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艺 > 艺术 > 评论 >

真实的人和事才能打动观众——电影《五十八座·半》带来的启示

http://www.newdu.com 2018-05-10 光明日报 王瑟周世祥 参加讨论


    
    电影《五十八座·半》剧照 本报见习记者 周世祥供图
    这是一个关于梦的故事:为了新疆和田百姓心中的吃水梦,他顶住苏联专家撤走的压力,一人扛起修建水库的重任,用毕生精力在缺水的新疆和田地区主持修建了58座水库;为了心中的高山水库梦,他踏遍了和田的深山高谷选择坝址,奔波呼吁不辞辛劳,最后半座是他尚未实现的修建高山水库的心愿。
    4月28日,以水利专家王蔚的真实事迹改编,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新疆和田地委、行署以及新疆水利厅、中国新闻社新疆分社、新疆南海影业有限责任公司等单位联合摄制的电影《五十八座·半》,在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剧场举行首映式。
    王蔚,一个默默无闻的水利工作者,用什么力量走入和田人民的心中?为什么去世后当地人民尊称他为“水神”?
    扎根南疆 水利事业立功勋
    “我们的父辈是解放和田、建设和田的第一代。我1岁多随父亲到和田,小时候就经常见到王蔚,在我的印象中,他总是背着一个斜挎包奔波忙碌,为和田的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这部电影拍得很严谨,又很感人,真实地再现了王蔚的事迹。”中国美术协会会员黄建新,这样谈他心目中王蔚的形象。
    展开中国地图,在新疆南部,坐落着浩瀚无边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和田绿洲,就镶嵌在茫茫瀚海与崇山峻岭之间。如果说新疆是中国的干旱区,那么和田便是这块土地上最干旱的一角。
    1958年春,王蔚从乌鲁木齐来到和田。穿越戈壁沙漠的征尘还未洗尽,办公室的门便被几个农民推开了,一把枯死的小麦被扔在了王蔚的办公桌上。当年,和田虽有36条河,但绿洲狭小,沙尘频频,人民生活贫困。
    一条条被洪水冲出的深沟,看不到一座合格的水库,也没有永久性水利设施。渠道弯弯曲曲,并且渠路不分。渠里无水便是路,路上流水便是渠。农民辛辛苦苦引进灌渠的水,能流到田地的不过十之一二。电影《五十八座·半》以此拉开了序幕,将王蔚在和田大地走过的路,先后修建的雅普泉水库、东风水库、普那克水库等58座水库,造福和田民众的心愿呈现在观众面前。
    1986年,王蔚开始考虑埋藏心底多年的“乌鲁瓦提之梦”。乌鲁瓦提是喀拉喀什河注入和田绿洲的出山口。他冒着生命危险翻越4800米的高山进行考察,为水库选址。可惜他未能看到这项工程开工,1991年4月27日,王蔚与世长辞。
    乌鲁瓦提水利枢纽工程2002年完工后,灌溉面积达113万亩,将和田地区原有的灌溉面积扩大近70万亩,乌鲁瓦提水力发电厂也成为和田地区的主要骨干电源之一。
    新疆水利厅建设管理处处长沈文华说:“乌鲁瓦提水库建设时是全国最大的砂砾石坝,坝型是当时最高的,可成功解决春旱、夏洪、秋枯问题,至今投入使用快20年了,一直在发挥着它的灌溉、发电、防洪等效益。这个水库的建设获得了我们国家水利工程的几项大奖,如鲁班奖、詹天佑奖、大禹奖。这部电影里说的‘半’,指的就是王蔚没有亲自修建的乌鲁瓦提水库。王蔚在弥留之际写了这么一首诗,非常感人:‘人生自古谁无死,奉献精神最可贵。踏遍昆仑四十载,只为团结幸福水。’他所说的团结幸福水在今天看来仍有意义。团结就是民族团结,幸福就是团结致富奔小康。他是水利系统的杰出代表,我们要好好学习。”
