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学脱离本土经验愈来愈严重的今天,里下河文学随着几代作家自觉与不自觉的书写凸现出不同凡响的意义,也越来越受到文学研究者的瞩目和重视,很多出生或成长在里下河地区的作家和评论家们开始作为一个群体被广泛讨论和研究。 这一群体里不仅有优秀小说家,如汪曾祺、胡石言、毕飞宇、曹文轩、鲁羊、朱文、楚尘、鲁敏、朱辉、刘仁前、庞余亮、顾坚、王大进、费滢、庞羽、刘春龙、王树兴、汤成难等,他们一般都是以里下河作为自己的文学地理,远离宏大叙事,专注日常生活,关注人和人的命运,着力表现生命的恒常,或者以一种内在眼光,在自己创作中以里下河作为参照系,在城乡参差对照中,关注在大时代变迁中小儿女的悲欢;更有一批在全国广有影响的文学评论家,如丁帆、叶橹、费振钟、王干、汪政、晓华、王尧、陆建华、吴义勤、何平、温潘亚、汪雨萌等,他们由老中青三代组成,既有来自高校的教授,也有活跃在各级作协与报刊的文学评论家,更有来自里下河文学流派的作家以及地方上众多无名写作者,作家与评论家血脉相连,他们身上体现了古代文人风范和才子气,擅长多种文体,作家、诗人、书画家亦是评论家,评论家也同时是诗人、作家、书画家,如今已形成一种理论与创作良性共生的里下河文学生态。他们的评论姿态和领域各不相同,既有对作家作品的微观研究,也有对文学现象、文学思潮的宏观前瞻;既有倾向于学院派的学术研究与学理探讨,也有注重文本分析的审美把握,更有重点关注作家作品的价值取向与思想意义。但绝大多数都是基于个人审美经验的实践性评论,表现出评论与创作感悟合而为一的特征,时时呈现洞察作家、作品的真正意义,关注的是评论能否观照作品所表现的情感和思想内涵、意义和价值,愿意站在普通读者立场,将评论从外在的、认知的立场,转为共通的、感知的立场,强调的不仅是对文本的认知与细读,而是对作家、作品意义的感悟和创造,崇尚“灵魂在杰作中漫游”。这种既厚重又灵动、具有自我解构式的诗性评论风格可以称之为“审美式诗性评论”。 呈现这种文学评论姿态与里下河地区地理、历史、文化有关。里下河地区是个“水势回绕,风气之秀,发为人文科目之盛”的地方,在这方真正是“邮票”大小的土地上,因地理、交通等因素保存了诸多看似失传的风土人情,民风淳朴,历来重视经史子集诗辞歌赋研究,曾先后诞生了影响中国思想史与文化史的泰州学派和扬州学派,已经形成“乡邦文化的小传统”。特别是从古代向近代转变当中的清代文艺理论家刘熙载影响更大,他在《艺概》中提出的一系列文学评论概念与范畴,比如情与志,虚与实,深与浅,轻与重等,以及他想让文学重新回到“诗骚传统”的观点,对里下河文学评论有许多启发意义。当然,也与里下河文学流派丰富多彩的创作实践与思考息息相关。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