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读书指南 > 读书笔记 >

《无人读过的书》读书笔记

http://www.newdu.com 2018-02-26 互联网 佚名 参加讨论

    马伯庸说“每一本我能读完的书,背后都有一段它与我之间独一无二的书缘。尤其在这个读书很难的时代,一个人和一本书能够相遇、相识、进而彼此拥有,实在是一件小概率事件。”
    这本欧文.金格里奇的书《无人读过的书》是一本哥白尼《天体运行论》追寻记。如果不是学《天文学史》,看到河马老师的推荐,怎么也不会看这么冷门的书吧。但是遇到了,居然还囫囵吞枣读完了,就是一种我与它之间独一无二的书缘。
    读完,让我想到胡适在《致大学毕业生:功不唐捐》里面说的毕业后“要防御这两方面的堕落,一面要保持我们求知识的欲望,一面要保持我们对人生的追求。
    ”他给出的三个方子:“第一个方子只有一句话:“总得时时寻一两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这本书的作者正职是哈佛大学教授,但因为某位作家说过一句话“《天体运行论》是本无人读过的书”,他想证明这一点不是这样的,于是利用业余时间,花了三十余年,行程数十万英里,去找寻并亲眼见了近六百本现存的前两版《天体运行论》,并且写成了这本书。
    早期印刷和装订是分开的。批注的字迹也并不好核对,加上历史空间等等因素。这并不是一个容易研究的问题。
    为了证明有人读过《天体运行论》这个问题,因为研究这个问题,作者这样一位天文学家,硬是变成了古董鉴赏与收藏家,变成了旅行家。而这本书,也不仅是本传记文学,更像是一本侦探小说。
    如果只是看内容,真的挺枯燥的。
    但如同胡适先生那篇文章的题目:功不唐捐。
    人啊,“总得时时寻一两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总得多发展一点非职业的兴趣。”“你得有一点信心。”
    从这样的角度讲,读读这种冷门的书,也很有意思和意义。向作者这种研究精神致敬。
    看完这本书,突然间另外一个问题也有了答案。到底是读100本书每本读一遍,还是读1本书读100遍?哪个更难。答案是同时做到两点最难,平衡最难,在把1本书读100遍的基础上,还要做到读100本书每本读一遍。总之,功不唐捐,福不唐捐。得有一点信心。
    题外:还有两本《天体运行论》(分别是第二版,第三版)在中国。1618年传教士金尼阁从里斯本带来的7000多本书中有两本《天体运行论》。幸运的是,保存完好;不幸的是,未能按原计划翻译。直到1992年,中国才有第一本中译本的《天体运行论》。
    现存《天体运行论》第二版(巴塞尔,1566),存中国国家图书馆。
    P.S.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的原书并没有书名,现在的全名是印刷商当时加的,字面意思是“论天球运行的六卷本集”。严格说应该译成《天球运行论》。但因为这本书并不是专业的学术著作,所以翻译者还是用的照顾广大读者习惯的译名。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