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学视点 >

陈荒煤的抗战报告文学创作(3)

http://www.newdu.com 2018-05-21 文艺报 王雅鸣 参加讨论

    英雄典型与人物塑造
    《陈赓将军印象记——鲁艺工作团报告之一》《刘伯承将军会见记》是人物传记性的报告文学作品,陈赓将军和刘伯承将军是英雄人物的典型代表。 陈荒煤的这两篇报告文学作品采用了不同的写作手法,却将作为普通人和领导者的两位将军的真实面貌精彩地呈现出来,“和英雄的思想情感融合在一起,能感受到英雄人物的思想与情感的跳动,能感受到他在斗争中想些什么,感觉些什么,感受到英雄所感受到的东西,那么,才能真实地表现他。”(《陈荒煤文集4《创造伟大的人民解放军的英雄典型》)
    《刘伯承将军会见记》中陈荒煤通过描写刘伯承将军的“笑”和“眼睛”,勾勒出将军的性格特征,表现出人物的真性情,他没有正面描述战场的实况,却通过对人物的描述,给读者留下对战争场面的想象。文中多次提到刘伯承的“笑”,有时候是微笑,排兵布阵的同时会向“我”微笑,透露出夸耀的意思;有时候是自信的笑,这种笑具有排开一切阻挡的力量,这样的力量也能够感染到其他人;有时候是大笑,与“我”交流时想起了某些有趣的事情,会情不自禁地尽兴大笑。作者并没有避讳刘伯承只能用一只眼睛的事实,他通过观察,发现刘伯承将军看书时要用显微镜,发现“他只用一只眼睛在细密的军用地图上巡视,找寻着敌人底空隙,是十分吃力的。”这样细节的描述,将刘伯承的坚韧与坚定的作战状态传达出来。乐观、豁达、自信的笑与克服眼睛缺陷的努力做对比,彰显了刘伯承作为普通人的性格特质和作为军事家的坚韧意志。
    《陈赓将军印象记——鲁艺工作团报告之一》被认为是《刘伯承将军会见记》的姊妹篇,文章可以大致分成前后两个部分,开篇描写了初见陈赓将军的印象,是对人物状貌的直观描述。而后用了大量篇幅侧面描述战情战况,陈赓将军对待战争的态度是“没有什么会使得他比起谈到和敌人的战斗来还兴奋,他圆睁着眼盯住你,时时咬一下那细小的牙齿,表示了刚强和坚决”。与作战时的果断的魄力相比,生活细节的观察和把握是表现人物真实的关键,生活中的陈赓将军在陈荒煤的笔下更是栩栩如生,他与孩子宣传队的孩子一起游戏,打趣儿地说:“我死了,宣传队这些小鬼一定要哭我。”陈荒煤善于塑造立体化的人物形象,而不是一味地歌颂英雄的军事家才能,生活细微之处同样藏匿着伟大的人格,陈赓将军热爱革命的后代,陈荒煤用质朴的文字、充沛的情感拉近了陈赓将军与读者的距离。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强调社会生活是一切文学艺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惟一源泉,强调实践在文艺创作过程中的作用,陈荒煤的抗战报告文学创作是以深入抗战前线的真实体验为前提的,贯彻着辩证唯物主义的文艺观与历史唯物主义反映论。陈荒煤的报告文学篇幅不长,通过刻画人物形象、记录战况揭示了战争的残酷,大量书信、日记、谈话内容交织在文本当中,强化了作品的纪实性与真实感。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