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童年和写作 刘海栖 恢复创作的七年多以来,我一直写童话,一直在钻研童话的写作,我觉得写童话更能满足我对于想象力,对于幽默,对于生活的抒写欲望。因为我的年纪比较大了,虽然重新写作的时间很短,但相比较而言,生活给我提供的素材比起年轻的写作朋友来说,似乎是更加丰富一些,所以,我的童话创作里,更多的是使用我生活的积累。我有意识地这么做,用这种方式来扬长避短。同时,我也想用这种方式,提高我的童话作品的辨识度。 我们这一代,生活留给我们的东西太多了,我没在农村生活过,但我通过各种方式对农村生活有了深刻的印象,我在城市的各个角落里都做过游走,我的朋友形形色色,生活得丰富多彩,我还当过兵,搞过体育,所以,我尽管钟情于童话写作,而且把这些东西都融入我的童话作品里去,但我还是觉得,我应该能够更直接地去写我那些熟悉的生活,毕竟化身为动物,哪怕是化身为土鳖,要想真正反映出质朴的人的生活也是做不到的,加上这段时期来,好些很熟悉的作家朋友,写出了非常棒的描写自己童年的作品,我看了后,激发起我的想法,于是写了这部作品。 这是我经历的一段生活,里面所描写的事情和人物我都非常熟悉,养鸽子的,做煤饼的,捞菜的,做木匠的,甚至那个把指甲搞成那样去挑杏核的,我一动笔,都在我的脑海里蹦了出来,那个卖肉的郭一刀,叫我想起我们街上那个卖馄饨的,大家叫他黄胖子,足有300多斤,在那个年代很少见,因为太重,骑不了自行车,只好骑三轮车。至于买什么东西都要用票,我们这个年龄的人都经历过,都记忆犹新。 那时的人们生活在自己的生物链里,用各自的方式去取得自己的生存权利。我想说的是,无论生活有多么困难和艰苦,孩子们自有自己的欢乐。他们不但有自己的快乐,并乐在其中,而且,还从他们的父辈那里,继承了善良、友爱、互相帮助、江湖义气、血性,当然也有在那个年代不可避免带来的一些坏毛病,这些东西,往往会跟着一个男孩一辈子。有些东西,离开了那个环境,那个年代,就很难再得到。我生活在那个年代,生活在他们中间,我们缺乏一种精致,缺乏一种浪漫,但我们得到了别的,得到了一种类似于火或者钢的东西,帮助我们前行。我现在依然和这些人保持着联系,和他们一起我觉得很快乐。 我很久没有写过小说了,还是1990年代写过几个,但现在回头看觉得挺脸红的,所以有朋友希望我把它们再拿出来我坚决不同意。我只想写出一点儿不叫自己脸红的东西,这个东西不知道能不能达到这个要求。 作家简介 刘海栖,山东海阳人,1954年10月出生于武汉。长期从事童书出版工作,编审,担任过明天出版社社长、总编辑。后调入山东省作家协会任党组成员、副主席。曾获首届中国出版政府奖优秀人物奖、全国百佳出版工作者、山东省劳动模范等称号和奖励,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作协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从事儿童文学创作,作品曾获第九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奖等奖励,并有作品入选大众喜爱的50本书、山东省精品工程等。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