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北京青年作家艳齐:溢香的花枚已经结果

http://www.newdu.com 2018-11-16 《十月》 王葆生 参加讨论

    对于艳齐,我是先见其文后识其人。约1989年的上半年,当我读罢他的中篇纪实文学作品《京城鬼市》后,既喜悦又惊讶。因为对京城有个鬼市,已有耳闻,觉得挺神秘的。但这鬼市成于何时,形形色色的男女在这里怎样做鬼,每天晚上,鬼市内外,新鬼老鬼如何偷窃、斗殴、卖淫,群鬼乱舞的,是该文首次做了全景式的较详尽的披露和描写,使我知晓其中奥秘,长了见识。我很难想象艳齐是怎样打进去,又是如何把这些材料捞到手的。编辑的眼光和艺术感觉,使我意识到艳齐的才气及其身上蕴藏着的巨大潜能。待此文发表后,我才见到艳齐,才知道他此前主要是写诗的。《京城鬼市》是他的第一篇纪实文学作品。当时我对他的了解,仅此而已。
    可谁承想,似乎是转眼间,艳齐竟从文坛上悄然崛起:1990年6月出版了第一本诗集《因为爱你》,次年8月又第二次印刷,成为畅销书;1993年1月至今又相继出版诗集《人生的蜜月》、《艳齐抒情诗精选》、《爱无终极》、《梦中玉兰花》、《夏日恋情》。与此同时,还出版了《京城歌厅面面观》、《堕落的和不甘沉沦的群落》、《盲流冲击波》、《夜幕下的交易》、《京城舞女群》、《两性囚徒》等六部纪实文学专著和长篇小说《暴发者》,可谓硕果累累,且受到读者的青睐,令人瞩目。他的《因为爱你》诗集,得到全国30多家报刊的报道评介,评论家们撰文推荐鼓励。该诗集成为青年男女相互惠赠的礼品,他本人收到上千封读者来信和全国各地求购函件,读者交口称赞此书“为我们创造了一个美的世界”。京城书市上出现了艳齐诗集热。这恐怕是连作者本人也始料不及的。在多年来诗坛出诗集、售诗集十分艰难的情况下,确实值得庆贺和称道的少见的奇观。
    艳齐的诗并不是靠迎合某些人的低级趣味而赢得读者、赢得市场的。他的诗不仅为一时冷寂的诗坛带来了融融暖意,而且给人以启示:诗的暂时不景气的主要症结,不在读者,不在市场,而在自身。
    艳齐是幸运的,获得了成功。但他的成功绝不是偶然的。
    艰难的选择
    艳齐出生于北京一个印刷工人的家庭。靠父亲微薄的工资养活九口人,其生活之艰难可想而知。为了减轻政府的救济,艳齐的母亲只得扔下七个子女,外出当保姆,两个星期才能回次家。只有二三岁的艳齐,每每用哭喊送别一步一回首的母亲。这是艳齐童年生活中难忘的记忆。艳齐上小学前,姥爷是他的启蒙老师。据说,姥爷很有学问,曾在张作霖手下舞文弄墨。艳齐跟姥爷学识字,读小人书,也跟二哥学画。他上小学时,便开始接触古典文学。特别是初中时,由于他对某外语老师不满,因此,凡是上外语课时,他都不听讲课,自己偷偷看小说,以示反抗。至今,艳齐一谈及那时的幼稚和倔强,都会为自己未好好学外语而懊悔不迭,但是从另一角度说,这无疑为他走上文学之路起了一定作用。
    他开始做起了作家梦。
    上中学时,艳齐就喜好诗,并且在校庆等活动时朗诵诗。他也爱写诗。高一时,他给某出版社寄过一首组诗,编辑准备将其中两首编进一本诗集中。此诗集虽因某种原因未能出版,但这对艳齐来说,仍不失为一种有力的鼓舞。高中毕业后,艳齐去昌平插队。在知青农场猪场劳动。每天晚上,别人打扑克、侃大山,找乐儿,他却独自在屋里趴在床板上写诗、写小说。当了一年多的知青,他写了一部二十多万字的长篇小说《温榆河畔》,同时,他给北京某刊物寄去了反映插队生活的组诗,当得知当地党组织盖章后即可发表的消息后,特高兴,骑车五十余里到编辑部表示谢意。这就是1978年6月第一次发表的诗作《白杨》(外一首)。这更加坚定了他文学创作的决心。他不会忘记他上中学时,徒步10余里去一家杂志社,满怀热望地去拜访他仰慕的一位大编辑,以便聆听教诲,谁承想却遭到冷遇,被晾在门外,连屋都不让进。他失望地往回走,泪水不禁夺眶而出。他暗暗发誓:“此生一定要在文学之路上闯出个名堂来”,争口气,“我不是个听任命运摆布的人”。如今他的诗作终于发表了,他怎能不激动、不思绪万千呢!
