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是常态,拥抱变化并且适应变化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而在变中尊重艺术规律,在变中坚守艺术特色,又是传统艺术经受住时间淬炼的立身之本。 不久前,一档相声类综艺节目落下帷幕。这档节目以表演晋级的方式挖掘相声新人,其优劣得失,引发观众热议。差不多同一时间段,常宝华、刘文步、张文霞、师胜杰、谢天顺等几位相声艺术家相继辞世,唤起大众对相声经典的回忆与怀念。两件事情叠加到一起,新与旧,变革与传承,再一次将相声艺术的生存发展问题拉近到眼前。 毫无疑问,相声变了。 最大的变量来自媒介变革下的文化生态,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发展的日新月异,正在重构娱乐文化生态。在资本带动下,娱乐形式日益多元,短视频、社交媒体、影视综艺中,搞笑视频、喜剧综艺、脱口秀、网络段子、四格漫画等幽默作品层出不穷,这无形中挤压相声的生存空间。所以,才会有相声回归小剧场——剧场相声那种实体空间内的及时互动交流,会产生网络娱乐所没有的情境效应;才会有相声在综艺节目中的频频亮相,甚至是打造以相声为主体的网络综艺,因为综艺几乎成为最大的娱乐产品出口,抓住它才能抓住受众群;才会有相声演员的各种跨界——也许依然身着长衫手执纸扇,但今天的相声剧场里,也时常可见搞笑歌舞、网络段子集锦,有相声演员把歌唱到电影里,也有粉丝把荧光棒带到相声茶馆中…… 相声变了,究竟该怎么看待?惊呼传统丧失殆尽,或者举双手欢迎一切改造,显然都有失偏颇。我以为,首要者,是不要谈变色变。传统与创新是伴随相声艺术百年发展变化的主题。有人推崇传统到唯传统至上,认为马三立、侯宝林、刘宝瑞、张寿臣、万人迷、穷不怕等都是吉光片羽,现在的演员再努力也难以望其项背,《化蜡扦儿》《戏剧与方言》《夜行记》《关公战秦琼》等经典作品更是成为绝唱。事实上,对相声来说,很多所谓的传统选段都是经过几代人打磨才有今天的面貌,不同时代、不同人、不同版本之间,故事框架基本相同,具体细节则各具特色。相声的传统,从来都是动态的而不是僵化的,是在适应中生存、与时俱进的。 相声发展史也一再证明这一点。上世纪50年代,由于表演中存在大量低俗内容,相声遭遇生存危机。在老舍等一批知名教授和文化人的指导之下,侯宝林、马三立等人主动对相声进行革新,产生了《普通话与方言》《买猴》等经典作品。相声也得以走出京津冀,成为有全国性影响的曲艺形式。80年代刚刚复兴的相声又遭遇电视文化冲击,在侯宝林、马季、姜昆、冯巩等人的努力下,经过十余年发展,相声与电视文化有机融合,迸发勃勃生机,于90年代风靡全国。历史地看,现如今相声遭遇的问题,其实正是遇上互联网与移动终端这个庞大变量之后,如何与新形式交相融合,借势而变,寻找新出路的问题。 不要谈变色变是其一,其二是变中取辨,对相声的变化应当仔细辨别、辩证来看。现在青年观众群体的兴趣、习惯都已经“互联网化”,作为一种曲艺形式,相声对比层出不穷的网络综艺节目显得“陈旧”不少,因而需要在贴近年轻人趣味方面下功夫。比如,面对近年来异军突起的脱口秀,相声行业颇有些心生羡慕。脱口秀语言表达多样且内容极其大众化,互动程度高,现场气氛热闹。如果说相声表演需要先铺垫,各种包袱才能从情境中抖出来,需要先营造代入感,观众才能拈花一笑的话,那脱口秀就直接得多,笑点密度也高得多。接现实题材的地气、增加与观众互动的人气,相声固然可以从这些方面汲取、借鉴,但是把说学逗唱变成网络段子集合,把“包袱”换成“梗”,把幽默变成猎奇,然后失去其自身特点,成为泛娱乐综艺节目,那就得不偿失了。借鉴吸收不代表就要变成“你的样子”,其关键在于平衡艺术规律与观众趣味,找准改良的突破口。 这其实不单单是相声需要思考的问题。传统艺术要想融入当下社会,争取今天的青年观众,都需要具备更细致的“用户思维”,深入研究当下综艺市场和观众构成,结合艺术规律,对其进行符合时代需要的改变。变是常态,拥抱变化并且适应变化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而在变中尊重艺术规律,在变中坚守艺术特色,又是传统艺术经受住时间淬炼的立身之本。我常常想起老舍50多年前对相声的鼓励:抖擞精神,多创作、多表演有教育价值的作品,使之不折不扣变成人民所喜爱的艺术。这份鼓励同样适用于其他曲艺形式和传统艺术样式,期待它们拿出新作品新风貌,在时代面前做一次洒脱漂亮的转型。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