》有一例“披衣”:
    《韩诗外传》卷八:“越王勾践使廉稽献民于荆王。……荆王闻之,披衣出谢。”
    但这个故事和《说苑》卷十二的一个故事大致相同,而《说苑》作“被衣”:
    《说苑》卷十二:“越使诸发执一枝梅遗梁王。……梁王闻之,被衣出以见诸发。”
    所以要把《韩诗外传》的“披衣”作为“搭衣于肩背”的始见例尚存疑问。
    “衣”是既可以“被”也可以“披”的,但“被(平义切)衣”和“披(敷羁切)衣”音义都不同,虽然“被(bèi)衣”出现早,“披(pī)衣”出现晚,但不能笼统地说“被”后作“披”。
    在纪昀《阅微草堂笔记》中,“披衣”10例,均为“搭衣于肩背”之义;“被衣”未见,“穿衣”义用“著衣”(3例)。可见直至清代,“披衣”仍不等同于古代的“被衣”之义。
    (3)“皮义反”(去声)的“被”有一些后来写作“披”,主要是以下这些:
    A.被发——披发
    先秦均作“被发”,读去声。如:
    《论语·宪问》:“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释文》:“被,皮寄反。”
    《左传·哀公十七年》:“卫侯梦于北宫,见人登昆吾之观,被发北面而噪。”《释文》:“被,皮义反。”
    后作“披发”。如:
    《韩诗外传》卷六:“简子披发杖矛而见我君。”(按:但此例不可靠,因为《御览》引此作“被发”。)
    荀悦《汉纪·哀帝纪下》:“道中相逢多至数千人,或披发徒跣,斩斫门关,逾墙入屋,或乘骑奔驰。”
    B.被甲——披甲
    唐以前的文献,全作“被甲”。从五代开始,出现“披甲”,一些史书统计如下:
    《旧唐书》“被甲”6例,“披甲”5例。《新唐书》《新旧五代史》均作“被甲”。《宋史》“被甲”21例,“披甲”3例。《元史》“被甲”1例,“披甲”无。《明史》“被甲”14例,“披甲”1例。《册府元龟》“被甲”67例,“披甲”19例。《资治通鉴》全作“被甲”。而小说《三国演义》则全作“披甲”(13例)。下面一些例句值得注意:
    《东观汉纪》卷八:“(耿秉)性勇壮而易于事,军行常自被甲在前”。
    《后汉书·耿弇传》:“秉性勇壮而易于事,军行常自被甲在前。”
    《北堂书钞》卷一百十五引作“被甲在前”。
    《册府元龟》卷390、394引作“披甲在前”。
    同一句话,《东观汉纪》《后汉书》《北堂书钞》均作“被甲”,而《册府元龟》作“披甲”,《册府元龟》的“披甲”只能是穿着甲,而不是披着甲。
    《搜神记》卷六:“有数人披甲持弓弩至良家。”汪绍楹注:“本条见《艺文类聚》九四引作《搜神记》。”
    但《艺文类聚》九四作“有数人被甲持弓弩至良家”。今本《搜神记》的“披甲”可能是明代人改的。
    有一些唐诗清人注释引文作“披甲”,但查原书,实际上是“被甲”:
    杜甫《送杨六判官至西蕃》诗:“伤时即据鞍。”宋郭知达《九家集注》:“援自请曰:‘臣尚能披甲上马。’”
    李白《赠宣城宇文太守》:“据案空矍铄。”王琦注:“《后汉书》:‘马援披甲上马。’”
    按:《后汉书·马援传》:“援自请曰:‘臣尚能被甲上马。’”
    杜甫《陪王侍御同登》:“回职罢酒上马归。”仇兆鳌注:“《史记》:‘廉颇披甲上马。’”
    按:《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为之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
    有没有更早的“披甲”?