    1978年9月,艳齐结束了知青插队生活返城,到建筑工程公司当了名抹灰工。因他善写会画,所以工区常用他做宣传工作。为此,他被调到工区保卫服做保卫干事,后又当过工会主席、团支部书记、团总支书记,颇受器重,可谓“仕途”一片光明。从1984年开始,他进北京师大政治教育系本科学习,同时从事文学创作。1985年到1988年底这几年里,他在几十家报刊上发表了七百余首诗作,获全国各类诗赛奖十余次。
    1989年底,艳齐终于郑重地向他的主管领导提出了“我要调走”。这意味着他主动放弃充满希望和美好前景的仕途。他决心投身文学。这是一个不可逆转的决定,一次艰难的选择。
    艳齐是清醒的。他不是不知道,文学之路不是那么平坦的。真正功成名就者能有几何?多数是,或者到半路改弦易辙,或终生耕耘而默默无闻。但艳齐仍旧选定了写作,并把它作为自己生活的依托。他为实现文学上的追求和个人价值无怨无悔。
    他告别了生活十年之久的建筑岗位,到报社当了编辑、记者。从此,新的职业改变了他的人生之路,激发了他更大的文学热情和创造力。
    艳齐这样自述:“我舍弃了许多同龄人尽享的乐趣,把可利用的一分一秒的时间都利用起来,去读书,去观察,去思考,以至舍弃了来之不易的高薪与职位,而甘愿忍受灯下的孤独,不惜任何代价地朝既定目标拼争”。
    他正是这样,为了文学创作上的收获、成功,他期盼着,执着地追求着,百倍地努力着,拼争着……
    爱情的旅程
    “树终有衰枯的时候/但在没有衰枯的日子/无所顾忌地活过/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啊/这也正如我们的爱情/而爱情常青”(《爱情常青》)。是啊,在历史的长河上,文人墨客歌颂美好爱情的优秀诗篇难以数计,它们成为人类宝贵的文化财富,丰富着文学宝库。作为一名年轻的诗人,艳齐很注意从这些优秀的文学遗产中汲取营养,以增长知识,丰富自己的艺术表现力。他既不故步自封,也不盲目追逐那种所谓的新潮。他的诗,是对优秀传统的继承,又具有很强的时代特点和浓郁的现实生活气息。
    读艳齐的诗,你会感到他描写的爱情是理想的又是现实的,是高尚的又是平凡的。他的诗,既没有所谓“性解放”式的充满占有欲的“爱”,也不见金钱散发的铜臭玷污爱情纯洁的玉体,可谓是现代意识与民族传统美德的自然融合。
    我没有什么奢望/当满天的小星/都睁大惊奇的眼睛/我只想和你/靠成同一块巨石/凿出的雕像/如果夜风/一定要鼓起森林的浪涛/让我们就这样/毫不退缩地迎接它吧/能够放弃的/只有彷徨”
    《心声》中的这节诗,生动而真切地表达了青年男女对美好爱情的希冀与追求。这种追求,不是“奢望”,而是与心爱之人一同成为巨石雕像般的真正的人。为此,他们表现出了一种“毫不退缩”、绝不“彷徨”的勇气和决心。
    艳齐的不少诗是写恋人的思念之情。《致远方》写主人公在夜晚对远方心上人的思念,并由此而想到“你呢?你是否/也在把我默默地翘盼”。而《青柳》中所描写的思念亦十分坦诚真切。“我是怎样地在想你 青柳/一推开紧闭的窗子/就要寻找你婆娑的姿影/把渴念掖在枕下……我不愿让你看到/你面前的我不在微笑”。在这里,诗人把恋人藏在心里的那种思念的苦与甜,那种焦灼与躁动的复杂心态,朴实而准确地展示在人们的面前。
