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从汉语史上“将无”类情态词和语言共性角度重新探讨“将无”一词中冗余的否定语素的来源,论证它或许并非如朱庆之在《“将无”考》中所言,是佛经翻译对原典梵语否定副词mā的仿造,而是情态词“将”及其引导的推测句内隐性否定语义溢出、转移到表层句法平面的结果,旨在强调说话人的主观意愿,具有类型学意义。 一、汉语史上的“将无”及其同类词 情态词“将无”(亦作“将非”“将不”)产生于魏晋南北朝时期,有关它的意义和来源曾引起古今学界的特殊兴趣和热烈讨论。大家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它虽体现为否定的外形,却无否定含义,而是跟肯定形式“将”的语义基本相同,表达更加委婉的推测语气,即为肯定式的同义委婉表达。如: 阮宣子有令闻。太尉王夷甫见而问曰:“老庄与圣教同异?”对曰:“将无同?”太尉善其言,辟之为掾。世谓“三语掾”。(《世说新语·文学》) 随之而来的问题是,构成该词的否定语素为何没有否定功能,而起加强语义强度、突显主观情态的作用。同时“将无”的产生不存在由线性序列上“将”和“无”经常连用而凝固成词的词法化过程,于是它的来历也成为长期困扰学界的疑难问题。直到朱庆之(1991)基于该词较早且较多见于中古译经的事实,通过对《正法华经》的梵汉对勘,从一个全新视角考证了“将无”的来源,认为汉语的“将无”是个外来语词,是在翻译佛经原典梵语的否定副词mā时创造的。抄录一例如下: 于是之处,初学罔然,将无菩萨,归于恶道。(《菩薩從地踊出品第十四》)< vicikitsa imasmi sthāne gaccheyu mā durgati (菩萨们在此处产生了疑惑,该不会趣入恶道吧?) 其中“将无”对应原文的mā。朱文指出,梵文mā虽然是一个否定副词,基本意思是“不”,但是它又不同于一般的否定副词,有许多特殊用法,有时可以表示揣测,可以表示一种希望,有“将”的意思,尤其在佛教混合梵语中“非常自由地”与将来式连用,表示“I hope that…not”或“I am afraid that…”这样的委婉语气。因此mā在某些场合只是表示一种字面的形式的否定,而实际则是将否定的形式作为一种表达委婉的方式,用于表示肯定,真正的意思正好与字面相反。在《法华经》里与“将无”对应的正是这种mā。 尽管朱文提出的“外来语词”说能够说明“将无”一词的来历,但仍然绕不开一个问题,就是“将无”在汉语史上并非孤立个案,汉语从古至今接连出现不少同类的情态词,如“其不/不其”“得无”“怕不”“莫非”“别不是”等,它们的构成方式和所传达的推测语气与“将无”并无二致。 【其不/不其】 丁丑,楚子入享于郑,九献,庭实旅百,加笾豆六品。享毕,夜出,文芈送于军。取郑二姬以归。叔詹曰:“楚王其不没乎!为礼卒于无别。无别不可谓礼。将何以没?”诸侯是以知其不遂霸也。(《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得无/得微/得毋/得非】 跖得无逆汝意若前乎?(《庄子·盗跖》) 【怕不】 这事有七八年了,他怕不也有二十五六岁。(《儒林外史》第二十六回) 【莫非/莫不/莫不是】 夫人曰:“莺已许张珙 。”恒曰:“莫非新进张学士否?”(《董解元西厢记》卷7) 【别不是】 车停了一会儿,别不是前边出事儿了。(《曹禺选集》) 这些词在“将无”前后产生,都是汉语固有词汇,显然与佛经翻译无关。可见,用否定词增强语义和感情色彩是汉语固有的情态表达方式。 (责任编辑:admin) |