    《汉语大词典》:【披甲】1.穿上铠甲。《汉书·陈汤传》:“望见单于立五采幡织,数百人披甲乘城。”
    如果把《汉书·陈汤传》多看一点,可以看到,在这句话后面还有一处“被甲”:
    “单于乃被甲在楼上,诸阏氏夫人数十皆以弓射外人。”
    有人认为《汉书·陈汤传》的“披甲”不是穿着铠甲,而是披着铠甲。但经查检,《汉书》中“被甲”11见,“披甲”仅此一见。标点本《汉书·陈汤传》确实作“披甲乘城”,但标点本是以王先谦《汉书补注》为底本的,而中华书局1981年据光绪二十六年虚受堂本影印出版的《汉书补注》1327页此句仍作“被甲乘城”。《资治通鉴》亦载此事,几乎是全抄《汉书》的,经查对,《资治通鉴》卷二十九中此事的记载(有一页多)与《汉书补注》仅有2字不同(《汉书》作“幡织”“印射”,《通鉴》作“幡帜”“仰射”),而此句作“数百人被甲乘城”,胡三省注:“被,皮义翻,下同。”这也证明《汉书》“被甲乘城”不作“披”。
    C.被坚执锐——披坚执锐
    【披坚执锐】唐刘长卿《请赴行营表》:“披坚执锐,虽未经于戎行;制胜伐谋,亦尝习于事业。”明王玉峰《焚香记·藩篱》:“战陈军旅,此武夫之常;披坚执锐,乃臣子之分。”(《汉语大词典》)
    【披坚执锐】原作[被坚执锐]《墨子·鲁问》:“翟虑被坚执锐救诸侯之患。”……《史记·陈涉世家》:“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
    后来多作[披坚执锐]《(唐)刘禹锡集·一一·请赴行营表》:“臣再授兵符,夙参军幕。披坚执锐,虽未经于戎行;制胜伐谋,亦尝习于事业。”明王玉峰《焚香记·一一·藩篱》:“战阵军旅,此武夫之常;披坚执锐,乃臣子之分。”(刘洁修《成语源流大词典》)
    按:【披坚执锐】条,《汉语大词典》引刘长卿例误,应为刘禹锡。刘禹锡例实为“被坚执锐”,见《刘禹锡集》卷十一(中华书局,1990)和《全唐文》卷六百二(中华书局,1982)。《焚香记》例确是“披坚执锐”,但时代已是明代。
    《全唐文》中有7篇文章作“被坚执锐”,有9篇文章作“披坚执锐”。9篇的作者为:谢偃(156)、萧颖士(323)、李筠栖(370)、白居易(662)、胡曾(811)、王滔(821)、钱珝(833)、史在德(849)、钱昱(893)。除白居易外,都没有个人的别集。而《全唐文》卷六百六十二所收的白居易《魏博军将吕晃等从宏正到镇州各加御史大夫宾客等制》一文,收在《白居易集笺校》中,作“被坚执锐”(见朱金城1988)。其余8篇的“披”无法查考,可能未必是唐代的写法,而是清代编《全唐文》时的写法。
    D.被褐——披褐
    最早见于《老子》七十章:“是以圣人被褐怀玉。”诸本均作“被”,唯宋代范应元《老子道德经古本集注》作“披”,注云:“披音被,衣覆也。”
    唐代以前的文献除三例外均作“被褐”。这三例需要讨论:
    《抱朴子·君道》:“或披褐而朝隐,或沉沦于穷否。”杨明照注:“本书《交际》《任命》《吴失》《博喻》四篇,亦并有‘被褐’之文,则此处之‘披’当作‘被’矣。”
    《南史·隐逸传·臧荣绪》:“自号‘披褐先生’。”
    《南齐书·高隐传·臧荣绪》:“自号‘被褐先生’。”
    按:《南史》唐李延寿撰,《南齐书》梁萧子显撰。“披”和“被”是时代的不同。
    李玉明主编《三晋石刻大全·长治市襄垣县卷》隋大业三年石刻(有图版):“披褐怀珠。”
    按:这是笔者所见到的“披褐”的最早例。
    从宋代开始,“披褐”逐渐增多。如:
    《册府元龟》“被褐”14例,“披褐”3例。其中卷791:“猛披褐而诣之。”按:《晋书·石勒载记》:
    “桓温入关,猛被褐而诣之。”
    《太平广记》全是“披褐”(5例),无“被褐”。
    《资治通鉴》“被褐”2例,其中卷291《后周纪》:“北汉主自高平被褐戴笠。”胡三省注:“被,皮义翻。”“披褐”1例,卷99《晋纪》:“闻桓温入关,披褐诣之。”
    清人注唐诗,引书也作“披褐”:
    李白《贬夜郎半道承恩》:“扪虱对桓公。”王琦注:“《晋书》:‘王猛披褐诣之。’”
    《全唐文》“被褐”31例,“披褐”仅1例:725卷李公佐《谢小娥传》:“娥誓心不嫁,遂剪发披褐。”
    (4)下面要进一步讨论:“被(皮义反)”和“披”音义都不同,为什么有的“被”后来能写作“披”呢?
