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学视点 >

把握比较诗学研究新趋势

http://www.newdu.com 2018-07-30 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 赵璐 参加讨论

    比较诗学以平行研究为方法,以诗学或文学理论等为研究对象,研究视域跨越了文化的界限。这种视域下的比较研究,对中西方诗学的不同风格特点、美学风貌、发展规律等进行了对比。研究比较诗学的逻辑是什么?开展中西比较诗学研究,对构建“世界性文学理论”有何重要意义?比较诗学发展呈现出哪些新的趋势?就相关问题,记者采访了有关学者。
    寻找更普遍的文学规律
    “比较诗学是比较文学研究走向深入的必然导向,它将历史的探寻与美学的沉思结合起来。”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吴子林认为,比较诗学的研究范畴涉及跨文化、世界文学、异质性、世界性、中西话语体系的对话与重建等。
    在西南大学文学院教授李应志看来,比较诗学是指不同民族和文化之间的诗学或者说文学理论间的比较研究。因为不同民族有不同文化、不同文学历史和包含于其中的不同文学观念,对这些文学观念进行甄别与对比,认识其相同与不同之处,对理解各自的文学特点、寻求相互理解,以及寻找更普遍的文学规律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为理解文学提供范本
    开展跨国界、跨语言与跨文化体系的比较诗学研究,一方面可在挖掘不同诗学体系美学特征和价值的同时,寻找人类共同的文学规律,获得更具普遍性的理论认识;另一方面有利于探寻新的研究领域和思路,探索文学研究的新方法和新方向,对文学实践具有更为普遍性的指导意义。
    李应志认为,中西文化在众多领域和层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些对比在很大程度上是互补的,这就为中西诗学比较的可能性、价值和意义奠定了基础。“由于中西诗学的相异性和互补性,中西诗学的比较研究,为我们从多种视角来理解文学提供了重要范本。同时,也为构建具有世界性的文学理论提供了最有效的信息和思路,能够帮助我们思考什么是文学最本质的东西,即文学的共同规律。”李应志说。
    针对中西比较诗学研究对构建世界性的文学理论的意义,吴子林认为,中西比较诗学研究的关键在于“打通”。一方面做到真正贴近、切合中国传统文论的“文心”;另一方面将它与西方文论相会通。吴子林表示,通过“中西互证,古今沟通”的阐释方法,可以构建一个融合中西的跨文化话语,也就是双方都能认同、接受并予以实践的“世界性文学理论”,即总体文学理论。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