    爱情并不都是春光明媚、鸟语花香。它有欢乐也有忧愁,有幸福也有痛苦,有爱也有恨。《久久无言》一诗中这样写道,“我已经等候许多日了/一次次折断期盼一次次/又把被失望淹没过的小路铺延/你终于走来了/足音亮起的小星/不能不如此神奇地/立刻也缀入我心的上空/捧现出不再有云影的蔚蓝”。它生动地表现了恋人获得爱情的喜悦情怀。诗中的“我”对心上人由苦苦期盼,常感失望但又心存希望到如愿以偿,其心灵情感变化的轨迹,可谓历历在目。《接到了你的来信》则是表达“我”在接到了曾与自己分手的恋人表示愿意修好的来信后的矛盾复杂的心态。接到了恋人的来信,心情非常欣喜和激动,“真的想马上就去见你/只是不知/那路口是否还挂着标记”。但欣喜和激动之余,自然会想到对方过去的负心,想到“分手时的泪水是苦涩的/如黑夜的陨星/黻落出无沿的凄寂”,继而又表示出对对方负心的恨,“恨你、确曾恨你/可恨你的日子又怎能忘怀/你那远去的身影是梭/在织着艰难的履历/每一个网结的完成/都迢遥地揪痛了/我深藏的惦记呵”。这是恨,但恨中又含着爱,爱中又含着恨,是一种爱与恨的交织。但“我”不是停留在恨中,而是把痛苦留给自己,义无反顾地去追求爱。“真的想马上就去见你/即使绵长的小道/会把我引向崎岖”。真可谓为了爱而无怨无悔,百折不挠。山此可见,“我”由喜出望外的激动,想到对方负心所造成的痛苦,到恨中又难以忘怀的思念,到愿意修好相爱,层次分明,脉络清晰。而《真的在想》则是表现了一位少女在初夏的雨夜的心境,十分动人。“那雨滴/在亲切地敲我的窗子了/不知你我间总未走完的距离/会不会由此积出/片粼粼的碧绿”。这里既无喜悦也无恨,而是一种焦虑和优忧郁。她希望对方不要再犹豫、“观望”,能“甩落寒凉与喧嚣的侵扰”,排除爱情之路上的阻力和干扰,可见对爱的痴情,积极争取幸福的勇气和决心。
    当然,爱情也有分手的时候,那么,如何对待分手呢?“已经很久了/没有风传导那落日的沉吟/岸柳更垂下异常的宁静/这小路/亦不肯再缩短彼此的间距/不知怎样/才能网回你深藏的真情/还是让沉重的夜降临吧/我愿和你/站成两颗互耀的小星/尽管相对而不相依/广邈间,也共举同一片天穹”《让我对你说》)。又如:“你离去之后/满天的云朵都垂落了”“穿越出去穿越出去/也许正能摆脱惆怅”“只是于岁月的谷底/堆积的/依旧是不肯泯灭的渴望呵”(《你离去之后》)。这里没有怨恨,没有消沉,也不见寻活的悲观失望,只是淡淡的惆怅,更多的是互相勉励,对生活的向往与对爱情的执着追求。
    爱情是人生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人生的旅程无尽头,伴着人生的爱情亦无穷期。因此,写爱情离不开人生,对人生的体验,对人生的思考。艳齐的诗,正是他真切情感和人生体验的结晶。“目光的甬道上往返着沉静/无须有桥/曲曲折折的人生/总在这样的境地牵动沉吟”“不是所有的树木都衰老了/在一片血色的陨落后/太阳会挣扎着扯去山的脊线重新缝制早晨的霞云”(《苇草摆起微风的时候》)。“凌驾了一千次的不幸/也无疑是已凌驾了不羁的/人生”(《悟》)。“此刻太阳正值中天/正如我们远离衰老的年龄/把手搭在你的肩上/听远古的潮声/涌作今日的江流/顺流而下的路/已为我们撞开了前方的密林”(《我们相识在冬天》)。“管它风呢/管它雨呢/走出来先从自身走出来重新走向我/然后再说/我们的旅程没有终极”(《我们的旅程没有终极》)。