    这有多种原因。
    A.“被发”的“被”虽然《释文》音“皮义反”,但不是“穿着”义,而是“覆盖”义,“被发”谓以发覆身,也就是头发盖在身上(主要是肩背上)。当“披”产生了“搭于肩背上”之义后,“被发”也就可以说成“披发”。但“被发”的“被(bèi,覆盖)”和“披发”的“披(pī,搭于肩背上)”音义都不同,这是词汇的替换,而不是字形的替换。
    B.“被衣”的“被”一般不能换成“披”,但在某种情况下,“被”和“披”也会有交叉。如:
    《汉书·扬雄传》:“衿芰茄之绿衣兮,被夫容之朱裳。”颜注:“被音披,又音皮义反。”
    这个句子,既可以理解为穿着芙蓉之朱裳,这时“被”就是“穿着”义,所以颜注音“皮义反”;也可以理解为把芙蓉披在身上为朱裳,这时“被”就和“被苫盖”的“被”一样,是“披着”义,所以颜注“音披”。
    《楚辞·九辩》“被荷裯之晏晏兮。”洪兴祖注:“被,音披,又如字。”“被”字两读,也是同样的道理。
    这种“被”如果音披,后来就可以写作“披”了,如:
    刘长卿《望龙山怀道士许法棱》:“中有一人披霓裳,诵经山顶飧琼浆。”
    C.正因为有“被发——披发”和“被夫容之朱裳——披霓裳”共存的情况,才会使人们产生一种错觉,认为“被”可以写作“披”。我想,“披甲”“披坚执锐”和“披褐”就是这样产生的,这种写法的时代都相当晚,都是宋代以后,那时“穿着”的“被”已少见,而“披”的“搭衣于肩背”的用法已经相当普遍了。
    (5)那么,这些后来可以写作“披”的“被”,应该读什么音呢?
    “被发”的“被(覆也)”仍应为去声,今音为bèi。前面说过,“被发”和“披发”意义相同,但“被”和“披”不是一个词,音义都不同。
    “被甲”“被坚执锐”“被褐”的“被(穿着)”,从宋代到清代有两种读法。
    A.《资治通鉴》卷65:“被甲者少。”胡三省注:“被,皮义翻。”卷291:“北汉主自高平被褐戴笠。”胡三省注:“被,皮义翻。”杜甫《醉时歌》:“杜陵野客人更嗤,被褐短窄鬓如丝。”仇兆鳌注:“被,去声。”《夏夜叹》:“青紫虽被体,不如早还乡。”仇兆鳌注:“被,去声。”照这种读法,“被(穿着)”仍为《广韵》的“平义切”,去声,今音bèi。
    B.贾昌朝《群经音辨·卷六·辨彼此异音》:“箸谓之被,音披。覆谓之被,平义切。”元代程端礼《程氏家塾读书分年日程》卷三引用了贾昌朝的读音:“被音披,著谓之。平义切,覆谓之。”仇兆鳌《杜诗详注》、杨伦《杜诗镜诠》为杜甫诗《魏将军歌》“被坚执锐略西极”做注,均在“被”下注“音披”。照这种读法,“被(穿着)”应和“披”同音,平声,今音pī。
    我想,A读法是循古的,《资治通鉴》中全部是“被甲”,无一例“披甲”,本身就是循古的写法。胡三省为“被”的注音全都是“皮义翻”,也是循古的注音。B读法是趋新的。因为宋代以后不少“被(穿着)”可以写作“披”,所以把“被(穿着)”也读作“披”。究竟在明清时期哪一种读法占优势?我看到的资料有限,无法判断。仇兆鳌对同一个“被(穿着)”有两种不同的注音,可能他认为“被(穿着)”一般是应该读去声的,但“被坚执锐”写作“披坚执锐”的太多了(上文说过,清编《全唐文》中“披坚执锐”9例,“被坚执锐”7例),把“被坚执锐”和“披坚执锐”读作两个音,可能人们觉得不习惯,所以就都读作pī。那么,是否随着把“被(穿着)”写作“披”的越来越多,“被(穿着)”读作“披”的也越来越占优势?这个问题是需要研究的。语言是约定俗成的。如果从明清到现在,把“被(穿着)”读作“披”的占了优势,那么,尽管与中古音不合,辞书也应把“被(穿着)”注为pī。
