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开启的中国改革开放,有如浩荡东风催醒了板结的中国大地,也为一片寂然的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带来了新机。中国作协恢复工作不久的1980年初,即收到了中宣部转来的对玛拉沁夫来信的批示,中国作协对此高度重视,立即按照中宣部批示精神,召集内蒙古、新疆、西藏、广西、宁夏、云南和吉林延边等地的各民族作家在北京召开了一个座谈会。会上中国作协有关领导向出席会议的少数民族作家传达了中宣部的五条批示:1.能不能召开一个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会议;2.能不能举办一个少数民族文学评奖;3.能不能创办一本少数民族文学刊物;4.能不能在中国作协文学讲习所举办一个少数民族作家班;5.能不能组织一批少数民族作家到内地参观学习。与会少数民族作家听后,一片欢欣鼓舞。由此,也拉开了新时期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发展繁荣的历史序幕。 1980年7月,在北京召开了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会议,来自全国的140多位少数民族作家出席会议,党和国家领导人到会并发表热情洋溢的讲话;1980年12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了新中国第一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评奖颁奖大会,30多位各民族作家获奖;1981 年4 月由中国作协和国家民委共同主办的《民族文学》杂志在北京创刊;1981年9月,在中国作协文学讲习所举办的少数民族作家班开班;1981年10月,中国作协组织了几十位少数民族作家赴内地及沿海地区参观访问。 1980年历史性地成为了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发展的新起点。由此,结束了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分散于各地,没有国家级少数民族文学刊物、没有少数民族文学评奖的状况,进入到了由中国作协统筹领导、组织机构建全、经费有保障的少数民族文学繁荣发展的历史新时期。 作为一个幅员辽阔、由56个民族共同组成的多元一体国家,55个少数民族人口虽只占全国总人口的十分之一,但其聚居区域却达国土面积的60%,这一国情决定了中国必须始终将维护民族团结、国家统一作为头等大事。从1980年起,中国作协依托《民族文学》有计划地举办了一系列少数民族创作笔会、改稿班、翻译班。尤其针对十几个人口较少民族文学严重滞后的现状,给予政策上的特殊扶持。为此,在全国少数民族文学评奖中特别设立了“人口较少民族文学奖”。大力鼓励各民族的母语文学创作,同时加强对母语文学作品的翻译工作,不仅鼓励民译汉,也鼓励各民族之间母语作品的互译以及对外译介工作。经过持续不断的多年推动、扶持,至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评奖时,历史性地实现了55个少数民族作家都有作品获奖的民族文学大团圆。 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在40年中实现了历史性的超越发展,首先得益于中国作协历届党组坚定不移地落实民族政策,高度重视少数民族文学工作。40年中,中国作协联合国家民委连续举办了11届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5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会议、4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翻译会议,每年组织一批少数民族作家赴东部改革开放前沿省份深入生活,在鲁迅文学院不间断地举办少数民族作家班。开创性地创办了《民族文学》蒙古文、藏文、维吾尔文、哈萨克文和朝鲜文版。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在鲁迅文学院举办了一个56个民族共聚一堂的作家班,为新中国60岁生日增添了一道亮丽的民族文学风景线。 2013年国家“少数民族文学发展工程基金”的设立,为少数民族文学向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资金保障。中国作协经过深入认真的调研,有的放矢地根据少数民族作家创作的实际需求,设立了少数民族作家深入生活扶持、少数民族作家出版扶持、少数民族文学对外翻译扶持等一系列项目,至今已有近千位少数民族作家得到了各种资助。经过中国作协迭代式的对各民族作者有计划的培训,在这40 年中,各民族作家迅速成长起来,从1978年的几十位少数民族作协会员,增加到目前的1392人,数量占到总会员人数的11.8%。更为可喜的是,一些历史上只有口头文学没有书面文学的民族,在这40年中不仅拥有了自己民族的第一代书面作家,还拥有了获得全国性文学奖的获奖作品。边疆跨界民族作家创作的反映改革开放以来民族新生活的优秀作品,不仅赢得了国内广大读者的喜爱,也得到了周边国家读者的关注。这40年中涌现出的一批具有独特审美价值、充满民族个性和浓郁生活气息的民族文学作品,不仅荣获了“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等国内的大奖,其中一些少数民族作家的优秀作品,还荣获了多个国家的文学奖而享誉世界。可以说,少数民族文学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形成了多民族、多层次的梯形创作队伍。 回顾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实现超越发展的40 年历史,可以总结的原因很多,但最根本的一条是得益于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其次是中国作协多年来始终不渝地团结凝聚起各民族作家,筚路蓝缕地大胆探索,创造性地一步一个脚印攻坚克难,最终在实践中摸索出了一条符合现阶段中国实际、具有中国特色的少数民族文学发展之路。蕴含着辉煌历史的中国文化版图,是中华各民族在5000 年历史发展进程中共同创造的。瑰丽完整的中国文化版图,是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保证。经历了改革开放40年的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已用繁荣发展的伟大实践,证明了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前进的道路是正确的,只要我们坚定不移地走下去,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前景一定会更加灿烂辉煌。 原文载于:《文艺报》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