    这些诗句,是写爱情,也是写人生。它讴歌了生活中纯洁美好的爱情,体现着诗人对人生的积极态度,蕴含着生活哲理。它像根根琴弦,拨动人们的心弦,使人领悟爱的高尚、爱的价值、爱的真谛。
    醉人的馨香
    艳齐的诗,所以能受到读者的青睐和欢迎,我以为,不仅在于它贴近生活,深切地反映了多彩的爱情和人生,人们可从中得到不尽的回味和思索,而且在于他的诗在描绘爱情生活时所自然营造出的一种美的民族文化氛围,一种情景交融、物我化一、引人联想和想象的迷人意培。爱情生活诚然是丰富多彩的。但如此集中地写同一题材,很容易在立意和情思的表达上给人以重复同之感。艳齐意识到这一点,并以巧妙的构思通过不同的形象、不同的情境和多角度、多侧面的描写解决了这一难题。同是写爱情的遗憾,有的通过对恋人的怀念来描写,恋人“犹如一朵云霞,缓缓地飘向天际/而夕阳是你垂下的泪滴”,自己感到失落和酸楚。“让我在这样的时刻独自去品/飘有芬芳的记忆”,也感到寂寞和孤独。但仍相信“你的远去,绝不是/蓄意的叛离”因此心存希望。设想有朝一日“你在东方重新闪现/我仍将一如既往/如这片松林,无所犹疑地/为你把沉重的天成/擎举”(《我将一如既往》);有的则通过“我”当年的“担心”和迷茫来表现。想当初由于不必要的担心,导致与恋人“分手了最后还是分手了”,如今又见那分手时泥泞的路,“我的心在独自沉吟”:“如果能够让我就做一缕风吧/我想追上你重挽你的纯真/要远去就一同远去一同远去/我不再怕残霞/会把血色的苦难涂满旅程”(《给》);有的又通过对恋人的情意“全然不知”来描绘。“很久了,你渴望/与我能站成同一的风景”,“你也愿在我的怀抱进入梦乡/把星星都装入透明的方罩/映照你阅读人生的进程”。然而对于这一切,“我”“竟全然不知”“面迎着你却又一直绷着雪的冰冷/致使冻木的脚不能不又跨蹰于/雾所布下的迷茫,致使你/心破裂了再也无法缝合/痛苦的涌流使太阳也泣出血泪染红一片又一片流云”,“我”为此深感遗憾、痛苦,不禁自责:“哦,使我崩塌吧!/在你的世界中消失/我无颜以对。只让我的灵魂/为你的芳龄祈祷,在每一个时遥远而来》)
    正是由于艳产善于通过不同的形象、不同的情境、不同的色调,不同角度和侧面地去表现相同的题材、主旨和情思,因此,不仅不给人以互相雷同或大同小异、令人乏味之嫌,反而收到了诗作丰富多彩、令人目不暇接、美不胜收之效。在齐的笔下,人物的思绪不是静止的,而是流动的,变化的;人物的情感不是单一的,而是丰富的,复杂的。这就致使他的诗,有的欢快明朗、有的质朴凝重,有的隽永洒脱,有的委婉细腻,并且经过起承转合,融为一体,跌宕起伏、自然流畅。总的看,他的诗,如一弯溪水,静静地流淌,仿佛流过你的心田,清澈甜美,滋润肌肤,沁人心脾。
    钟嵘曾说:“五言居文辞之要,是众作之有滋味者也,故云会于流俗。”在他看来,“有滋味”乃是诗歌的最高境界。那么,诗的“滋味”是什么呢?概括而言,就是“指事造型,穷情写物,最为详切”。这即是说,诗歌不仅应该准确地描摹自然万物,而且在描基中还要充分地反映作者的主观情意,使“写物”和“穷情”很好地结合起来,做到情景交融。钟嵘的“滋味”说,同刘勰的要求文贵有弦外之音,从而使“观之者无穷,味之者不厌”具有异曲同工之妙。王国维亦说过“不于意境上用力,故觉无言外之味,弦外之响”。