    【亡】(二)wú《集韵》微夫切,平虞微。阳部。
    通“无”。《集韵·虞韵》:“无,或作亡。”(《汉语大字典》)
    [wú《集韵》微夫切,平虞,微。]
    ①无,没有。《论语·子张》:“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邢昺疏:“亡,无也。”《汉书·司马相如传上》:“乌有先生者,乌有此事也,为齐难;亡是公者,亡是人也,欲明天子之义。”颜师古注;“亡读曰无。”(《汉语大词典》)
    【亡】2.wú《集韵》微夫切,平,虞韵,微。鱼部。
    通“无”。(《辞海》第3版)
    【亡】wáng武方切,平,阳韵,微,阳部。
    ㈣无。……按,此义后人读如“无”音,但《广韵》《集韵》无此音,《经典释文》亦无此音。(《王力古汉语字典》)
    “亡”有“无”义,这是没有问题的。问题是这个义为“无”的“亡”读什么音?是读wú还是读wáng?
    认为应读wáng也有道理。上古汉语中与“无”同义的有很多词,如“罔”也有“无”义,但“罔”读wǎng而不读wú。王力(1982)《同源字典》收了一组义为“无”的同源词,其中有“无”和“亡”“罔”,王力先生认为“无”和“亡、罔”是鱼阳对转。确实,同源词的音不一定相同,也可以是对转。《同源字典》还说:“‘亡’有‘无’义,但仍读武方切,不读‘无’音。《广韵》下平声阳韵:‘亡,无也。’上平声虞韵不收‘亡’。”
    这个问题是需要讨论的。
    确实,《广韵·阳韵》:“亡,无也,灭也,进也。无方切。”但《集韵·虞韵》:“無无亡武橆,微夫切。《说文》:‘亡也。’奇字作无。……或作亡武橆。”《集韵·阳韵》:“亡亾,武方切。《说文》:‘逃也。’一曰无也。”两部韵书的注音不一样。
    《经典释文》对此也有注音。
    《周礼·车僕》注:“为铭各以其物,亡则以缁。”《释文》卷8:“亡则音无。”(277)《左传·昭公十三年》:“子干之官,则右尹也。数其贵宠,则庶子也。以神所命,则又远之。其贵亡矣,其宠弃矣。民无怀焉,国无与焉。将何以立?”《释文》卷十九:“亡音无,又音如字。”(579)《论语·述而》:“亡而为有。”《释文》卷二十四:“亡如字,一音无。”(702)朱熹《集注》:“亡,读为无。”《论语·子张》:“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释文》卷二十四:“亡如字。无也。”(716)朱熹《集注》:“亡,读作无。”《庄子·大宗师》:“子祀曰:‘女恶之乎?’曰:‘亡,予何恶!’”《释文》卷二十六:“亡如字。绝句。”(756)
    其他注音材料也有。如:
    《穀梁传·庄公二十九年》:“一有一亡曰有。”范宁注:“亡如字,又音无。”
    《左传·襄公九年》:“史曰:是谓艮之随。随其出也,君必速出。姜曰:亡。”孔疏:“亡如字读者,或音无。”
    《礼记·儒行》:“今众人之命儒也妄常,以儒相诟病。”郑注:“妄之言无也。”陆德明《释文》:“妄,郑音亡。亡,无也。”孔疏:“妄,郑音亡。亡,无也。王音忘。”
    《史记·白起王翦列传》:“君之所得民亡几何人。”《集解》引徐广曰:“亡音无也。”
    《史记·鲁仲连列传》:“亡意亦捐燕弃世。”《索隐》:“亡音无。”
