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记忆:南京大屠杀》张连红、刘燕军 著 江西高校出版社 近30年来,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2014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将每年的12月13日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2015年10月9日,《南京大屠杀档案》正式入选《世界记忆名录》。如何向社会公众尤其是青少年普及这段中华民族刻骨铭心的历史,成为历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任务。与卷帙浩繁的《南京大屠杀史料集》以及雨后春笋般涌现的学术著作相比,普及性的读物一直出品不多。毫无疑问,张连红与刘燕军合著的《黑色记忆:南京大屠杀》,适应了大众读者的需求。由于两位作者多年从事南京大屠杀研究,有相当深厚的学术功底,这本书在可读性与学术性的结合上,做了很多努力,笔者拜读之余,深受启发。 全书分为五个篇章:保卫南京篇、黑色南京篇、南京英雄篇、正义审判篇、世界记忆篇,以时间为经,以专题为纬,以历史事件为脉络,以人物故事为主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较为全面地介绍了南京大屠杀的惨痛历史、战后对战犯的正义审判和成为世界记忆遗产的过程。 美国记者朱迪斯·米勒在分析“大屠杀的意义”时指出,抽象是记忆最狂热的敌人,当我们尝试着在一个个故事、一段段记忆的细节中直面历史的时候,大屠杀才有意义,“一个人,加一个人,再加一个人……只有这样,大屠杀的意义才是可理解的。”说细节、讲故事是《黑色记忆:南京大屠杀》的一大亮点。全书充满让人印象深刻的故事情节,有的是由若干个小故事串联组成的,前后相互关联,浑然一体。比如“南京沦陷”一目,作者以日本东京小学生津田道夫在1937年12月13日的经历为切入点,讲述日本学生为日军占领中国首都南京欢呼雀跃;在日本占领区北平(北京),沦为亡国奴的学生们被迫参加“庆祝南京陷落”的游行,心中充满了愤怒。作者所叙述的故事,均是以严谨的史料为依托。1929年出生的津田道夫,在20世纪90年代曾经陪同参加南京大屠杀的日本老兵东史郎到南京谢罪、演讲,在《南京大屠杀与日本人的精神构造》中,深刻追问日本的战争责任,无惧地解剖日本人的精神世界。 该书作者张连红、刘燕军在南京大屠杀研究领域长期耕耘,成果丰硕,相关史料信手拈来,稍作整理,即成为一个个扣人心弦的故事。夏淑琴是有名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在“家破人亡”一目中,作者以另一个幸存者哈梦鹤的回忆为引子,讲述哈、夏两家的悲惨遭遇。哈家当年是夏家的房东,居住在门东新路口5号。1937年12月13日,在这个小院里,共有13人遇难,哈家4人、夏家7人,还有两个陌生人。哈梦鹤推测,这两个人是被日本兵从院门外撵进院子杀害的。 作者在讲述故事的时候,还挖掘了新的史料,并对史实进行分析与钩沉。“王恒山仗义救同胞”一目中,作者以倒叙的手法,由南京市参议会秘书寇思明向王恒山颁发“褒扬令”入手,将“屠夫”王恒山在大屠杀期间救助受伤军民的经过娓娓道来,侠肝义胆、仗义疏财的“侠客”形象跃然纸上。文中的“褒扬令”,并未收录于台湾出版的十余册“褒扬令”,而是作者根据所掌握的史料线索,顺藤摸瓜,在《中央日报》上查找到的。据作者介绍,仅为了解颁发“褒扬令”这一天的天气状况,他们查阅了多个当时在南京生活的“时人”的日记,才弄清楚1947年5月16日这天风和日丽。 《黑色记忆:南京大屠杀》以学术研究为依托,通过对历史细节的挖掘和细腻入微的人物刻画,娓娓道来,把我们引入大屠杀的“历史现场”,使人产生身临其境、触动心灵的感受,从而引人深思。 (作者:张宪文,系南京大学资深教授、南京大学中华民国史中心名誉主任)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