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往往是一个民族最早的美学记忆与情感记号。一部中国文学史,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一部诗歌的历史。要记住我们的乡愁,要有文化上的自信,亲近诗歌无疑是最好的方式之一。西方文学以《荷马史诗》作为起点,开创了它的叙事传统;而中国文学则以《诗经》奠定了我们的抒情传统。《诗经》传统充分证明:优雅、灵动、含蓄、深邃是我们在文化上与生俱来的秉性。同时,一切诗歌在追求美的同时须求“真”。“童心者,真心也。”从这个意义上说,诗歌应该“从娃娃抓起”。 孔子说过:“不学诗,无以言。”意思是,如果一个人不学诗歌,他连话都说不好;虽然孔子这里所说的“诗”,主要是指《诗经》,但从一个侧面说明,诗歌在中国教育传统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从而形成了我们独特的“诗教传统”。诗歌中蕴含着美的意境,深刻的人生哲理,高尚的人生境界。学诗不仅仅是一种文学教育,更是在美学氛围中塑造青少年健康的人格,培育他们热爱生活的人生态度,养成他们向往自然的美好情怀。 近年来,诗教正得到全国越来越多的中小学校的重视,各类诗教活动丰富多彩、蓬勃开展。由江苏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等部门联合主办,江苏省中华诗学研究会承办的“童心里的诗篇”少儿诗会,便是其中最为亮丽的一道风景线。该少儿诗会始于2015年,到今年已经是第三届。本届诗会征稿范围从起初的省内外到现在的海内外;征稿数量从往届的4万多首,到本届10多万首——说明我们的社会对诗歌有着巨大的需求,无数幼小的心田渴望诗歌的润泽。 一首首从幼小的心田里飞出的歌,从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飞来,从港澳台飞来,甚至从国外飞来。既有即将参加高考的“准大学生”,也有尚未进入小学的幼儿园大班的小朋友。每一首诗,都是他们展开想象翅膀的一次试飞;每一句诗行,都是他们张开智慧的双眼,对社会、对生活、对自然的深情顾盼。 以“新时代、新少年、新诗篇”为主题的第三届“童心里的诗篇”与前两届相比,不仅在投稿数量上猛增,在质量上也稳步提升。组委会付出了大量的劳动,组织初评、复评和终评,好中选优,优中精选,最终将这105首诗作呈现在我们面前。这些诗作,虽然不免带着点稚气,但在我看来,它们更像是未经雕琢的玉石。 与前两届相比,本届所收到的作品在表现内容上更加色彩斑斓。对自然的深情咏唱,对亲情的细腻表现,仍然是孩子们笔下写得最多的,但我们也欣喜地看到,他们对生活的观察面更宽,所表达的内容更加丰富。他们能敏锐地感受到父母的生存压力,他们能用别致的方式写出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中所存在的问题,他们能非常准确地把移动终端时代所带来的社会问题,传神地写进字里行间。他们甚至开始关注“二孩”的到来对家庭内部关系产生的微妙影响。 孙莉茜同学的《朋友圈》是非常富于时代气息的一首好诗:“有一个神奇的圈/大人们叫它/ ——朋友圈//爸爸在圈里/时不时分享工作的感悟/妈妈在圈里/时不时分享美食的诱惑/阿姨们还在圈里/晒自拍,卖东西……//这个神奇的圈/把大人们的朋友/都圈在了——手机里”。在这首诗的后半部分,她则由大人们的虚拟圈跳到小朋友们的现实的“圈”,而且诗的立意一下子高了起来:“我,没有朋友圈/我更爱和小伙伴们/手拉手,肩并肩/围成一个大大的圈/我们在圈子里甩大绳,跳皮筋/玩弹珠,捉迷藏/时不时/还会分享一颗/藏在衣兜里的——甜甜圈”。评委们读到这首诗都很感慨,觉得这是小朋友给大朋友们上了一“课”。它也让我想起英国诗人华兹华斯所说的:儿童乃成人之父。 曾梓悦同学《父亲是弓我是箭》一诗所表现的,是当下千千万万家庭的一个缩影。“生活的沉重/压得父亲佝偻如弓/年轻的我/就是弓上的那支箭/弓甘愿身躯更曲更弯/为着我箭的前途更高更远”。一个叫叶恩泽小朋友在《快点》一诗中写出了普通家庭中最常见的情景:在家中,所有的人都叫他快点儿,快点起床,快点吃饭,快点洗澡,快点写字;于是他在这首诗的最后一行写出传神一笔:“哦,原来我的名字叫‘快点’!”总之,孩子们对生活的观察是敏锐的,他们不再是只专注于学习的一代。他们有自己的观察,自己的思考。 童心里的诗篇自然不同于成人笔下的诗篇。孩子们未必都接受过正式的诗歌写作训练,但是,好诗总是浑然天成,好诗总是与童心同在,好诗在孩子们开始动笔之前,早就存在于他们的心中。这就是我们通常认为的“童心孕育好诗”。 丰富的想象力是一首好诗不可或缺的品质。袁晨宸的《夜》便是一首很有想象力的好诗:“月亮是弯弯的躺椅/星星是一闪一闪的路灯/蓝天是无边的大海/云儿是海面上薄薄的雾//我/坐在躺椅上/拿着鱼竿钓鱼/钓起来一个红红的太阳”。诗歌讲究“无理而妙”,这首诗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 孩子们与成人生活在同一个世界,但孩子们似乎总能看到成人看不到的一切。在习以为常的生活中,他们总能发现美和奇妙。陈绎睿的诗《手》并没有特别的意象,但整首诗却像一股清泉,自然流淌:“小河/伸出凉凉的手/就能拥抱那么多的鱼儿//小路/伸出长长的手/把下班回家的人们接回家//小树/长出绿绿的手/可以为风儿的歌唱使劲鼓掌”。 不过,我们也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那就是,参赛的小作者,从小学到高中呈现出递减的情况;换言之,出现了“大的写不过小的”这一现象。这可以说明两点,一是诗歌的确属于孩子,孩子越小,想象力越不受拘束——童心、诗心,天然相通;二是随着课业的加重,我们渐渐剥夺了孩子们接触诗歌的机会。从这个意义上说,重视诗教,开展诗歌传播活动,让好诗始终伴随孩子们成长,是多么的重要。 “涵养德性,则莫如提倡美育”。“童心里的诗篇”作为“童”字系列美育活动的重要品牌,已成为江苏文化的一张闪闪发光的名片。我相信,如果能持久深入地继续开展下去,它必将产生更加深远的影响,把诗歌的种子撒向人间,撒向千千万万幼小的心田,让孩子们在对美的追求中开创美好未来。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