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创作谈 >

这一声“啊”要不要写?

http://www.newdu.com 2019-08-12 文学报 黄咏梅 参加讨论

    我总是在小说中不断追问:我为什么会成为这样的我,我们为什么会成为这样的我们?探寻这种变化与困惑,我认为绝不可能逃脱对时代的书写,如同咖啡馆绝不是一个与世隔绝的真空层。
    最近在朋友圈上看到一篇文章,其中有个关键词——苦咖啡文学。巧合的是,最近我的一本小说集由花城出版社出版,书名为《走甜》,熟悉粤语方言的人就知道,“走甜”是餐厅里的一个常用词,多数指“咖啡不放糖”。如果置换一下,粤语大致也可以叫“走甜文学”。那篇文章中指出这种文学的风格:“温暖中有一点寒冷,甜美中有一点伤痛”,认为在这种文学中“已经没有任何苦难,也没有任何人生的经历问题,所有的经历都是在咖啡馆中间产生的,痛苦我们可以到咖啡馆去谈,苦难也可以到咖啡馆去谈,即便人生的生生死死也可以在咖啡馆中去谈。当我们的任何的苦难、经历、困境,都可以约上一个朋友到咖啡馆去谈的时候,其实这个苦难、这个人类的境遇的困境已经被我们消解了。它已经不是必须生生死死要在悬崖上跳下去才能喊出的‘啊’的一声”。
    按照文章的意思,这一声“啊”的文学,是义勇之士的“啊”,是铁肩担道义时决绝的“啊”,是面对苦难困境时宁为玉碎的“啊”,甚至是“冲啊”的“啊”……总之,这一声“啊”,不是日常生活所见的那些惊喜的、意外的、妥协的、哭不出的浪漫的“啊”,更不是一己之悲欢的隐秘的“啊”。前者宏大,后者微小,前者是力拔山兮之吼,后者是伤心咖啡馆之歌。那篇文章的忧虑在于——这些苦咖啡文学的流行,让“我们看不到整个国家、整个民族的生存困境在哪里”。
    由这一声“啊”,我联想到前段时间发生在上海的一桩悲剧,17岁男孩因为跟母亲争吵,从高架桥跳下身亡,有媒体报道的标题是“母亲‘啊’的一声,儿子已经跳桥身亡”。这一声“啊”,不是面对国家和民族困境发出的,只是一个母亲的困境,是一个家庭与教育的困境,这个悲剧折射的是日常生活中代际伦理之间的战争,那么,文学要不要写这一声“啊”?
    我想,一代人有一代人要面临的问题与困境。作为较早感知现代化进程的一代人,同时又集中深受时代种种变革的影响者,我们对于个体的书写和探寻,显得尤为复杂,也更为决绝。普遍认为,我们这一代作家偏爱写日常生活,强调主体性的书写,甚至旗帜鲜明地认为世俗生活也有它的精神性和审美性,我们对文学书写宏大命题的这一责任做出了近乎集体性的挑战。但我不认为这是我们的默契,而是时代选择了我们这一代。个体是装载日常生活的最大的容器,从某个角度来说,写日常生活就是写个体在这个时代的生命感、生存感。
    最近我因为写“人到中年系列”的小说,把前辈作家谌容1980年发表在《收获》上的中篇《人到中年》找出来看,这小说当时在社会上形成了巨大的反响,小说从集体与个人、家庭与工作之间的矛盾出发,正面揭示中年知识分子的悲剧性命运及其原因,反映改革开放之初存在的现实忧虑与问题。近四十年过去,当我踩在人到中年的阶梯上,再去读这篇《人到中年》,我最大的感想是,谌容们的中年已经不能代表我们现在的中年了。也许,我们还会面临陆文婷那种家庭事业的沉重和艰辛,面临时代赋予的重任与个人生活之间的矛盾,但是,这些巨大的问题已经不会成为我们小说里主要处理的事务,我们更多的责任是处理身处这个时代中人的精神事务。中年,在我们这代人的写作中,不是简单的上有老下有小,不是生存与责任的拉扯,而是更为复杂的况味,更多地指向一种生存样态、心态、姿态,是一些难以说清道明的生命感。《走甜》里苏珊的那一声“啊”,只是一个表情,对准自己的内心,企图坦诚地呈现一步步走向时间深渊的生命体会。
    在小说里,主体时常化身为一个疏离、冷静的旁观者,在面对一些与己无关的外部变化或者冲突的时候,会对自己形成一根反射弧。这些发生和可能发生的,发生在自己身上和别人身上的突如其来的际遇,就算一个自以为用理性将自己管理得妥妥的人,也会引发出生命感。这是人的复杂的生命反射弧在起作用,这种感叹,古往今来,都被文学书写着。
    我写过一篇《暖死亡》,主人公是个暴食症胖子,他总是在一点点慢慢地咀嚼、吞食食物,他夸张地展示着现代都市人矛盾的心理状态——既求安,又怕安,既需要俗世,又想要挣脱俗世。正如马歇尔·伯曼在《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这本书里说到的:“他们全都被一种变化的意愿——改变他们自身和他们所处世界的意愿——和一种对迷失方向与分崩离析的恐惧、对生活崩溃的恐惧所驱动。”就是这种矛盾、焦虑导致了他的暴食症。这个胖子所探寻的现代社会中个体存在感的问题,最终仅仅化为一个莫名其妙的困惑——死后火化的炉道能否装下自己硕大的身体?这当然是一种写作上的夸张,是以暴食症的形态呈现现代人精神慵懒的病态。现代化、高科技,说不定我们将来只需插上电源就无事可干了,我们日渐感到满足、和平,直至平庸,正是这些平庸让我们失去了感受力,患上精神慵懒症,这种慵懒会一点点地导致精神在温暖中死去。这仅仅是呈现一个胖子的内心世界吗?在我们改变世界的同时世界也改变了我们。因此,我总是在小说中不断追问:我为什么会成为这样的我,我们为什么会成为这样的我们?探寻这种变化与困惑,我认为绝不可能逃脱对时代的书写,如同咖啡馆绝不是一个与世隔绝的真空层。
    我觉得好的作品,不是我们常说的反映了时代变迁,而是在于作品反映了时代变迁下的人的命运,这个命运包括,时代的命运(也就是外部命运)对人的命运(也就是内部命运)的影响,外部命运和内部命运有着匀称的节奏、呼吸,形成小说的多重复调。
    现代社会发展到今天,人们可能会耗尽一生去为自己乃至自己的下一代构建丰赡、优渥的物质生活条件,但是,现代人的病症却日益深重、愈发无解——物质繁华,内心荒芜的生命感已经不仅仅是知识分子层级的感受,它已经蔓延到了整个时代人的内心。文学除了喊出那声跳下悬崖时的“啊”之外,是不是也应该喊出那一声无关生死但却无解难缠的,甚至是沉默于心底的“啊”?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