    以《冬夜》为例。这是一首表达思念之情的诗,值得注意的是,诗人构思巧妙、颇具匠心地把人物置于第一次约会的树下,通过面前的景物,自然生发出联想,表现了特定环境下人物特定的思绪和情怀。仿佛远方的恋人就在自己的面前,倾听自己诉说衷肠。“落雪无声”,在这雪花飘飞静谧的冬夜,我不禁想起你“洁白的誓言”,想起就在面前的这棵树下我们的第一次约会。那时,“那棵树正萌动你的春情”,你向我敞开了心扉,袒露你的过去,使我了解了你并迷恋上了你。然而这一切如今却如此模糊而又遥远。我现在的处境虽然优于往昔,但这并不能使我幸福,我依然忘不了你。我多想我们能一起回到过去那美好的时光。我在思念你。想你此刻也会把我思念。你的痛苦只有我最清楚。“太阳原是你流血的伤口吗”,我知道你的心的伤口还在流着血。尽管我们还没有获得花好月圆般的美满幸福,但面对冷酷的现实,我要说“倚着终于临照的弯月我愿做你永远的恋人”
    艳齐的诗,没有直白的词语和空泛的山盟海誓和抽象的议论,一切都是可感可悟的。又如“久久无言。你长长的眼睫/垂下很静很静的夜晚/远方,白杨树排成齐整的队列/走向初夏。胧中/伸展的枝柯萌发着欣喜的不安”(《久久无言》)“没有风传导那落日的沉吟/岸柳更垂下异常的宁静这小路/亦不肯再缩短彼此的间距/……我愿和你/站成两颗互耀的小星/尽管相对而不能相依/广邈间,也共举同一片天穹(《让我对你说》),等等。你沿着诗人营造的幽径而行,周围的一切都是有生命的。你仿佛进入了一个如花似雨的梦幻般的天地,乐而忘返。
    在艳齐的诗中,那曼舞的垂柳,纷扬的花瓣,绵绵的秋雨,静谧的雪夜,临照的弯月,无不给人以隽永淡雅之感。人的情感与自然界的景观有机地融合一起,由景言情,以情移景,情景交融,亦即托有形的形象之物,喻无形的抽象之理,借客观的具体外在之事物,凝练的主观内在之情志,这是景物的情感化,情志的景物化。而且,艳齐的诗继承和发扬了诗与画巧妙结合的优良传统,如上述的《冬夜》,你读罢这首诗,不仅为其中思念远方恋人的一厢痴情和美好心灵所打动,而且会从诗人在诗中所勾勒出来的雪夜思念的图画获得一种艺术的享受。另外,如《夜幕呵,先不要垂下》一诗中所描绘的“沉默的山岭”“摇响的松林”“太阳的陨落”“撞碎的浪峰”“雨的迷蒙”“逆水而上的舟影”,又似一幅逆水行舟水墨画。这种诗中有画,诗画结合,既丰富、深化了诗的内涵,又平添了诗的意境和韵味。不仅如此。艳齐的诗也很注意节奏和音乐美。“你的声音清晰如江湖/撞破沉寂撞破沉寂/撞响我浪花般四溅的狂喜”(《电话里听到了你的声音》)这种两个“撞破沉寂”的重叠手法的运用,不仅强化了诗的节奏,而且有效地表现了电话里听到远方恋人声音的一种狂喜心态。在《夜幕呵,先不要垂下》一诗中反复吟叹“夜幕呵,先不要垂下/让我俩再看看/那对逆水而上的舟影”,既让人感到黑夜的迫近,又表现了一种逆水搏击,知难而进的无畏精神。如同交响乐章,给人艺术享受,体验苦乐人生。“不想问不想问你/最初是否也乘坐着沉稳的小船/不想问不想问你/以前否也依偎过缠绵的夜晚”(《对于你》)。在我”看来,心上人“搏击于逆流/不甘沉沦的勇敢/一已经足够了”。因此诗中重复使用“不想问不想问你”,以突出、强化不想“问”过去,只重“看”现在的豁达胸襟、明智的选择和敏锐的眼光。它像一首心灵的乐章,时而舒缓轻吟,时而激越高哐,撞击着人们的心弦。