    “新疆有个通俗的说法是绿洲经济、灌溉农业,水利工作在新疆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王蔚他们这一代人,为造福和田各族人民付出了艰苦的努力。剧中的扮演者高强把王蔚刻画得非常细,有执着的一方面,有豪情的一方面,有献身水利、不断追求的精神。这是水利人永远的精神。无论是对水利还是新疆各种事业的发展,都有典型的引领作用。”新疆水利厅副厅长、党组成员凯色尔·阿不都卡的尔说。
    感情深沉 民族团结谱佳话
    说起拍摄的细节,导演董玲感受最深的就是当地百姓对王蔚的深情。“1998年的时候,我去和田地区拍《库尔班大叔上北京》的电视剧。提前下去采风,我们是要库尔班大叔的素材,但当地干部给了我们好多王蔚的素材,可见他在当地影响很大,我也第一次知道了王蔚。我们很想拍王蔚的电影,到2015年我才有机会拍了这部电影,我心里很高兴,终于实现了自己多年的愿望。”
    董玲说:“王蔚在和田百姓心中的地位非常重要,百姓对王蔚的情感很深,这是群众自发的,他在当地的影响已经深入到最平常百姓心中。我们拍摄时有老乡为我们端来芒果,当地不出产芒果,他们是把我们当作最尊贵的客人,把我们拍王蔚电影看成最大的好事才送的。最感人的是,王蔚的墓前,石榴永远不断。我们都在做民族团结的工作,王蔚做到了,做对了。”
    影片中饰演王蔚的演员高强说:“王蔚是个执着的人、坚定的人,真正干事的人,所以我为新疆能有这么好的水利技术人员感到骄傲,也为党有这么好的干部而自豪,他真是和焦裕禄一样的好干部。焦裕禄全身心投入到兰考,战天斗地,就为了改变兰考的面貌。王蔚是把全身心投入到和田,为百姓解决吃水难的问题。所以我说,他们都是好党员,好干部,好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王蔚的小儿子王宏业说:“看到电影非常高兴。这是我父亲,也是老一代人,在那个年代为了新疆、为了南疆各族群众的幸福,辛勤工作、不忘初心的缩影,也是民族团结、共同奋进的榜样。”
    打造本土化的主旋律传播方式
    导演董玲曾执导过多部主旋律电影,包括电影《杨善洲》《巴彦岱》《生死罗布泊》等。说起自己的拍摄初衷,她说:“新疆许多人都知道王蔚,所以不用太多宣传推广,相信很多人都会看。”说起拍主旋律电影的考虑,董玲坦言,自己决定拍摄还是因为被素材打动了。“我愿意拍这些愿意为百姓着想的普通共产党员,是被他们的事迹所感动。从2011年拍《杨善洲》到如今,我拍了好几位这样的共产党员。”
    和田地委委员、宣传部长顾莹苏说:“我参与了创作的全过程,也和主创单位、拍摄单位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大家是因为对王蔚的崇敬而走到一起的。电影无论从取材到演员的表现,到制作团队的水平都很出色。影片中大量的实景都取自和田本地,真实地反映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大建设、大开发的场景,让我们又回到了艰苦奋斗的岁月。”
    讲述塔城地区女子流动电影放映队走村入户传播先进文化,把电影送到最偏远村庄的故事片《横平竖直》;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三师民族团结先进个人、感动十三师人物、火箭农场广为人知的先进人物付江录为原型,用平淡质朴的艺术手法展现他20年间无私帮助团场职工脱贫奔小康,并成为庆祝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成立60周年的献礼影片《东天山下兄弟情》;讲述维吾尔族母亲阿尼帕·阿力马洪老人历经千辛万苦,用超越血脉、民族的人间真爱,在几十年的时间里,抚养了6个民族的19个孩子的电影《真爱》等,都受到电影市场的好评,许多电影还频频在国内外电影节上荣获大奖。
    有专家认为,通过对这些真实的模范、榜样人物真实事迹的再改编、再创作,人物形象通过银屏活灵活现地呈现在观众面前,最容易打动观众。因为这些真实的人物和故事,都是活灵活现存在于自己身边的真实人物和故事。电影《五十八座·半》,就是对本土化的主旋律传播方式的又一次尝试。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