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不多先生传读后感 一、 这天,我读了作家胡适先生的一篇文章,题目叫做<差不多先生传>。这个题目十分搞笑,我带着一丝好奇读完了全文。 这篇文章主要讲的是从前有一个叫“差不多”的人,他看不清,听不明,做事总是马马虎虎,他常说:“凡事只要差不多就好了。何必太精明呢?” 他小的时候,去帮妈妈买红糖,结果却买成了白糖,他妈骂他,他却说:“红糖白糖不是差不多吗?” 他上学时,先生问他:“直隶省的西边是哪一省?”他说是陕西。先生说:“错了,是山西,不是陕西。”他说:“山西同陕西,不是差不多吗?” 他长大后在店铺做伙计,做事总是不精细,“十”跟“千”常常写错。掌柜的生气了,骂他不仔细。他只是笑嘻嘻的赔留意道:“千与十只差一小撇,不是差不多嘛!” 有一次,他有事要外出,慢悠悠地走到火车站,迟了两分钟,火车开走了,他不满地说:”八点三十分开,八点三十二分开,不是差不多吗?“ 有一天,他忽然得了急病,叫家人去请东街的汪医生。谁知家人弄错了,喊来了西街的牛医王大夫。他说:”汪大夫跟王大夫不是差不多吗?就让他试试吧!“王大夫走上前,用医牛的方法替他治病,不一会儿,他便一命呜呼了。他临死前,说:”活人同死人也差……差不多,……凡事只要。差。差不多就。就好,。何。何必太。太认真呢?“他说完了这句格言,方才绝气了。 他死后,大家都说他看得破,想得开,于是,人人都象他学习,中国很快变成了一个”懒人国“。 读了这篇文章,我认识到了懒惰和做事马虎的危害。我们绝不能像文中的差不多先生一样,不求上进,马虎行事,这样只会让我们一事无成。 二、 近日,有幸拜读了胡适先生的《差不多先生传》这篇文章,文章诙谐幽默,颇有深意的语气描写了一个全中国人的代表——差不多先生。这位先生一生到死凡事都不讲求认真,"红糖和白糖差不多""陕西和山西差不多""千字和十字差不多""今天走和明天走差不多""八点三十和八点三十二差不多"甚至到临死时说出"活人与死人也差不多"这句话来,更有甚者去赞扬他,称赞他看的破,不计较,是一位有德行的人,叫他做圆通法师,久而久之人人都去效仿他,最终中国成为了一个懒人国。 虽然看起来胡适先生有点夸大其词,引人发笑,但却发人省醒。的确在工作中,我们周围就存在着很多"差不多先生",甚至我们自己可能就是个"差不多先生",我们也经常把"差不多"这句话挂在嘴边。检修作业时尺寸"差不多"就行了,巡检时问题发现"差不多"就行了,记录数据时数字"差不多"就行了……任何事物都留有偏差,久而久之这种偏差变成了习惯,就会忽略不见,慢慢演变成隐患,造成事故的发生。我认为在工作中不死板,不追究别人的过错,不计较一些小问题固然是好的,但不肯认真,不肯计较,不肯算账,一味的追求"差不多先生"就是没有梦想,而没有梦想就没有未来,"差不多"其实就是差多了。 记得曾经在一次生产操作中就发生过这样一件事情,操作人员在记录报表时发现主线DC2供水压力比平时偏低了0.1Mpa~0.2Mpa,但还在正常范围内,于是就向当班正值班汇报,正值班看了一眼后说:"没事,差不多就行了,都正常,放心吧!"操作人员还是不放心,于是向主操汇报了这个情况,主操意识到这件事情可大可小,立即前往现场查看,发现管路泄压阀发生故障正在持续泄压,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造成主线高压除磷泵跳泵,轧线停产的后果,于是立即采取措施,手动重启了泄压阀,并且恢复了正常工作,保证了主线安全生产。工作中时常就会遇到这样的事情,如果万事都做"差不多先生"就会很容易出现纰漏,而有些人在工作中虽然表现并不出色,但他们尽职尽责地全身心投入,想尽一切办法把自己的工作做到极致,反而在事业上取得了不小的成就,那些"差不多先生"却因不具备这种工作精神,结果让自己逐渐平庸下去,辜负了自己的潜能。 当今马钢正走在改革创新,做强品牌,全面精益运营作为推动马钢实现高质量发展重要抓手的时刻,因此我们在工作中一定要杜绝做一名"差不多先生",提高责任感,摒弃一切懒惰思想和行为,把本职工作做细,做精,为企业的发展添砖加瓦,用自己的行动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贡献!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