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百家争鸣 >

改革开放40周年文学演变:纵横不出方圆

http://www.newdu.com 2018-11-07 文艺报 潘凯雄 参加讨论

    当时代大变革的波澜趋于平缓之后,我们再来回望中外文学发展的历史就不难发现其种种发展演变,固然有其偶然性因素的推动与促进,但更多的时候依然还是文学发展自身的规律在发挥着强大的、不可逆转的作用。
    我相信,每一位伴随着改革开放成长起来的文学人不需要查询任何资料就可以如数家珍地历数过去40年来文学发展的风雨历程。在那段峥嵘岁月里,着眼于创作的维度,从肇始于上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的伤痕文学起步,一路踏着反思文学、改革文学、寻根文学、先锋文学等足迹走完了改革开放的前10年;而着眼于接受的视角,从动辄因一部作品而引发一时的洛阳纸贵到文学逐渐失去轰动效应。其间虽间或有种种小插曲,但这样一条主线无论如何都是十分清晰、抹之不去地记录在那个年代的文学天幕上。进入90年代后,文学发展的步履当然不会停止,客观上也先后出现过诸如新写实、新状态、新历史、女性写作、“80后”、青春文学等种种令人眼花缭乱的描述与概括,但与80年代那种一呼百应的景观相比,这一切的确就是“圈中人”的自娱自乐了。再往后,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愈来愈坚决地伸向了文学,于是一面是所谓“纯文学”这只“不死鸟”依然倔强地翱翔在天空,另一面则是令人难以尽数的所谓“俗文学”和“网络文学”异军崛起。
    以上对改革开放40年来文学发展轨迹的勾勒自然过于粗疏,而且也只是着眼于小说这一种文学体裁,涵盖性似乎有局限。今天也确有研究那段文学发展历史的学者认为,这样一种概括与描述过于外在,未能深入到文学创作的内部规律。不错,这样一种描述虽然更多地是由文学在那时的外观特征概括而来,但从其背后的某种思想动因而言,一方面的确就是那个年代文学总体状况的一种客观呈现,另一方面,改革开放40年来文学之所以会留下了这样一条发展演变的轨迹也绝非偶然或是出自某种人为的操控。事实上,当时代大变革的波澜趋于平缓之后,我们再来回望中外文学发展的历史就不难发现,种种发展演变固然有其偶然性因素的推动与促进,但更多的时候依然还是文学发展自身的规律在发挥着强大的、不可逆转的作用。这倒是应验了中国的那句老话:“纵横不出方圆,万变不离其宗”。
    具体到改革开放40年来的文学发展,这个“方圆”那个“宗”究竟又是什么呢?在我看来,其间最重要的“圆点”和“本宗”无非有二。
    一是时代之使然。的确有言论总是要千方百计地淡化文学与时代的关系,甚至将时代因素妖魔化为影响文学发展的障碍。但中外文学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无论文学最终的呈现方式如何,在它的背后总是会或多或少、或直接或间接地折射出时代的踪迹。贴近时代也好,远离时代也罢,这些都不能简单地成为判定作品优劣的根源。的确,时代对文学的影响并不直接决定文学的优劣,但它对文学走向的影响却无疑是一股巨大的力量。改革开放初期的文学之所以会出现从伤痕文学到反思文学、改革文学、寻根文学、先锋文学这样的“快闪”,其背后莫不皆有时代的因素在悄然发挥着作用?试想一下,如果没有那场令多少国人刻骨铭心的“十年浩劫”,如果没有“十年浩劫”前十七年那接踵而至的各种名目的运动,前述的那些个“快闪”还有出现的可能吗。从“十年浩劫”到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这是时代的巨变,没有这种巨变,就没有上世纪80年代文学的频频“快闪”;同样的道理,上世纪90年代以后,同为“新时期”的那个时代依然还在发生着变化,有时甚至是十分深刻的变化,但这样的变化基本都是在一种平缓的节奏下悄然发生而不是前面那种“拨乱反正”式的巨变,由此而来的文学“快闪”随之平缓乃至消失也就不足为奇了。
    二是艺术规律之使然。从伤痕文学到反思文学、改革文学、寻根文学、先锋文学这样的“快闪”中,其实还有一个现象值得注意。那就是,前三次的“快闪”主要还是写作题材的转移和变化,后两次则重在向文化支撑和写作方式的转化;而再往后的文学很难再用一句话来概括,其原因固然有“文学失去轰动效应”的外因,更重要的还在于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愈加深入,文学的多样化态势也愈加明显,以至很难用一个名词来概括和表现某一时期的文学主潮。而造成这种变化背后最大的推手当属艺术规律本身。文学是艺术,文学对时代对现实的反映与表现之所以不同于新闻和研究报告,最重要的一点在于它是艺术以及由此带来的独特感染力。毋庸讳言的是,在改革开放之初出现的一些文学作品其社会影响力固然巨大,但艺术感染力则确有欠缺之处,而这一点在当时之所以为社会、为大众所忽略,主要还是因为当时代的巨变刚开始时,人们的聚焦更在于“拨乱反正”和“正本清源”。当“拨乱反正”和“正本清源”的任务不再成为社会关注的主题时,“诸神归位”也就是正常不过的事情了。于是,文学也开始从注重表达什么进入到表达什么和如何表达并重,看起来是艺术性的权重开始得以提升,背后的本质则无疑是艺术规律的作用使然。
    上述“圆点”与“本宗”的综合作用画出了改革开放40年文学清晰而靓丽的发展轨迹,而这样一条发展轨迹之于当下依然有着十分重要的启迪。今天,我们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了新时代,文学艺术创作有“高原”、缺“高峰”的现象依然存在。习近平总书记这两个十分重要的判断也是摆在广大文艺工作者面前的两道大课题:文学如何在这样一个直接关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中发挥自己独特的作用?文学如何经过自己的艰苦努力实现从“高原”向“高峰”的攀登?牢记时代使命、遵循艺术规律这样的“初心”依然是须臾不可忘却的。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