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蚱,一种毫不起眼的昆虫,我们儿时的玩伴(或者说不用花钱的玩具),童年记忆里的一个标志性符号。随着年龄增长,我已不记得它最近一次出现在我的视线里是哪一年。直到最近,我审读了一部关于它的作品,那抹会突然从草丛里腾空而起的“绿色”才又重新飞回我的脑海里。 作品叫《蚂蚱有故事》,是湖北科技社“新昆虫记”丛书中一部讲蚂蚱的科普书。作者杨福迅是一名生于山东(莫言的老乡)爱好写作的60后法官。法官写科普,看似不靠谱,其实不然。他之所以成为“新昆虫记”丛书蚂蚱分册的作者,是因为他于2017年7月21日在《上上微览》微信公众号上发表了一篇名为《蚂蚱没了,故乡病了》的文章。这篇文章在发表后的几天,日点击量均超2万,发表1周后点击量突破10万,众多网友纷纷转发评论。一时间,蚂蚱,这种从前群体众多、司空见惯并不被人注意的昆虫,竟成了很多人茶余饭后的话题,形成了一股“蚂蚱热”。 为什么人们会开始关注蚂蚱这种被冠以“害虫”之名的昆虫呢?是因为这种以前随处可见的小东西,现在竟然需要去努力寻找,还不见得能找到。而且,这其中更多的是一种情怀。因为童年有蚂蚱,故乡有蚂蚱。在《蚂蚱有故事》一书中,作者不仅讲了蚂蚱的故事,也讲了人的故事,蚂蚱和人有着共同的故乡,而现在,蚂蚱没了,故乡病了。 看着书稿里各式各样的蚂蚱照片,那些绿色的身影在我的脑海里渐渐鲜活起来,童年的记忆时时浮现眼前。小时候,每每经过野地时,我都会有想进去探险的冲动,每当我带着各种战利品(昆虫)从野地里出来时,内心都无比满足。 人类来自于大自然,对大自然有着本能的亲近。那些小小的昆虫就像是引领我们亲近大自然、探索大自然的向导,在我们跨过小沟、拨开草丛、爬上树木追逐这些小精灵的时候,不知不觉地就投入了大自然的怀抱。但现在,大自然对于人们来说,似乎已经成了旅游景点和沿途的风景,而不是生活在其中的家。人类正在慢慢地把自己从大自然中剥离开来,硬化的道路、林立的高楼,看上去一切都规划得井井有条,可是换个角度看又像是在作茧自缚、画地为牢。人们在不遗余力地营造冬暖夏凉、舒适宜人的小环境,家家都用空调、暖气、加湿器、空气净化器,可是大环境呢? 30年前,我的父亲可以指着楼下的草丛对我说:“瞧,这是蛐蛐,那是蚂蚱,那个挥舞着大刀的是螳螂,它们都生活在这片小小的草丛中……”如今,我只能带着儿子站在小区旁的工地外对他说:“看,这是挖土机,那是混凝土搅拌车,那个高高的是塔吊,它们在盖高楼……”若干年后,我的儿子会对他的孩子说什么呢?希望那时蚂蚱回来了,故乡的病也好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