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长篇小说《风雪那年》荣获2018年陈伯吹国际儿童文学奖的消息传来时,我吃了一惊,没想到,这本原受益于先生的文字尽然最终和先生的名字有了牵连。 三十多年前,十来岁的我性格叛逆,讨厌一切带有说教性质的话语。一天,我拿到一本《儿童文学选刊》,读到了陈伯吹先生的《失去祖国的孩子》。只读了几行之后,我就陷入文章的气氛中了,特别是日本军队开始在全校地毯式搜索时,我觉得自己变成了那个悲惨的男孩儿,虽然身在自己的祖国,却好像已经被关进一个永无天日的密闭罐子里,只能无助地等待被侵略者欺凌。 几年后,我参加工作,惊讶地发现办公桌对面比我晚一届的女生在学日语,她母亲是日本战败后被遗弃在中国的日本后裔,靠着中国百姓的善良和隐忍长大成人,工作成家。几年后,他们一家人都乔迁日本了。这事当时对我的震撼很大,我曾想过,假如陈伯吹先生健在,他会如何处理这个题材? 我没有战争痛楚的经历,但也曾在生活中目睹或听说过许多关于仇恨的故事。特别是因为工作关系,我常年行走在祁连山中。那里山大沟深,交通不便,拥有世界上已经不多见的丰饶草原和奇崛的雪山风光,生活着淳朴善良、勇敢智慧的藏族等少数民族,也生活着狼、棕熊、豺狗、马鹿、青羊等众多的野生动物。祁连山既是牧民的家园,也是野生动物的故乡。 我在祁连山中,见多了人和动物间的相互伤害和彼此包容。比如,一只狼吃了牧民的羊,被牧民杀了,牧民又收养了狼的遗孤;再后来,因为狼的缺少造成兔子成灾,草原遭到破坏,影响到牧民的生活,牧民又把自己养的狼野化训练放回山野。就在这样的循环往复中,人和动物在彼此成为对手的同时,也逐渐成为了无法分离的伙伴。 最终刺激我的是发生在我身边的一件事。我一个朋友家因为邻里关系长期不睦,鸡毛蒜皮的小事最终演变成了一场灾难性的血案。于是,我决定写一本关于胸怀、爱和仇恨还有智慧的故事。这就是《风雪那年》。 故事中,一位老人,他的独子在新婚之夜被由自己帮助抚养长大的人杀害了,他却原谅了罪犯,并收养了他入狱后无人照料的孩子。一只雪豹,它的孩子被狼吃了,去报仇的它被狼崽误认为妈妈,雪豹居然收养了这只狼崽。 牢记历史,并不等于就要沉湎于仇恨,而是为了防止错误的历史重演;放下仇恨,不是说明我们忘记了伤害,而是说明我们有着足够强大的自信。 这种自信是有根源的。 回首中国历史,我们曾经遭受过很多次外族入侵和伤害,但最终没有任何力量将我们毁灭。相反,回顾整个人类历史,中华民族创造的古老文明,是四大文明古国中目前唯一存续,并且还在对世界进步持续性发挥积极作用的古老文明。 写下这些文字的时候,2018桂冠童书评选揭晓,《风雪那年》有幸上榜。我想,这也是对先生的另一种谢意吧。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