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艺理论 >

汉语“文学”的字生性特征(2)

http://www.newdu.com 2019-06-27 《江海学刊》 李建中 参加讨论

    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
    “文学”与“文字”都有一个“文”,“文”既是独体象形的上古汉字的典型代表,也是字生文学的典型例证。《文心雕龙》以“文”肇端(《原道篇》首句“文之为德也大矣”),以“文”终章(《序志篇》末句“文果载心,余心有寄”),可谓始于“文”而终于“文”。《原道篇》追原“文学”之“元”(原本与源起),在很诗意也很哲理地阐释了“天文”和“地文”之后,水到渠成地引出“人文”即“文学”的定义:“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自然之道也。”“人”(天地之心)诞生了,“字”(语言文字)才会被发明被创立;语言文字创立之后,“文学”才会彰显、彰明、刚健、灿烂。作为天地之心的“人”,以自己所独创的“字”(“文”“名”“言”“辞”等),去彰明“自然之道”,这一彰显的过程、结果及其规律就是“文学”。如果说,《原道篇》“鸟迹代绳,文字始炳”、《章句篇》“人之立言,因字生句”、“振本末从,知一万毕”讲的都是文字对于文学之产生即历史起源的决定性价值,那么这里的“心生言立,言立文明”讲的则是文字对文学之生成即逻辑本原的规定性意义。
    鲁迅《汉文学史纲要》亦借刘勰“心生言立,言立文明”论汉语“文学”的本原、起源及流传,其首篇《自文字至文章》讲文字乃文章(即文学)之始:“专凭言语,大惧遗忘,故古者尝结绳而治,而后之人易之以书契”,“文字既作,固无愆误之虞矣”(14),连属文字而成文章,即刘熙《释名》所云“会集众字以成辞义”,字生文学是也。汉娜·阿伦特《人的境况》讲人生在世须做三件事:活着,工作着,说(书写)着。(15)人的工作,制作出各种文化产品,创造出灿烂的文明。而只有当人类用文字“立言”之时,才真正创造出“人之文”。或者说,人类只有凭藉“立言”这种文化行为,才能创造出“言立”的文学。《左传》讲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就“德”和“功”的历史传承而言,前人如何垂后?后人如何识古?立言。何以立言?言寄形于字,因字而生句。故刘勰的“心生言立,言立文明”是对汉语“文学”字生性特征的高度概括。
    汉语“文学”一词有文献可征者,始见于《论语·先进篇》:“文学:子游,子夏。”孔子(前551~前479)的这两位高足,既不创制诗歌更不杜撰小说,何来“文学”之名?杨伯峻(1909~1992)《论语译注》将此处的“文学”释为“古代文献,即孔子所传的《诗》《书》《易》等”(16)。中国古代,小学(文字学)是经学的根基(故十三经有《尔雅》),经学家首先是小学家(字乃经艺之本)。《世说新语》据《论语》孔门四科而列“文学”门,叙述的是马融(79~166)、郑玄(127~200)、何晏(?~249)、王弼(226~249)、向秀(约227~272)、郭象(252~312)这些学者注经的故事。精通小学和经学的大师们,统统被划归于“文学”之门。
    夜梦仲尼以孔子为精神导师的刘勰本来是要去传注儒家经典的,但他觉得自己在经学领域很难超过马融、郑玄,就转而去撰写《文心雕龙》,其《序志篇》坦陈:“敷赞圣旨,莫若注经;而马郑诸儒,弘之已精,就有深解,未足立家。唯文章之用,实经典枝条,五礼资之以成,六典因之致用,君臣所以炳焕,军国所以昭明,详其本源,莫非经典。”可见以“敷赞圣旨”即弘扬孔儒文化为人生理想的青年刘勰,实际上是从经学(包括小学)切入文学研究,或者说是从经学(包括小学)与文章(即文学)之关系入手建构其文学本体论。以五经为标准来考察他那个时代的文学,刘勰很容易发现“(时文)去圣久远,文体解散,辞人爱奇,言贵浮诡,饰羽尚画,文绣鞶帨,离本弥甚,将遂讹滥”。坚守儒家文化的经学立场和小学本位,青年刘勰敏锐地看出他的当代文学(时文)在“言”“辞”“文”(即语言文字)方面出了大问题,而问题之要害则是严重背离了儒家五经“辞尚体要”的传统:“盖周书论辞,贵乎体要;尼父陈训,恶乎异端:辞训之异,宜体于要。于是搦笔和墨,乃始论文。”批判当代文学的“言贵浮诡”,回归儒家经典的“辞尚体要”,竟然成了刘勰撰写《文心雕龙》的文化—心理动因。
    如果说《序志篇》是在“文心(为文用心)”的深潜层次讲“辞尚体要”,那么《征圣篇》和《宗经篇》则是在“雕龙(创作技法)”的精微领域讨论如何以圣人和经典为师来“辞尚体要”。二者虽有巨细之别,但其经学立场和小学本位(即“字本位”)则是一致的。《征圣篇》连续四次讲到“辞尚体要”,要求文学家学习春秋经的“一字以褒贬”和礼经的“举轻以包重”,其文字方可“简言以达旨”;学习易经的“精义以曲隐”和左传的“微辞以婉晦”,其文字方可“隐义以藏用”;学习诗经的“联章以积句”和礼经的“缛说以繁辞”,其文字方可“博文以该情”……《宗经篇》则针对“励德树声,莫不师圣,而建言修辞,鲜克宗经”之时弊,大讲特讲儒家五经在“言”“辞”即文字上的优长:易经的“旨远辞文,言中事隐”,诗经的“藻辞谲喻,温柔在颂”,书经的“通乎尔雅,文意晓然”,礼经的“采掇片言,莫非宝也”,春秋经的“一字见义,详略成文”……“五经之含文也”,宗经征圣落到实处,是要学习五经的文字功夫即雕龙技法,这也是刘勰撰著《文心雕龙》的用心之所在,苦心之所在。
    青年刘勰“征圣立言”的经学立场不仅铸就其文学本体观的“字本位”,同时也酿成其文学史观的“字本位”,即从“字”的特定层面来考察文学的历史嬗变。《章句篇》讲诗歌的演变,称“笔句无常,而字有条(常)数”,诗歌句子的变化似无常规,而(每一句)字数的多少则是有规律可循的:“四字密而不促,六字格而非缓,或变之以三五,盖应机之权节也。”在刘勰的眼中,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演变史,落到实处,就是“字”数之多少的应变史:“二言肇于黄世,竹弹之谣是也;三言兴于虞时,元首之诗是也;四言广于夏年,洛汭之歌是也;五言见于周代,行露之章是也。六言七言,杂出诗骚;两体之篇,成于西汉,情数运周,随时代用矣。”《明诗篇》对诗歌史的描述,也是以“字有常数”为演变规律的:“四言正体,则雅润为本;五言流调,则清丽居宗……至于三六杂言,则出自篇什;离合之发,则明于图谶;回文所兴,则道原为始;联句共韵,则柏梁馀制:巨细或殊,情理同致,总归诗囿,故不繁云。”总之,一时代有一时代之诗歌,彼一时代与此一时代的诗歌之异,或短或长,或密或疏,或促或缓,或多或寡,完全取决于字数的或增或减。王国维《人间词话》说“著一字而境界全出”,对于诗歌创作而言,增(或减)一字则格调迥别、境界迥异,“字”之多寡,岂能以轻心掉之?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