    《经典释文》的注音是不一致的,上述5处注音,有一处说“如字”,两处说“音无”,一处说“亡如字,一音无”,一处说“亡音无,又音如字”。看来,陆德明听到的读法,“如字”和“音无”都有。在其他注音材料中,最早的是郑玄为“妄”的注音,读作“亡”,说明在郑玄看来,义为“无”的词不一定读作“无”,也可以读作“亡”。晋代的范宁也把“亡”读为如字。刘宋的徐广读作“无”。唐代的孔颖达读为如字,司马贞读作“无”。到朱熹作《论语集注》,就明确地读作“无”。也许,义为“无”的“亡”字的读法,较早是如字,后来逐渐读为“无”。
    王念孙《读书杂志》卷八十五:“亡读如无,或言亡,或言亡其,皆转语词也。亡或作无。《汉书·货殖传》:‘宁爵无刁。’孟康曰:‘奴自相谓:宁欲免去作民有爵邪?无将止为刁氏作奴乎?’无发声助也。《庄子·外物篇》曰:‘抑固窭邪?亡其略弗及邪?’《吕氏春秋·审为篇》曰:‘君将攫之乎?亡其不与?’《爱类篇》曰:‘必得宋乃攻之乎?亡其不得宋且不义犹攻之乎?’《韩策》曰:‘听子之谒而废子之道乎?又亡其行子之术而废子之谒乎?’是凡言亡其者皆转语词也。《越语》曰:‘道固然乎?妄其欺不谷邪?’《赵策》曰:‘不识三国之憎秦而爱怀邪?妄其憎怀而爱秦邪?’妄亦读如无。”
    他的意思是:不但表否定的“亡”读作“无”,就是表选择问的词语“亡其”“妄其”,其中的“亡”“妄”也读作“无”。
    《庄子·外物》:“抑固窭邪,亡其略弗及邪?”郭庆藩《庄子集释》:“亡读如无,亡其转语也。《史记·范雎蔡泽列传》:‘亡其言臣者贱不可用乎……’《吕氏春秋·爱类篇》:‘亡其不得宋且不义犹攻之乎?’韩策:‘又亡其行子之术而废子之谒乎?’是凡言亡其皆转语词也。”
    王念孙、郭庆藩的读音反映了清代学者的读音。可能从宋代至清代人们已经把义为“无”的“亡”读为“无”了。辞书把“亡”的这个义项注音为wú是对的。
    上述材料都是后代人对“亡(无也)”的读法。至于“亡(无也)”在先秦究竟是读阳声韵还是读阴声韵,我们今天无法考知。《诗经》中有“亡(无也)”一例:《诗经·邶风·谷风》:“何有何亡,黾勉求之。”但“亡”不是韵脚,无法从押韵推求是什么韵部。但辞书的注音,是告诉读者这个字在今天该怎么读,所以,根据清代人的读法,注为wú是可以的。
    从上引王念孙、郭庆藩的材料可以看到,除“亡”以外,古代“妄”“忘”也可以表示“无”。这两个字该怎样读?
    《汉语大词典》对“妄”和“忘”字条的注音不太一致:
    “妄”有两个音项:
    [wàng《广韵》巫放切,去漾,微。]
    [wáng《集韵》武方切,平阳,微。]通“亡”。
    下有两个义项:
    (1)无。《札记·儒行》:“今众人之命儒也妄常,以儒相诟病。”郑玄注:“妄之言无也。言今世名儒无有常人,遭人名为儒。”陆德明释文:“妄,郑音亡。亡,无也。”
    (2)连词,表示选择。抑或,还是。
    而复音条目“妄其”的注音是:
       
    “忘”有三个音项:
    [wàng《广韵》巫放切,去漾,微。]
    此音项下第4个义项为:
    ④无。《史记·孟尝君列传》:“日暮之后,过市朝者掉臂而不顾。非好朝而恶暮,所期物忘其中。”司马贞索隐:“忘者,无也。其中,市朝之中。言日暮物尽,故掉臂不顾也。”又《平津侯主父列传》:“高皇帝盖悔之甚,乃使刘敬往结和亲之约,然后天下忘干戈之事。”
    [wáng《集韵》武方切,平阳,微。]通“亡”。
       
    也就是说,义为“无”的“妄”音wáng,“妄其”的“妄”也音wáng。而义为“无”的“忘”音wàng,“忘其”的“忘”音wú。这是需要统一的。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