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学视点 >

重铸新时代文艺审美精神

http://www.newdu.com 2018-06-26 文艺报 赵奎英 参加讨论

    随着党的十九大召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各项事业全面开启了新征程,中国文艺创作也进入了新时代。刘勰在《文心雕龙·时序》中说:“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文艺的发展变化与时代的发展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一时代有一时代的文学,新时代也应有新时代的文艺。立足于当今的时代条件和现实问题,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伟大作品,重铸新时代的文艺审美精神,是时代交给我们艺术家的伟大使命。
    生活理想与生活审美精神
    新时代的文艺审美精神首先应该是一种生活审美精神,亦即一种植根于生活并指向人民的美好生活的文艺审美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艺术家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中进行无愧于时代的文艺创造。” 又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不仅表现在物质生活方面,也表现在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等方面。对人民美好生活的满足不仅要靠物质生产来实现,也要靠文化生产来实现。新时代的文学艺术在创造美好生活、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方面无疑应该做出重要的贡献。
    但我们发现,当今时代的有些文艺作品却并不能很好地实现这一功能。它好像既不是来源于生活,也不是为了人民的美好生活而创造出来的。有西方艺术理论家曾指出:所谓“今日艺术”就是追问“什么是艺术”的艺术,就是探讨追问艺术概念本身的艺术。这种看法听起来有些极端,但的确提示出了包括中国当代艺术在内的今日艺术的一个重要特征。一些当代艺术作品似乎压根儿就不关心艺术与现实、艺术与生活、艺术与人的关系,它们关心的似乎只是艺术与艺术自身的关系。法国哲学家巴尔特也曾提出“写作不及物”的理论,并从根本上否定存在着现实主义的作品。这种文学观、写作观同样也在中国当代文学界得到某种呼应。这种倡导为写作而写作、为艺术而艺术,让文学艺术成为指向自身、追问自身的纯粹活动的做法,作为对那种让文艺完全沦为外部工具而失却了自身存在的反拨,并非没有合理的价值,但当文艺完全斩断与生活、与人的联系,成为只关心自身的“反身代词”时,它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迟早是要走向枯竭死亡的。事实证明,古今中外的文艺都不可能只为它自身活着。英国著名艺术史家贡布里希在《艺术的故事》中曾经说:牡蛎要制造一颗完美的珍珠,需要一些物料,需要一颗砂粒或一块小东西,以便围绕着它形成珍珠。没有那样一个坚硬的核心,就可能长出一团不成形状的东西。艺术家如果要把他的形式感和色彩感结晶成完美的作品,也需要那样一个坚硬的核心,而这个坚硬的核心,就是社会赋予艺术家的“一桩明确的任务”。如果人们都只注意艺术家怎样把绘画或雕塑发展成为一种美好的艺术,竟至忘记给予艺术家较为明确的任务,艺术的发展就到了一个命运攸关的重大时刻。艺术很可能就会堕入灰涩的无目标的探索。
    因此,新时代的文艺在经历了对自身足够时间的探索之后,应该重建与生活的联系,关心社会提出的重大任务和重大问题,让文艺审美不仅仅是对文艺作品自身形式的审美,或不仅仅是对文艺概念自身的探索,它也应该把我们带向波澜壮阔纷纭复杂的生活和存在领域,激发我们对整个宇宙人生的思考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创造。文艺审美精神应该包含和灌注对存在的追问和对生活的理想。
    宇宙境界与生态审美精神
    新时代的文艺审美精神也应是一种生态审美精神。关心人民的美好生活的文艺,理应关心生态问题。我们知道,自然是人类生活的物质基础,也是人类生活的精神家园,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最根本的生存关系,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我的关系都是在这一关系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但严重的生态危机已经威胁到人类生存的根基。因此,植根于生活并指向人民美好生活的文艺审美,必须具有一种生态审美的精神,才能真正有利于人类的诗意美好生存。
    继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以来,十八大、十九大更坚定、更系统地论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 要“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并且提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由此可以看出,生态文明已是中华文明也是人类文明的未来发展方向。生态生活的观念也必将日益深入人心,这也为人们的审美生活与生态生活的结合提供了可能。生态审美观不仅要渗透到日常生活审美之中,而且应该贯穿审美活动的所有领域。无论是自然环境审美、日常生活审美、科学技术审美,还是文学艺术审美,都应以生态审美观作为一种内在的精神指向。生态审美观因此也可以视作指导新时代文艺审美精神重铸的内在精神原则。
    当今时代也被称作“后人类时代”。“后人类时代”,不只是说由于高科技的发展所导致的“人工智能”时代的来临,而且它还标志着一种“去人类中心主义”的生态思维方式,一种“接合各种独特宇宙与罕见的生命形式”的共在能力,一种包容差异,能对包含人类但又不限于人类的所有存在者表现出更高尊重的伦理态度。西方以往的美学、文艺理论和文艺作品都习惯于从人类自身出发思考一切问题,中国现当代文艺、文艺理论由于受到西方哲学文化的影响,也表现出某种“人类中心主义”的特征,因此新时代的中国文艺和文艺理论都应该进行全面的生态化重塑,使之具有一种宇宙天地境界和生态审美精神。
    庄子《齐物论》中有:“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冯友兰先生也曾经把人生境界分成四个层次: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宇宙或天地境界。“天地境界”或“宇宙境界”不是不讲道德,它只是扩展了道德关怀的范围,让一个人尽可能地超越人类中心主义的立场,达到一个更大的宇宙整体,让人类不仅仅为人类社会的利益做事,而且要为一个更大整体的利益,为“宇宙的利益而做各种事”。(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这种关怀整个宇宙的境界是一种最高的境界,这种关怀整个宇宙的道德是一种最大的道德,这种道德也就是现在人们所说的“生态伦理”。文艺的生态审美精神也即建立在生态伦理基础上、具有天地或宇宙境界的文艺审美精神。这意味着新时代文艺需要调整自己的思路,艺术家需要自觉地追求审美精神的生态化,并把这种生态精神浸入文艺创作之中。可喜的是,在实现审美精神生态化和弘扬生态审美方面,一些诗人、作家、艺术家早已开始了脚踏实地的行动。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