    所以,构思的新颖巧妙,情与景的交融,诗与画的结合,富有节奏和乐感,语言的个性化,致使艳齐的诗意深境美味浓,仿佛陈年佳酿,回味无穷。我以为,这正是艳齐的才华、艺术创造力的充分体现,也是其艺术上获得成功的主要奥秘所在。
    问及艳齐作为一名诗人为何又热衷写纪实文学,他说,1978年在建筑工程公司保卫股工作期间,就常参加破案,接触罪犯,有机会阅读审理档案和询问记录。此间,他阅读了大量有关法制和犯罪心理学方面的书籍,也萌生了写纪实文学的念头。他认为,写纪实文学更能体现作者的社会责任、对人生的看法和见解,更能体现自我价值,并使读者受到启迪。为此,几年来,艳齐写了大量的纪实文学作品,引起了强烈反响。
    艳齐的纪实文学,总是对人们关注的社会生活,做全景的、历史的、公正的、客观的描写。这也是他的一种文学上的追求。为了写《京城歌厅面面观》,艳齐在京城西半球的歌厅,采访了约半年的时间,每夜没有两点钟以前回家过,他掌握了大量第手材料。
    艳齐的《京城歌厅面面观》,勾画了歌厅自娱圈及其伴生者的群像,剖析了玩乐于歌厅的新兴的大款大享阶层和寄生于歌厅的迷乱的女性世界。歌厅既反映了都市人的现代情愫和追求意识,也折射了茫茫人海灯红酒绿中一种变形的生活,也展示了它对传统的道德观念、价值观念的影响和冲击。所以,这本书,不仅向人们披露了京城歌厅的来龙去脉,详尽内幕,回答了人们对歌厅所持的种种问题,而且也描绘了当今社会生活的一个横断面。
    在艳齐的《京城歌厅面面观》《堕落的和不甘沉沦的群落》《两性囚徒》等纪实文学著作中,我们可以明显地感受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作家对一些年轻女性在社会消费档次拉开后,在追求爱情、幸福,寻觅致富“捷径”中的各自不同的经历和命运,给予了特有的关注。或者说,作家正是通过这些女性不同经历和命运的描写,为世人透视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走向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但作家在描写她们的生活和命运时,既不是赞赏,好奇于她们的艳遇,也不是批评,指责她们误入迷宫,而是在冷静客观的描写中,尽力引出教训,发人思考。因此,虽写的是迷乱的女性世界,人性与兽性的演化,性与爱的躁动,传统观念与现代意识的撞击,但其作品却是高品位、高格调的。这鲜明地表在作家对笔下人物诗情与哲理相结合的剖析议论中。
    这种诗情和哲理的结合,在艳齐的纪实文学作品中,不仅具有画龙点睛之妙用,而且也是一大特色。
    艳齐,作为一名青年作家,十几年来不懈的追求与耕耘,致使溢香的花枝结下累累硕果。我们期待着他更多更好的作品问世。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